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理想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什么是理想,理想是人生中若干具体目标的组合。目标是具体的,但理想却是抽象的,它是一种情怀,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行的一种信念 ……
理想,我以前一听这个词就觉得虚头巴脑的,现在才醒悟,理想是人一生发展中最关键的环节(没有之一),但理想绝对不是去什么样的城市,去什么样的企业,到什么样的职位或者有多么高的收入等等这些外物,理想是建立在利他基础上的一种情怀,它能够让人生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能够让自己在终老的那天回味无穷!
在此,我想谈谈自己如何找到了理想,希望能给大家些许的参考和借鉴。
一、首先我们探讨下,人生中什么最重要?这是理想的基础
我把它分成三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了解自己最重要
如何了解真正的自己,除了在生活中摸索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多了解自己父母。
一个人的性格其实有很多都遗传自父母,我是在中年后才深有体会。比如:我在生活中总是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曾经以为自己有利他主义的精神而沾沾自喜,最后发现根本就是遗传自母亲;我在工作中很关注细节,别人看不到的我能看到,别人想不到的我能想到,曾经自诩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最后发现是遗传自父亲,他就是一位细心到极致的人,自己有这些优点着实没有什么好得意的。
2、第二个阶段: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发掘自己的优势或天分最重要
每个人都应该活出真我,把这份与生俱来的独特用最舒服的方式呈现出来,才是最完美、最强大的自己。
安吉罗·帕屈说:有谁会比那些不想认清自我、守护本色,一心想模仿他人,戴上伪装面具的人更痛苦呢?
好莱坞导演山姆·伍德开导年轻的演员时说:你们可以模仿,但你们不能一味模仿,否则永远只能是二三流,要挖掘并守护本色。
要知道当下主流社会总在把本身具有各种天分的人同化成为相似的,一抓一大把的人,如果不了解自己的天分,随波逐流将是最大的悲哀。
前年带女儿去看了《奇幻森林》,狼孩儿毛克利从小在狼群长大,他像狼一样用牙齿、爪子去和老虎战斗,结果输得一塌糊涂,之后他用人的头脑去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简单的故事很直观的告诉我们必须要发掘出自己与生俱来的天分才能生存乃至成功。
世人皆知的牛顿,在84岁去世前临终遗言: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怎么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滨玩耍的孩子,时而拾到几块莹洁的石子,时而拾到几块美丽的贝壳并为之欢欣,那浩瀚真理的海洋仍展现在眼前。如此洒脱的遗言,正是他天分得以释放的人生写照。要知道牛顿还没有出生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改嫁后,又将他留给了外祖母养大,不幸的童年形成了他沉默寡言,不善言辞,腼腆甚至孤僻的性格,导致他无法从事一些外向型人才垄断的行业,比如:演说家、律师甚至从政。但是他把握自己的天分,投入到神秘莫测的科学研究领域,最终成就了其辉煌的一生!
每个人都是一块金子,这句话真不是鸡汤,关键是看如何发掘自己 ……
3、第三个阶段: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最重要
在我了解自己之后,又茫然了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有天看到这么一段文章 ……
老教授问大家: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大家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大家有些疑惑了,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大家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接着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大家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大家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想要什么,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环境和现象迷惑。于是我不断思索,我想要的是什么?我想要的是什么?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活着不就是混!在自己默默的念叨中,答案模糊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那就是:要开心,高品质的开心。高品质的开心一定不是一味获得式的开心,而是去帮助其他人,在此基础上获得的开心。有人说:最高贵的品质不是超越别人而是帮助别人。我想,这才是活着的意义。对!我要的就是充满正能量的开心,随之而来,很快确定了自己的理想——在酒店这个行业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同时,去培养更多的中国酒店职业经理人。
帮助人不一定要等到功成名就之后,记得06年在湖南一家酒店工作时,财务部总监委托我给财务部上一堂课!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位员工问:如何才能像您一样成功。当时自己有些惭愧又有些飘飘然,毕竟人都有爱慕虚荣的一面!我是这么回答的:我不算成功,我对成功的定义是哪天什么都不干了,还可以养活一家老小,能够衣食无忧(今天来讲就叫财务自由),甚至可以帮助他人才叫成功。
但是现在我才明白,不是成功了才能去帮助人,而且成功绝不是以物质富有为衡量标准,而应该以精神富足为衡量标准。试想,我们从小到大遇见那么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老师们,他们培养出了多少国之栋梁,难道他们不算成功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在确定理想之后,许多观念发生了改变,其中最显著的有两点:
① 平台不重要了
何必一定要刻意追求所谓的平台和空间,何必一定要追求什么影响力最大化,无论在什么企业,只要自己有成就他人之心,处处都是舞台!
说到不追求影响力最大化,是受到李开复写的《向死而生》影响,他的大彻大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我,他癌症康复后说:不再追求影响力最大化,不再追求世界因我而不同。这是多么痛的领悟,这是经历死亡后的涅槃重生。
② 选择不重要了
人一旦有了理想,连大多数人都认同的“人生中选择最重要”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当我们还懵懂时,选择会影响我们一生,当我们有理想了,无论你如何选择,到达目的都是迟早的事儿,即便偶尔走了弯路也不过是换条道理看风景罢了。正如古罗马的一句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
总之,我的理想就是这么形成的,所以,想知道自己的理想,请先扪心自问:是不是了解自己,有没有发掘出自己的优势或天分,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了吗?
