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首部同性题材电影?我可去NMD!
前几天某浪上发布的一条内容炸了我的朋友圈,内容如下:
把同性恋和涉黄、血腥暴力放在同一位置,作为新闻媒体这样公开歧视同性恋实在失格。
2001年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对同性恋重新定义。
同性恋被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从精神疾病名单中剔除。
同性恋在中国早就不属于疾病范畴了。
很巧的是《寻找罗麦》昨天上映了,这部电影被称为国产首部同性爱情片。
其实早在五年前,电影就拍好了。
因为题材的特殊性,五年之后才终于过申。
然而看完之后,爱丽丝真的很失望,这部电影所表达的同性感情实在太过隐晦。
如果不提前告诉你这是一部讲同性恋情的电影,你根本就看不出来这是同性题材。
赵捷和罗麦两个男主角,赵捷在北京有女朋友,罗麦在巴黎也有过感情纠葛,他拒绝了一个女人的求婚,但是对方偷偷生下了他的儿子。
求婚的女子
但是关于赵捷和罗麦的感情线实在太过模糊,我们能看到比较明显的暗示大概就是两个人在酒吧那场戏,他们所在的酒吧就是北京的同志酒吧“目的地”。
两人吵架的酒吧
除此之外,你看不到表达同性恋情的剧情。
《寻找罗麦》是个很简单的故事,赵捷和罗麦在巴黎相识,两个人在北京生活。
后来因为一起交通事故害死了一位少年,尽管这起事故的责任完全不在他们,但罗麦还是无法释怀。
后来他独自去了西藏,死于雪灾。
而赵捷在他死后去了西藏,开始他的寻找。
电影改编自导演王超的小说《去了西藏》,说起王超,大家可能不太了解。
他执导的《江城夏日》曾在戛纳电影节上拿到一种关注单元的一种关注大奖。
但是,他拍的《寻找罗麦》这部电影是真的让人失望。
罗麦为了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救赎,去西藏旅行,这难道不是伪文艺青年最爱干的事?
不是去了西藏就是心灵得到净化了,然后灵魂就升华了的。
文艺片可不是这么拍的。
更别说整个电影的旁白全都是无病呻吟。
“罗麦,我们这一世的缘分尽了,你让我到哪里去找你?”
“即使不忘,即使怀念,即使爱是永恒的,我也曾背叛过你”
“这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遇”
这种矫揉造作的文字是八百年前QQ空间的风格吧。
讲真,看完这部电影我都搞不清楚导演到底是在讲什么,《寻找罗麦》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东西本身就建立在赵捷和罗麦的爱情之上。
但是我们看到的只是罗麦意味不明的眼神,赵捷含蓄的拥抱,用某位网友的话来说,这得是高考阅读理解满分才能看出来是同性恋。
这也难怪,才上映一天,豆瓣评分就跌到4.6分。
同样是同性题材的电影,看看《每分钟120击》是怎么拍的。
豆瓣评分高达8.3,好于94%的同性片。
《每分钟120击》讲的是九十年代初期的法国,同性恋群体为了让大家注意到艾滋病严重性而做出各种努力。
他们成立ACT UP民间组织,组织社会活动,参加游行。
为同性群体做着自己的贡献,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了更多被社会歧视的同性恋。
《每分钟120击》在第43届法国凯撒电影奖上,13提6中,
拿下了最佳影片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新人男演员、最佳原创剧本奖、最佳剪辑奖、最佳原创音乐奖。
别人的同性题材电影表达的是他们为保护同性群体而做出的努力,主角们有吻戏有床戏感情戏,他们勇敢的表达着自己。
而我们的同性题材电影,感情线模糊,想要表达的内容也是无病呻吟。
甚至在宣传的时候不能提同性这个话题,那这部电影是拍来搞笑的吗!
你不能为同性恋群体发声,那就不要拿同性恋来做电影的噱头好吗!
同性恋和异性恋本没有什么不同,
不管喜欢同性,还是喜欢异性,都是自由的。
曾经我们让男人来决定女人该不该受教育,
让白人来决定黑人该不该活下去,
后来我们都觉得这是荒诞的,
如今我们却又让异性恋来决定同性恋是否合法。
平权之路任重道远,LGBT群体应该得到他们应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