二月二,龙抬头
2019-03-08 本文已影响203人
归帆16
又是一年二月二。
对这个乡土节日,充满了儿时的记忆。

记忆中的二月二,有两个风俗。“围仓”和“炒料豆”。

围仓,就是用草木灰在农村的庭院和屋里撒出一些图案。墙脚和放粮食的屋子尤其仔细。那时农村做饭,烧的都是柴火,草木灰是易得的。母亲也会在头天攒上一些。问起这个风俗的来由,母亲说是老辈人传下来的,有一些图案画出来,意思是围住粮仓,保佑今年家里不生虫子。现在想来,二月二恰逢惊蛰附近,蛰伏的虫子开始活动了。而草木灰有碱性,又有吸潮的功用,在家中角落遍撒草木灰应该确实能起到一定的防虫作用。祖先的风俗里还是充满了智慧。
“炒料豆” 就是把黄豆,花生米,苞米粒等炒熟炒香了做零食。据说这个风俗的寓意是用炒香的豆子把虫子引出来杀掉。先设天罗地网,再把虫子引出。多数的民俗皆为粮食和丰收。这个风俗是小孩子最喜欢的。这个时候是各显神通的时候了。当天上学,小孩子口袋里必装满了“料豆” 。大家互相交换,尝试各种口味。连大人们也装上一把做零食。小学老师们也充满童心,拦住小学生翻兜“打劫”。最普通的料豆是将黄豆干炒,如果再放点儿油,加点儿盐和糖,味道就更貹一筹。如果事先把黄豆泡一泡,再加调料炒,吃起来肉肉的感觉,回味无穷。最为独特的口味是炒玉米粒,少量的油配上盐,吃起来有爆米花不及的浓香。

多少年过去了,不知道农村的这些风俗还在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