二、其次我们探讨下为何不能一味地在物质上追求。因为这是理想的拦路虎
许多人随着年纪的增长理想越来越虚无缥缈,那些小的时候常常挂在嘴边上的各种理想,永远封存在回忆里了,似乎只有金钱才是唯一的理想 ……
最近问了很多年轻人理想是什么,大多数人回答:没有。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麻木了,少部分有目标的都是说:赚钱。显然也是错误的! 一个没有理想的人,是盲目的、是迷茫的,如果不能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某一个点上努力钻研、长期积累,形成水滴石穿的效果,很难在这个竞争越来越大的社会里面有所建树乃至生存!就如同你要从广东去北京,一会儿往新疆的方向走走,一会儿往西藏的方向逛逛,那什么时候能到北京呢?更何况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赚钱只是目标不是是理想,我们在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基本生存的需求是无可非议的,但在此基础上,物质不再是做加法而应该是做减法了,需要越少越幸福。更何况,当你成为工作领域的专才时,自然就会有物质回报,物质仅仅是理想道路上的回报之一或者说是组成理想的若干目标之一,正确树立这种观念尤其重要。
我讲一个自己生活中的故事或许会更直观:
小区每晚都有很多小朋友在下面的篮球场玩耍,女儿也在其中 。他们喜欢玩一种抓人的游戏,抓到谁,就由谁再抓其他人,如此接力。但每次抓人的都是一会儿追这个,一会儿又追那个,最后自己体力不支,越来越难抓到人!
轮到女儿抓人时,我就告诉她,要抓女孩子,抓个子没你高的女孩子,只抓她一个人,其他人怎么逗你都不要去理会!于是女儿就盯着一个小姑娘一直追,最终抓住了她!
看似生活中一件小事情却给我很大启发,人一定要有理想,不要轻易改变,然后不断积累,万万不笼统地以逐利为目标,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到头来必然是一无所获(投资公司等不在此范畴) ……
记得马斯洛晚年说:生理、安全、社会、自尊、自我实现这五个阶段原则上是渐进式的,有了前一个阶段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有少数人可以直接从某一个阶段上升到最后的阶段,享受终极幸福的奥义,同时又不少人一直在某一个阶段停滞不前。讲得真好,许多人何尝不是停留在第一个阶段无休止的物质追求中,同《动物世界》里的狮子,除了捕食就是交配,颇有几分相像 ……
《幸福的密码》是霍华德金森的研究结果。1988年4月,霍华德金森24岁,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系博士。他毕业论文的课题是《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什么》。为了完成这一课题,他向市民随机派发出了一万份问卷。问卷中,有详细的个人资料登记,还有五个选项:A非常幸福。B幸福。C一般。D痛苦。E非常痛苦。历时两个多月,他最终收回了五千二百余张有效问卷。经过统计,仅仅只有121人认为自己幸福。接下来,霍华德金森对这121人做了详细地调查分析。他发现,这121人当中有50人,是这座城市的成功人士,他们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事业的成功。而另外的71人,有的是普通的家庭主妇,有的是卖菜的农民,有的是公司里的小职员,还有的甚至是领取救济金的流浪汉。这些职业平凡生涯黯淡的人,为什么也会拥有如此高的幸福感呢?通过与这些人的多次接触交流,霍华德金森发现,这些人虽然职业多样性格迥然,但是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对物质没有太多的要求。他们平淡自守,安贫乐道,很能享受柴米油盐的寻常生活。这样的调查结果让霍华德金森很受启发。于是,他得出了这样的论文总结: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幸福。一种是淡泊宁静的平凡人,一种是功成名就的杰出者。如果你是平凡人,你可以通过修炼内心、减少欲望来获得幸福。如果你是杰出者,你可以通过进取拼搏,获得事业的成功,获得更高层次的幸福。他的导师看了他的论文后,十分欣赏,批了一个大大的“优”!
毕业后,爱德华金森留校任教。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爱德华金森也由当年的意气青年成长为美国的知名教授。
2009年6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又翻出了当年的那篇毕业论文。他很好奇,当年那121名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现在怎么样呢?他们的幸福感还像当年那么强烈吗?他把那121人的联系方式又找了出来,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对他们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反馈回来了。当年那71名平凡者,除了两人去世以外,共收回69份调查表。这些年来,这69人的生活虽然发生了许多变化(他们有的已经跻身于成功人士的行列;有的一直过着平凡的日子;也有的人由于疾病和意外,生活十分拮据。),但是他们的选项都没变,仍然觉得自己“非常幸福”。而那50名成功者的选项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有9人事业一帆风顺,仍然坚持的当年的选择——非常幸福。23人选择了“一般”。有16人因为事业受挫,或破产或降职,选择了“痛苦”。另有2人选择了“非常痛苦”。看着这样的调查结果,霍华德金森陷入了深思,一连数日,霍华德金森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
两周后,霍华德金森以《幸福的密码》为题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在论文中,霍华德金森详细叙述了这两次问卷调查的过程与结果。论文结尾,他简明扼要地总结说: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
总而言之,只有在坚持理想的路上,追逐心灵的淡泊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获得幸福的真正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