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长的道路上慢成长

对学习的反省

2018-02-25  本文已影响0人  遐想2018
对学习的反省

近期是听荔枝微课比较密集的一段时间,由于同时推出为期一个月的《心灵写作实战营》打卡活动,而且自己也参加了,这样就有了在《童频.VIP实修群》看到和关注小伙伴的关于微课的收获。小伙伴们一个个都分享得很精彩,很入心,都是从自己身边事对照微课引发思考,及时运用老师的学问,而让自己的生活发生改变。最让我惊叹的是,有些小伙伴居然认识应老师,接触课程才一个多月,就让自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接触课程已经三年有余,我的生活还是一团糟,尤其是孩子的学习状态,不由得让自己反思:

一、装模作样

刚开始接触应老师的课,我也记笔记,可孩子不在身边,一周只能周末才有时间在一起,学的东西不能马上运用,在一起时又瞎了,用不出所学。所以就拼命买知择产品,纯露、香、皂、精油、乳液、冰葡萄酒,所有知择的产品包括应老师的书我几乎入了,老师的学问没学到,先让外形接近,学着喝茶,学着薰香,搞得比身边的人不一般些。

二、受害者模式

学了一些知识,学会刨问题,哦,这模式是受谁影响,哦,这问题是因为这产生的,完全把自己放到受害者模式。与外人的交往中,给别人的印象都是开朗的一面,而回到家面对叛逆的儿子,先是哄着,再是失望,再是绝望,最后把一股气都撒在老公身上:都是你妈以前不好好带儿子,都是你以前不协调我和你妈妈的关系,都是你以前只顾工作不顾家里,都是你根本不在乎我。天哪,这是我吗?完完全全的一个爱的乞丐,我的抱怨让整个家弥漫的是一种什么氛围,压抑、无望。都说女人是一个家的定海神针,母亲的平和情绪是一个家的最大福报,而我又做了什么。

三、悲观主义

应童老师今《乐观主义or悲观主义》的这微课中有对悲观模式的人进行解读,那是因为深陷3P模式,这里的3P,是指悲观主义的人同时活进了这样三个P:

【1】个人: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差劲,自己哪里都不好。无论发生什么都是自己的错。

【2】无处不在:遇到一件不顺心的事,延伸到身边一切的人事物都觉得特别不好。

【3】永恒:觉得自己这样倒霉的境遇,自己这样的情况是永恒的,没办法改变的。

出现问题都觉得是自己不好,到处都是问题,没有办法改变。变成绝望模式。

感觉自己在学习上,在对待儿子的教育上我就陷入这个模式。都说没有有问题的孩子,只有有问题的父母,所以所有的问题只能往家长身上找原因。而老公又是典型的老好人,在工作上尽心,获单位️上下级同事的好评,对周边的人尽己所能的提供帮助,而回到家却是甩手不管,明明答应过的事可以抛到九宵云外,当我对他有所抱怨时,旁人只会劝我应该知足,有这么好脾气的老公。好吧,一切都是我的错,没人能理解我,我无法改变现状。

四、缺少专注

做这件事想那件事,这边看书,那边想着儿子,这边陪着儿子,头脑里又想着别的事,用危娜老师的话说,就是:如果我们没有对一件事情的专注力与活力,那么事实上,这一段时间对我来说是不存在的。我的时间居然都是虚度。我只有在做美食的时候,才会感到心外无物,专心尝试新品,收获成功的喜悦。但问题又来了,我会赶紧发朋友圈,并不时的去看点赞情况,收获他人赞美,反过头来说父子俩不给力,一点都不给我肯定,还不如外人。

越学习越感到自己的不足,以前我会三无:无知、无助、无望,现在有这么多小伙伴陪伴,我更有决心以每天书写照见自己,以学习精进自己。

没有黑夜,没有冲突,我们是不会去渴望光明的,而如果没有封闭,没有所谓的打压和怀疑,我们是不会发出邀请的,邀请友好与良善,进入我们的生命,邀请我们自己能真正成为这样的人。为自己加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