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通俗演义

语文通俗演义之《背影》:父亲混蛋儿子咋办

2021-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耘心

朱自清老师命苦啊,摊上了一个混蛋的父亲,几乎是半生痛苦,你想,有几个人能摆脱得了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的心理阴影呢?好在他写了这篇阴影,不,是《背影》。之所以叫“背影”,因为那真的是自己的心理阴影啊!

朱老师的父亲有多混蛋呢?

朱老师的婚姻就是父亲一手包办的,这对一个追求思想解放、强烈反对旧风俗旧制度的进步新青年来说,那实在是痛苦至极。那年,朱老师才18岁,高中刚毕业,更重要的是,那年他考上了北大哲学系,他老爸说:听我的,把这门婚给我结了你再去上学,这女子虽不识字,但贤惠!满腹才华思想新锐的朱老师就这样被逼接纳了父亲强加给自己的婚姻,和一个根本没有共同语言、根本没有任何思想交集的女人生活在一起,想想得有多么的可怕,好在后来他写出了另一个经典名篇《荷塘月色》以表达自己心中的苦闷:出去溜弯儿躲老婆。

朱老师是如何反抗父亲的呢?不得已接下了这门婚事后,但内心抵抗的种子已深深埋下了,他采取的第一个最直接在当时也算是很有力的回击:改名!这可是大事啊!一个人的正式名字,那都是父亲给起的,意味着这个孩子从此在家族中有了自己的名号,朱老师原名叫“朱自华”,他不要这个名字了,从此自己更名为“朱自清”,以此表示对父亲的抗争!这把老头气坏了——不孝之子,不孝之子!

当然,在那个时代,父母是封建大家长,包办婚姻可是正常的事,不能算是个混蛋的。而真正混蛋的,让自己感到非常没脸面、乃至极其气愤的,是紧接着朱老爷子在外包养女人纳小妾,被老家的一个姨太太大闹到父亲单位,搞得上了当时的新闻头条,弄了个满城风雨,又查出他挪用公款,直接被掳了烟酒局长的肥职,一时间丢了工作、坏了名誉、败了家财,更重要的是气死了老娘,还害得朱老师弟弟朱国华同学没钱上名牌大家,朱自清的祖母也因此而去世,刚到北京上大学一年的朱自清不得不从北京赶回,为祖母奔丧。想想这一两年来发生的事情,这个老爸可真不让人省心啊,真是新仇加旧恨,一路上恨得牙根都是痒痒的——我怎么摊上了个这么混蛋的爹!

这《背影》中的故事,就是从这年回家为祖母奔丧开始的。

朱老师对父亲心里那个怨那个恨啊!

回到徐州老家,祖母新逝,庭院狼藉,家财散尽,弟弟刚考上的名牌大学没钱交费,看着刚过门一年的没怎么相处过更没丝毫感觉的妻子,再看着父亲那个熊样,唉,“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个“簌簌”用得可真好啊,心中多少的委屈、怨恨、压抑、痛苦、无奈,全都在这簌簌的眼泪里:对父亲一定有很多的不满,但毕竟祖母刚刚离世,他又怎么能对着这个不省心的混蛋父亲大发脾气呢?“簌簌”而落的眼泪,那是克制的、压抑的、憋屈的眼泪啊,他听着父亲那句不痛不痒的安慰“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可真像极了路人甲式的安慰,实在是无以应对——这个根本就不懂自己心情的父亲啊,实在让人无语,实在没有丝毫可交流的地方。

显然,他应对父亲最好的方式便是:疏远、漠然、压抑、逃避。

丧事完毕,两人难得地同路,一个去南京,一个去北京,那是怎样的一路尴尬,一路无话,一路压抑,一路嫌弃。到南京后,朱老师赶紧地找个朋友去游逛,那分明是去散心好么,玩了一天后,特别强调“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显然,实在是不想跟老爸再相处了; 爸爸呢?显然也非常明确地表示“不送”——“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两个实在实在是都不想再处了,赶紧各自回避吧。

也许是父亲自己也觉得很对不住儿子,很对不住这个家,也许是父亲内心其实一直都有着对儿子那“血浓于水”的亲情之爱,也许真的是考虑到儿子远赴北京求学再见不易,父子二人再多的嫌隙与矛盾,都割不断那天然的亲情,虽然明知父子二人尴尬无语、感情疏淡,虽然已“再三嘱托茶房”照顾我北上,但最终还是感情战胜了那点面子,在经历了两翻的“颇踌躇了一会”的心理斗争后,还是“终于决定自己送我去”了,我也实在不想让他送的“我再三劝他不必去”,父亲有爱,但和广大中国传统父亲一样,是不会轻易表达、流露自己对孩子的爱的,他只是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这算是父亲对自己的主动和解伸出的橄榄枝吧。这跟很多妈妈向自己的孩子认错一样“吃饭了吃饭了”,这就表示向孩子认错了!哈哈,中国家长特有的认错方式!

