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认识“”等九个生字,会写“”等12个生字,会写“严肃、默默”等15个词语。
二、流利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重点:
本课生字词语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新课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课下预习了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是谁说的?
(预设)生:周恩来。
师:(出示周恩来图片、简介)这是周恩来年轻、中年和老年的图片,这是对周恩来的简单介绍。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周恩来,初步了解有关少年时代的周恩来的事情。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二、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课文边画出词语,圈出生字。
三、认识生字词语
1.出示要求认识的字。指名读,齐读拼音生字。
2.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3.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开火车读、齐读。
四、指导分析、书写生字。
1.学生观察生字,观察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老师点拨、分析、讲解。
肃:独体结构,笔顺:横折、横、横、竖、撇、竖、撇、点,中间的“竖”在竖中线上。
默:用猜谜语的方法认识“默”。谜面:一条黑狗。“黑”和“犬”左右各占一半,以竖中线分开。
晰:左右结构,加一加的方法。“日”+“析”。中间的“木”有变化,最后一笔变成“点”,中间“木”的“竖”在竖中线上。
振:换一换的方法。“早晨”的“晨”“日字头”换成“提手旁”。
胸:用加一加的方法。“月”+“匈”,“胸”是身体部位,有“月字旁”,同时又是形声字。
怀:换一换的方法。“坏”的“提土旁”换成“竖心旁”。“晰、振、胸、怀”都是左窄右宽。
3.指名组词。
预设:
生1:肃静、严肃,
生2:默读、默写、沉默,
生3:清晰、明晰,
生4:振兴、振作,
生5:胸怀、胸脯、胸口,
生6:怀念、怀抱,
3.每个字临写三个,带拼音,组词。
五、听写生字。
指名同学上台听写,其他同学在本子上练习。
六、展示生字。
七、同学们的生字写得都非常漂亮,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后反思
课文叙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在奉天读书时的事情,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地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少年周恩来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能启发学生思考读书的意义。
全文共十七个自然段,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修身课上,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回答让魏校长震撼和赞赏。第二件事,初到奉天,伯父告诫周恩来由于中华不振,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不能随便去,周恩来对此疑惑不解。第三件事,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周恩来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洋人欺侮而没处说理,这使他真正地体会到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三件事情在叙述上都清楚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要素,相对完整。
这节课主要是识字写字教学,
一、识字。
本课生字的学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教师关注重点字音的准确性,要求会认的生字中,“肃、默、晰”的字音要稍加注意。
本课的形声字比较多,如“崛、魏、晰、淮、惑”。有些形声字由于汉字的演变,声看表音已经不明显了,如,教学“淮”可以用熟字“难、准”帮助记忆字形。另外一些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功能比较明显的生字,可以放手让学生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行学习同时帮助学生区分同音字的意义,如,教学“崛”可以借助“掘”来记住字音、区分字义。
还可以结合语境随文教学。如,“崛、惑、斥”可放在词语“崛起、疑惑不解、训斥”中进行教学,在理解词语的过程中识字并理解意思。
2. 写字。
本课要求写的字中,“赞、效”要重点指导学生观察某些字作部件后字形的变化,如,“赞”左上部“先”的变化,“效”左半部分“交”的变化。“肃”的笔顺比较特殊:横折、横、横、竖、撇、竖、撇、点。学生书写下面部分时容易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书写。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先观察再练习的方法掌握这个字的笔顺。另外,在写字教学中可以提倡词连写,逐步提高书写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