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赚取第一桶金

2019-04-03  本文已影响0人  才兄说

下面关于第一桶金的思考,内容部分截取老喻的原话,说得很有启发,分享给你。

01 趁早开始

据说有一项研究,分析到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一个人能够成为亿万富翁。

结果很有趣,关联性最强的不是出身、智商、教育程度,而是:

这个人何时最早开始做生意。

这里的做生意,包括一切买卖,只要是当事人自发完成的。

有本德国的书,用显得特专业的方法,研究了大量富翁的成功秘诀。

这类研究不管看起来多么科学,都有幸存者偏差的嫌疑,属于塔勒布嘲讽的对象。

但是有些数据还是可以看一下的:差不多有一半儿的人,很早就开始了自己的生意,不管是大是小,是卖东西,还是当球僮。

谈起巴菲特的发家史,大家喜欢提及他11岁的时候就买下了生平第一只股票。

但是谈起第一桶金,少年巴菲特赚的第一笔钱,来自他在家门口摆摊儿卖口香糖。猜猜哪一年他多大?

5岁。

我一直觉得,动机和天赋是一回事儿。

一个人很早开始有做生意的冲动,并非是说他比别人更早开始原始积累,而是指他有赚钱的“童子功”。

另一个要趁早的事儿是恋爱。

总之,一切可能犯错的事情,最好早点儿犯错。

02 独当一面

有人会说了,街头那些摆小摊儿的穷苦人,他们有时会带着孩子一起帮忙。难道这些可怜孩子会比有钱人家的孩子更有机会发财吗?

这要看穷孩子是否独当一面,如果只是当个打杂的,帮助未必大,苦难不总是个好老师。

为什么有钱人家的孩子更容易发财?除了继承、铺路、教育、关系网等因素,更因为这些孩子更早接触到商业的“完整逻辑”。

做生意这件事,闭环能力几乎可以排在第一。一个烧烤摊儿小老板,可能比某跨国公司副总裁更易创业成功。

当然现在很多创业并不要求你真正赚钱,甚至不要求你真正把生意做起来,照样有人接盘,这就是另外一回事儿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