好吧,橄榄枝是伸出来了,但朱老师可真的没打算给父亲任何好脸色,继续保持疏远与嫌弃!送到车站,父亲还真的算是殷勤,又是送大衣,又是定座位,算是为儿子尽一份心吧,以弥补一下自己对家庭、对儿子造成的各种伤害。——爱的补偿,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嘛!更何况又是远离,以后也轻易不见了。

那就再为孩子多做一点吧,难得自己为儿子进一份关爱之心:捏捏兜里仅有的那点钱——我去对面给你买几个橘子!

于是那一段著名的爬月台买橘子的肖像加细腻的动作描写,就这么产生了!

朱老师,就那么坐在车上,眼睁睁的看着爸爸,费力的,努力的,笨拙的,凄凉的,背影,就那么瞅着,看着,猛然间,就那么一下子,Get到了,那久违的,父爱!

太久违了,眼泪直接冲破了长久以来父子间的隔阂与嫌隙,他,破防了!

也只能是那个背影!

因为他还无法面对那个让自己感到极不舒服的父亲的脸!“赶紧拭干了眼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这根本不是怕他看见,而是根本就不想让他看见,他要保持着自己的冷漠,保持着对自己父亲的嫌弃,保持着自己对父亲的不原谅,因为只有这样,心里才会觉得平衡,只有这样的关系,才觉得父亲罪有应得:不配得到儿子的爱,不配得到儿子的谅解,不配得到家庭的温馨,虽然让我内心那么一瞬间破防了,我是不会让你看到我破防的,来呀,继续嫌弃呀,继续互相伤害呀!你这个糟老头子!

整个送别,父亲算是极尽努力的表达自己的父爱,极尽努力的做出爱的补偿,然而朱老师内心虽然那么一下get到了这份爱,但毕竟积怨太久,积怨太深,早已习惯了那种隔膜,只说了一句话“爸爸,你走吧!”没有作为儿子的最起码的安慰、关心。当父亲转身混入人群,看着那个背影,自己又流下了眼泪,这是压抑在内心深处的亲情之泪,是为这份代表着难以碰触的父爱极其含蓄的父爱而流的泪,当父亲转身时,自己内心真挚的亲情才会化作眼泪破防而出,那一个转身留下的背影,拉开了两人紧张而尴尬的情感关系,拉开了父子紧闭的心门——父子亲人之间,无论多么的嫌弃怨恨,那份亲情之爱永存!那份深重真挚血浓于水的爱,割裂不开!

那一转身的背影,是亲情枯竭之时的一滴甘露,是对父亲充满怨恨之中的一丝温暖,记着这一丝温暖吧!深深地留在心间!不知道以后还会有怎么样的尴尬等在后面!

幸亏一直保持着冷漠!这个父亲也真的不值得自己向他流露真情!来吧,继续互相伤害吧!

四年之后,北大毕业已经参加工作了的朱自清有了工资,而这位不省心的老父亲竟然不经商量擅自做主,把朱自清的工资全都克扣下来,让朱老师一度陷入经济危机,这分明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父亲,一个对自己儿子丝毫不懂得尊重的父亲,父子之间再一次发生激烈的冲突,朱老师选择了很多做儿女的正常做法:愤然离家出走了!

从此,父子之间再也不爱!开始了多年的父子冷战!一代文豪大师便活在这种亲情的痛苦折磨之中,心中都是泪啊,向谁说呢?于是他成了一个很好的诗人!

没有心灵的痛苦,哪有美丽的诗篇!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心灵痛苦的最好写照啊!面朝大海,分明都是水啊!

