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聊聊“专业成长”……
【文 / YangSiR说事-2024.06.18. 周二,杭州,小雨】 文章原创非首发,文责自负。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管是对年轻教师,还是对学校来说,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年轻教师需要快速成长,这项工作肯定是不能放松的。
业内有一个最为流行并被人广为接受的说法是,“刚从学校出来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如果五年之内成不了才,那基本上也就这样了……”看起来这话似乎太绝对,但在现实中,还真是这么一个情况。
所以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一般来说都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不重视对后备人才的培养,那肯定是学校最大的损失。
我记得当年我刚站上讲台时,学校就安排了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教师做我的师傅,几乎可以说是“手把手”的带着我。要求我每周至少去“师傅”那里听五堂课,“师傅”也会不定期、随时来我的课堂听课。教学流程的设计、教案的编写、批改作业时的个别评价等,给予我事无巨细的指导。那一段时间,毫不夸张地说,是我“学得最多、进步最快”的时候。其中很多的实际操作,是自己读书时书本上根本就学不到的。
跟我同一学科的校长,虽然不能在具体的“学科要求”上给我指导,但他却通过自己的关系和影响力给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比如他曾多次邀请教研室的教研员来学校听课,指出我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后续的对策。那几年的进步,按现在的话来说,“肉眼可见”。工作没几年我便通过严格的考核,很顺利地拿到了“教坛新秀”这项在教学业务上含金量最高的荣誉。所以一直到现在,我都非常感恩我的师傅孜孜不倦的教导,感谢学校给予我的悉心培养。
前些年来,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模式应该是“师徒结对”。形式肯定是很隆重的,但实效到底怎么样,以我个人的感觉,“不太好说。”或许可能现在的“徒弟”比我当年做徒弟时更个性、更主观一些,也或许是现在的“师傅”为了某些原因“藏了一手”……反正我一直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便是,“这项工作似乎没有太大的实质性进展”。
最近这几年,“名师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这应该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一条非常好的途径。“名师工作室”往往有特级教师领衔,在区域范围内举行各种各样的教学业务活动。如果有幸能成为“名师工作室”的学员,一方面能得到名师悉心的指导,这种“指导”不仅仅只是教学方法上的,更有教育教学的前沿信息等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有更多的机会亲自参与到这一类的活动之中,在不断的听课、说课、评课中磨炼、提升自己,使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提升。
但有此荣幸加入“名师工作室”的青年教师毕竟只是少数,所以严格来说,绝大多数的新教师,还得自己想办法。
我记得多年前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时,省教研室方张松老师曾提到过一条“相对势利的成才方式”,就是“研究试卷”。方老师认为,目前中小学老师的一个实际情况是,“注重对教育教学、教材教法的研究,而忽视对教学过程评价特别是对各类试卷的研讨。”他认为“对试卷的研读”其实是快速提升自己专业素养、专业水平的一个捷径。特别像中考、高考试卷,内中往往包含命题者的命题思路、命题方向、知识的侧重点等诸多关键因素,而其中的“命题方向”一般就是课堂教学的导向。如果能静下心来把最近三至五年的试卷好好的研究、分析一番,找出其中共性的知识点,然后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那至少能使自己在“中高考复习”的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花少量的时间取得最优异的成绩,从而使自己快速的脱颖而出,这也是“专业成长”的一种方式。
当然,这样的提升,显然“太过于功利”,所以方老师将其命名为“势利的成才”。但我以为如果自己认真的这么去做,“快速成才”并非一句空话。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耗子的就是好猫。教育本身原本不应该出现却偏偏已经出现了的“功利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重结果而轻过程”,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回想当年离开校园前,那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再三的告诫,“做学问,首先须得静下心来。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这么多年过去,方觉教授之言,“诚不我欺!”
特别是当自己身处这么一个浮躁的环境中,更需要静下心、沉下去。如果能把自己沉浸在书本之中,沉浸在研究教法学法的道路上,无物无我,我想不管时间长久,总有“成才”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