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瓷枕(于《市井风情话瓷枕》(图文)~马未都)
看到几句诗(宋代磁州窑仕女诗文枕上所刻)。“叶落猿啼霜满天,江边渔父对愁眠”,看上去比时常看到的流行版本的那句简陋,却别有感染力,简陋,简肃,肃净,秋净,秋深,难得那一刻,秋意无边,恍惚坐忘于深秋之中,袭煞人也,包围吞没唯余秋。心中唯秋意。
那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字面上好看点,细品有点不贴心,欠真切。穷困潦倒的阿炳用他的破旧二胡拉的二泉映月,与一组合叫什么##穿着丝绸旗袍的美女操着安装有电声设备拉的二泉映月。真声真意还是阿炳。
才知道现在看到的古诗,原来在岁月中还经后人润色了的。这样不太好吧。那读着的,就是约定俗成的诗句了?真的不好。以为古诗文也是文物,文化历史的载体,最难得的,本身就带有灵性,灵性的产物。给文物来个再创作再设计,那跟毁文物没啥两样了。不禁想喷两句。这些家伙真可恶,应该不是真诗人所为。太监修改润色别人的情诗,可恶。……怎么不润色古画呢?这道理完全一样啊。……幸好还有这只宋朝的瓷枕。
观瓷枕(于《市井风情话瓷枕》(图文)~马未都)还喜欢看到的一句诗,“水晶帘外微风动,一架蔷薇满园香”(这诗的头两句数字不清,“绿树荫笼夏景长,楼台刹影入池塘?”),因为是刻写在枕头,瓷枕上的(金代黑褐彩文字虎枕)。唉,这躺下,能躺下,躺下睡觉,真是享受啊,多安逸惬意,清悠清闲。就这样躺下,就这样入眠。想想我们现在睡觉的枕头,就只是个枕头,只是个俗物。
仕女枕,啊,还从来没枕在美女的腿腹腰胯那些动人的立体质感温暖柔软的曲线间睡过觉。心曲大鸣,绵长不止。要睡要睡要睡上一睡。
狮枕,虎枕,可以镇睡,百邪不侵,一觉睡过,强心健脑。那只虎枕上(金代瓷枕),有一只鸟,远方两只飞鸟,有宿有飞,相互照应,宿者似唤飞者,飞者似唤宿者。鸟栖虎躯,这是怎样的意境,当然也是睡出来的。
观瓷枕(于《市井风情话瓷枕》(图文)~马未都) 观瓷枕(于《市井风情话瓷枕》(图文)~马未都) 观瓷枕(于《市井风情话瓷枕》(图文)~马未都) 观瓷枕(于《市井风情话瓷枕》(图文)~马未都)还有绘刻有踢鞠的(北宋白地黑纹鞠球瓷枕),马戏的(北宋熊纹瓷枕马。戏自宋即有,开始时只驯马,故称马戏)。寻常生活寻常睡,平安生活平安眠。
“众中少语,无事早归”,“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真正的枕边语,是父是母是贤妻,谆谆爱意,伴君梦乡。
司马光的警枕,未必真的睡一会儿就会发出铃声把人给弄醒了,主要是那个珍惜光阴的意识,才让他完成了那篇巨著。
睡了大几十年的觉,从来都没留意枕头须臾片刻。今日留意了,古代的瓷枕,古代的枕头。虽然看得见,摸不着,却神会意交,流连其中,意以枕之,枕之缱绻,枕之缱绻。枕头,原来就是个温柔乡。枕头,原来就是个温柔乡。枕头,伴头伴脑,伴心伴眠。睡觉,是件多美的事啊。
观瓷枕(于《市井风情话瓷枕》(图文)~马未都) 观瓷枕(于《市井风情话瓷枕》(图文)~马未都) 观瓷枕(于《市井风情话瓷枕》(图文)~马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