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城市故事哲思

为什么总是急不可耐

2019-09-30  本文已影响0人  德仁君

前两天,在自己值班期间,出现了一个问题,羞愧地让我面红耳赤。

每天的值班人员,要在中午吃饭前给上面上报值班期间的大概情况。从接班开始,到上报,中间大概有12个小时。应该说,除去休息的时间,留给自己准备的时间也是相当地充足,而且自己也不是新手了,按理说不会出什么问题。

接班之后,按照以往的习惯,先把昨天上报过的材料找出来,直接在上面进行修改,把今天的数据更新就行了。自认为是轻车熟路,也没有花多少时间,上午早早地就把材料弄好了。快到时间节点了,我还略带玩笑地让负责带班的同事检查检查,把把关。他大致看了一遍,说:“好,没啥大问题。”

“要是没啥问题,那我就发邮件了啊?”

“好,可以,发吧!”在征得同意之后,我便将材料通过邮件传给上面了。

发送成功之后不到10分钟,上级的电话就打过来了,问:“你是上报材料的XXX吗?”

我赶紧回答,“是我。”

对方紧接着说道,“那个你们X部门今天还是休息吗?”

我立马回答,“不是啊”。我回答完之后,暗想,不好,可能我上报的材料里出现错误了,我一边想着一边赶紧打开上报的材料原件。

“你是不是把昨天的材料复制了一下, 连改都没有改,就直接上报了啊?”对方带着责备的口气质问道。

我已经打开了原件,一看,还真是忘记修改涉及X部门的一行文字了,文字仍然是前一天上报的休息况。看到那一行文字的瞬间,我彻底慌了神了。

“是我的失误,我马上给您改。”我一急,口不择言。

“你不是给我改,是给你自己改,应该说是给你们单位改。”口气越说越严肃。

“是, 是,”我只能答是。对方也没话可说,就挂断了电话。

事后,我反思整个过程,主要原因是自己太过于急躁了。上报材料时比较急躁,觉得慢慢修改简直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快速修改完成后,便没有仔细修改和检查。遇到问题后,别人指出我的失误,我更加急不可耐,恨不得立马进行修改好,而言行方面也突出表现了急躁的情形。面对别人的提醒,言语没有经过脑子,都是脱口而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说出来的话全是凭下意识,当然会说的越多,错的越多。

不由得想起上次和我一起值班的另一位同事。他在我上报材料前,坐在电脑前,把材料一个字一个字检查了一遍,不紧不慢。虽然看似慢,但是材料都是一次性过。上报后不用担心出错被上级讲评,也不用重复上报,实则是节省了时间。当然,他的稳重心态,更加值得我学习。

急躁,要不得。做事时急躁,就容易出现失误,从而影响工作的质量。做人急躁时,容易慌不择路、口不择言,影响自己的为人。急躁,就是在做事还没有开始,就想要看到结果,其实和空中楼阁一样,是不稳定的一种状态。

要想不急躁,就要让自己的节奏慢下来,为人处事时,稍稍慢一些,不要那么快,不要那么赶时间。遇事,要过过脑子,先想一想,哪怕3秒也好。想想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想想该怎么说,该怎么做?如果不是特别急的事,最好能想清楚再行动。如果每次都能在脑子中想想,再行动,肯定比靠直觉去做事要靠谱地多。而且得到的锻炼和进步也很多。

慢慢让自己慢下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