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大的,就要让小的",这是多么深的一颗刺
Part1 每日复盘
1. 知行合一
今天读了王阳明"知行合一",深刻了理解这层意思,只有去做了,才是会了。不去做都是没有真正的懂得。
所以我们生活中常说,"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用王阳明的话来判断,其实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些道理,只是表面的听过这些道理而已。
早年,孔子就提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告诫我们坦诚面对知道。
若干年后,王阳明引申出行动和知道是合二为一,两个必须连在一起才是真知道。
想想生活中,我以前也都是认为听了就是懂了,其实听完,自己很少去做改变,工作中也是如此,所以现在写作,看到好文章,好素材,我一定要把它记录下来,吃到自己肚子里,消化掉,总自己的话给予理解。这才是所谓知行合一。
Part2 每天一则小故事
在湖南卫视一档亲子节目《少年说》中,六年三班的崔兢对着镜头讲起了自己的苦恼:
她有一个妹妹,特别霸道,时不时地欺负她,但爸爸却十分不公平,每次都不管真相如何,就只相信妹妹的话,训斥她一个人,让她懂事,不要欺负妹妹。
在天台上,崔兢压下心底的委屈,哽咽着提出对爸爸的请求:
"爸爸,你能不能不要每次都相信自己所想的,能不能试着,相信我一次?"
她等了许久,才等来爸爸的回答:
“你妹妹这个事情,你上学时也学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古人都知道以大让小,你又比她大,这个道理还用爸爸说吗?”
女孩不解,哭着问爸爸:“但是为什么每次是她做错了,却要我道歉?”
爸爸说:“她小她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女孩试图和爸爸讲道理:“可是我每次让着她,让着让着就成了习惯,所以她怎么欺负我,都知道你不会说她。可是,她永远会比我小六岁,难道我要一辈子让着她吗?”
本以为爸爸听了女儿的话,会反思,但没有,他仍是坚持道:“还是刚才那句话,爸爸再重复一遍,毕竟她小,不懂事。”
"你是大的,就要让小的",这是多么深的一颗刺 (日更第28天)
"你是大的,就要让小的",这是多么深的一颗刺 (日更第28天)
女孩听了爸爸的话,崩溃大哭。
"你是大的,就要让小的",这是多么深的一颗刺 (日更第28天)
沟通到此,陷入死胡同。
即使努力争取,女孩也得不到公平对待。因为她年龄比妹妹大,所以受委屈的是她、背黑锅的是她,被妹妹欺负的是她、被爸爸无视的,也是她。
从小到大,我们经常会听到父母用孔融让梨的故事来教育我们,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是否被孔融让梨给误导了?
正如陈铭说得:孔融让梨的前提是,梨先递到孔融的手里。
如果一开始这个梨,都没有递到孔融手里,直接说你的梨大,直接给到别人,那孔融也不一定开心。"
"你是大的,就要让小的",这是多么深的一颗刺 (日更第28天)
如果孩子不愿意,即使父母强硬命令,那也只是表面上的配合,留在孩子心中那颗不公平的刺却一直都在。
我在没看到这个故事之前,我也会对自己孩子说过同样的话,现在想想自己当时也就如崔克爸爸一样,给孩子造成的感受都是心中十万个不愿意。
同理心的道理,我们都知道,但是有多少人真真切切去做到?
源头在于我们自己的思维习惯,一开始就把自己放在父母的制高点,何来平等而言?没有平等作为基础,何来同理心?没有同理心,你也就亲手关闭了那扇孩子与你真诚交流的心门。
得人心者得天下,放在我们每个小家庭,同样适用,我们缺的不是道德,而是同理心。有了同理心,大家才能自愿建立规则。
每日自律
"你是大的,就要让小的",这是多么深的一颗刺 (日更第28天) "你是大的,就要让小的",这是多么深的一颗刺 (日更第28天) "你是大的,就要让小的",这是多么深的一颗刺 (日更第2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