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哲学是观察世界的角度学,角度一变,世界就变了

2021-10-12  本文已影响0人  刘一贞

在前面的分享当中,我们通过3个角度,来讲述了同一个问题——关于认知市场的问题,关于认知局部与整体,现象与本质,看的见与看不见的问题。

第一个角度:站在我们受我们之前所学的知识构架的局限去认知世界,我们只能认识我们所知道的世界,而不能认识世界和市场的本质;

第二个角度:由于我们的思维范例,我们总是以偏概全,总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总是只能认识一些现象,而不能认识全部现象;

第三个角度:就是因为可认知世界的角度太多了,所以,我们没有办法穷尽所有的角度,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世界是认知不尽的,也是不可以被认知的。

我们怎么样从世界的不可认知到可认知?其中的必由之路就是,首先要学会把价值观放平,要学会改变看问题的角度。

看到现象需要知识,但现象不等于真相,想要看到真相,需要智慧。什么是智慧?智慧由哲学组成,但智慧又大于哲学,可以说,哲学是智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哲学本身也有它的局限性,智慧就是突破哲学的这种局限性,突破哲学自身的弊端的更上一层的境界。

哲学确实是观察世界的角度学,角度一变,世界就变了。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实际上就是转换价值观。我们说,要学着把价值观放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多多借助于《道德经》的智慧来完成。

《道德经》往大了说,它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说《道德经》中有一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说,如果我们站在天地宇宙的角度来看,万物都是一样的,人也好,动物也好,植物也好,在天地眼里,都跟一个用草扎的、祭祀用的小狗是一模一样的,没有说人比较尊贵,动物、植物比较低贱。而如果我们人站在人的角度去看万物,那肯定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尊了!这就是角度不同,世界就完全不同的问题。

在人与自然切换角度看问题这个问题上,《庄子》应该讲的更深刻,更透彻,所以很多人非常喜欢庄子,说看了庄子格局大。

而《老子》呢,它不仅让我们在人与自然的不同角度之间切换,还让我们在物质与精神、看的见与看不见、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现实与原则利益之间去切换,从这些不同的角度,分别去看问题,从而把我们的价值观放平,放完整。

关于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比如说“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难得之货就是物质欲望的代名词,行妨就是为之所累,不能自由自在。一个人赚钱很多一定是他得付出很多,时间,精力,身体,健康等等,没有谁是可以通过不劳而获的。我们中国人有句话叫洪福齐天,一个人能享洪福只是一方面,洪福的背后一定是劳累;还有一句话叫,享不了洪福享清福,谁说一个人一辈子,逍遥自在,就不是一种成功,就不是一种幸福呢?所以,洪福和清福,它们的价值是一样的,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坏。能够这样看问题,就是把价值观放平了。

关于看的见与看不见的利益,比如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一个房子,堆满东西了,就成仓库了,就被这些东西锁死了,就不能用做它用了,除非,你把这些东西清走,成为一个空房子,它就有好多用处了。我们一般的思维是不是只有有的观念,没有“无”和“空”的意识,不知道它们的价值和妙用?

关于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现实利益与原则利益的问题,一句话就都说明了,那就是《道德经》的: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就像上善若水一样,天底下最大的自私就是无私。这受国之垢,受国之不祥就是着眼于长远利益,而放弃掉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现实利益,是先付出后得到,纯粹的付出,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你为一个国家付出,你就得到一个国家的原则利益,你为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付出,你就得到全世界的原则利益,就像水一样,水是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所以它的原则就是最大的,就是没有边界和尽头的,所以它得到的也是最大的原则利益,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

这些东西好像讲的还是有点空洞,让我们再回到我们的主题,我们只要把握住一个点,事实以及真实,就可以把其他所有相关概念厘清了。

事实不等于真实,真实等于所有的事实之和。好在我们有哲学,哲学就是不用我们亲自经历所有的事情,它就能带我们就像沙盘演练一样,去走一遍,从而让我们抽象出这个关于事实与真实的概念,只要我们有这两个概念了,我们就够了,就完整了。

那就是知道世界有什么,知道自己知道什么,还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就够了。用《道德经》的话来说就是: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