就这样过了四年,朱自清因为诗歌写的好,文笔很漂亮,清华大学中文系特邀他去做教授,并且临时担任中文系的系主任,一下子地位有了,工资有了,家庭稳定了,跟爸爸也彻底拉开了空间的距离,他安居在了清华燕园,过上了很有体面的日子!还写出了《荷塘月色》来解闷儿。

这是1925年,冷战了四年的父亲,身体每况愈下,给儿子写了一封表示“活不久矣”的信,毕竟是亲人啊,反复看着父亲的来信,看着父亲对自己儿子的关心,这是一颗年迈的老人的心呐,什么能打断这血浓于水的亲情呢?那一刻,曾经给自己枯竭的亲情带来一滴甘露一丝温暖的背影,又浮现在了眼前,他含着晶莹的眼泪,写下了这篇经典的作品《背影》!算是一种和解吧!

我无法直面你的眼睛,我无法当面向你表达我心中的亲情,我只能用我的文字,用一封见字如面的书信,表达我对您的孝敬!爸爸,我告诉你,我get到了你的爱,早在多年前,你在南京车站送我的时候,你给我买橘子的时候,你爬月台的时候,你叮嘱茶房的时候,现在想想,我知道你心中一直爱我,关心我,父亲,我原谅你曾经对我的不好,我知道你也原谅了我曾经的固执和不孝,虽然我还无法当面向你表达我内心的感情,我把这份感情压抑在心底,压成了文字,也许在某个恰当的时候,比如我这篇文章出版了,有一天你从报纸上看到了这篇文章,你就能明白我的心了吧?

三年之后,1928年,弟弟国华把这篇散文转给了父亲,父亲看到儿子的这篇文章泪流满面,两父子之间终于放下了一切怨恨和嫌隙,互相接纳,让爱流动,关系和解,走向从容,原生家庭形成的心灵负累,终于卸下了,此时已过了半生……

心灵疗伤之路,关系和解之路,何其艰难!

和爸爸和解了,几年后,自己的结发妻子因病去世了,朱自清到欧洲游历,之后再婚,度过了他人生最后的难得的快乐家庭时光,1948年,年仅50岁的朱自清在对时局的深深忧患中走完了一生。

一个人的痛苦,绝大部分源自于原生家庭带来的痛苦,家庭是幸福的港湾,也常常是痛苦的制造厂,面对不完美的父母,做儿女的怎么办?除了疏远,逃避,冷对抗,还有和解之路吗?如果不能接纳不完美的父母,无论疏远到哪里、逃避到哪里,心中都会带着一块沉重的负累,因为没有哪一个生命,能在否定了自己父母的前提下,活好自己!每一个人的潜意识深处,都有一个强烈的观念:我的生命来自他们,否定了他们就是否定了自己,于是,每一个生命都有一个潜在的使命:我要荣耀我的父母,我要让你们骄傲!这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意识。然而,代际间的矛盾又常常不可调和,一方面,内心紧紧的链接者,一方面,观念冲突着关系僵持着隔阂着,这种纠结的亲子关系常常给很多家庭制造着痛苦,让我们放不下,又无法和解,像一个能量黑洞,不断的吸食着自己当下的幸福!

爱着却也痛苦着,吃着恶心着,排斥着却也迁就着,就是无法实现全然的接纳,总想一心改变着对方,越是试图改变,双方的关系就越是的僵硬,情感就越是堵塞,关键是双方还都以爱的名义试图改造对方,以爱的名义伤害对方,以爱的名义制造痛苦,这简直就是中国家庭的独特本性!

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孩子根本无法改变父母,因为父母的生命,有着他们自身的系统,你根本不知道父母经历了什么,是什么造就了现在的父母,他们经历了多少苦难,经历了多少儿女无法想象的委屈压抑,才形成了他们现在的观念,人们常说,世上哪有不是之父母,这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父母经历过的可能比我们更加不堪的生命,他们早已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生命理念,于是他们用自己生存的理念爱着我们,保护着我们,规定着我们,这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爱我们的唯一方式吧!所以他们才那么顽固的爱,盲目的爱,如果你非要让他们换一种爱的方式,试图改变他们,这就意味着你在改变他们曾经的整个生命历程,所以我们根本无法改变,除了接纳,无法和解!

面对不完美的父母,不要试图改变,而要努力尊重,然后转身,留下一个背影,过好自己!

父亲用一个背影,换来了朱自清的心灵破防:那僵硬的关系里有舍不掉的爱……

朱自清用一个《背影》,换来了父亲心灵的慰藉:我们和解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