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部分创伤性痛苦有一个别称,叫“享乐”
这篇文章在分析人的成长中用了部分精神分析的内容,但内容还算简单,不影响阅读。
1、享乐主义的定义
亚里士多德学说中给享乐主义下了一个相对宏观的定义:我们生活中天然具有快乐和痛苦,面对这两种状况,我们就采取相应的行为,我们追求给予我们快乐的事物,而避开引起我们痛苦的事物。这是一条非常中性的定义,但现在我们把“享乐主义”的阐释更多引向贬义解释,即极端享乐主义,我们因过分追求当下自我的快乐为他人和社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享乐主义是弗洛伊德本我概念产生的基础。对于快乐的无限追求为我们的本我要求,即抛开一切体验婴儿全世界为我主宰的纯粹的感受。但一个成熟的成年人最重要的是用自我来协调超我与本我的关系,如果协调失衡,我们的人生仅被本我掌控,那我们就会踏入“享乐主义”的怀抱,最终导致我们的人生没有办法健康持续的成长。
2、享乐与创伤性痛苦
既然享乐主义与我们诞生之初简单追随婴儿时期全知全能的快乐相关,为什么我们的创伤性痛苦能够用“享乐”被定义呢?
在这里我们用精神分析的内容阐述一下,我们人类的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建构就是一个“被迫放弃快乐”的过程。在一个呱呱坠地婴儿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成年人的过程中,他要经历很多“被迫放弃快乐”的过程,比如放弃吃奶的快乐、随地大小便的快乐、随意破坏的快乐等等。
比如,婴儿在刚出生时,他享受的就是吃奶的快乐,但是等到他长到一两岁时,他一定会经历断奶,换句话说,他的家人(社会)包括他自己身体都在禁止他用这种方式来获得快乐。对于这个孩子来说,他必须放弃旧有的快乐模式,接受获得其他快乐的方式(比如品尝不同味道的辅食),只有如此,他才能朝着下一个快乐模式前进,才能够慢慢从成长过程中习得大部分人需要习得的技能。他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生活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和建构。
享乐这个词对应的正是对这种“禁止吃奶”的违反。在无意识中,享乐是我们在习得新技能过程中因为不适应、不舒服带来痛苦,为了回避这种痛苦,我们的本我拉着我们想要退回到以前的快乐模式中。也就是所谓的,明明我们的身体和年龄都已经不允许我们再继续依赖吃奶的这个行为了,但我们依旧要跑回去干一个我们的社会关系和我们的身体都不允许我们做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享乐”。
但是,过去的快乐模式是我们后来的精神机制和社会关系无法容忍的,比如一个成年人要跑去找个人吃奶,这件事的存在就成为了一个不能被放在桌面上讨论的灰色产业链。成年人在享受不应该拥有的快乐模式时,他内心的冲突也因此产生。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会再像婴儿吃奶一样单纯地感到快乐,而是会产生一种复杂的情感体验,这里面混合了因为违背世俗意志而产生的大量的爽感与痛苦以及一小部分的快乐,至此“享乐”开始产生。
从根本上来说,“享乐”和“快乐”是对立的。快乐能够降低我们的精神压力,让我们的心灵感到舒缓;而享乐则体现为对痛苦机械而僵硬的重复,它不遵循现实中的规则,把人们封闭在想象的世界中,让人无法和他人建立真实的、有益的关系。
3、享乐的边际效应递减原则
这种情感体验还遵循边际效应递减的原则,边际效应递减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投入要素连续等量增加,最终会导致该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即我们对于在饿了三天吃的一个烧饼和我们连续吃了五个烧饼以后的第六个烧饼的感受度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以当下大部分年轻人最喜欢的夜生活即烟酒一夜情举例。当我们步入社会第一次参与这种活动的时候就好像吃了母亲第一口奶的婴儿,这件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在精神上不需要承受任何代价就能够获得全新的快乐。这种快乐甚至比与我们饿了好几天吃的第一个烧饼相比,能量要高好几倍。
正是为了这种快乐让我们沉沦,让我们在夜晚到来时一遍遍去寻找曾经的感觉。但不幸的是,这种快乐遵循的依旧是边际效应递减的原则,随着我们玩得越来越多,套路越来越重复,我们的人生会随着这样生活对我们身体和精力的损伤带来痛苦。
随着时间无限拉长,从个人成长角度来讲,过度纵欲的夜生活耗损了我们的身体与精神(此处科普一下,我们人体只有大脑的神经元从出生就是固定的,喝酒和熬夜都会造成大脑神经元的损伤及凋亡,除了通过其他大脑锻炼方式重新在剩余大脑神经元建立链接来替代凋亡的大脑神经元以外没有其他任何修复办法,所以说喝酒喝傻了是真的哦~)耗损了我们做其他事情的时间以及金钱以外没有其他用处。这时候如果我们还停留在这里,我们会从最初的寻找快乐往“享乐主义”滑坡,那些第二天睡醒以后被我们说不清道不明的难过其实就是与“享乐主义”相伴相随的痛苦。
为什么成年人的快乐这么难寻找呢?是因为与婴儿相比,成年人习得新技能的难度加大,需要我们拥有更多的耐心、学习技巧和对于细节把控的能力。大部分成年人没有办法习得这样的能力,在无限期的重复平淡生活的过程中,大家终于都沦为了享乐的走狗。
“享乐主义”使我们这个社会里的大部分人都成为了不幸的人:孤独、恐惧、抑郁、具有依附性和破坏性。只有那些能够将其不断节省下来的时间成功地“消磨”掉的人才是真正快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