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早?晚?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学习笔记 第36篇
【概念27:先发优势】
中午读到几个战友的文章,了解到了他们在做的事,看完感慨:我要是早早开始努力就好了!然后竟沮丧了一会儿。
盲目的比较依然会不时出现在生活中,而我竟然对此无所察觉。
晚上,打开笑来老师得到专栏这一讲,刚看了个开头,就如被人从后背拍了一掌,猛然清醒。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念头?
我咋才知道呢?
我要是早知道就好了!其实,这是所有人都有过的念头,不过,很少有人认真反思、认真思考,这样的念头究竟意味着什么,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若是有不好的影响,又应该如何做才能避免将来受到同样的影响?
对啊,我们每天都在产生各种念头,可有没有对这些念头做些反思?
当我在想“我要是早早开始努力就好了!”它的潜台词是“现在开始努力晚了、来不及了”,之所以有这样的潜意识,是因为我骨子里还有“赢在起跑线”这样的观念。所以我任由自己情绪低落,不采取任何行动。
可果真来不及了吗?
想下去不免要惭愧一番,前天还读到了美国前总统杜鲁门的故事,他42岁前的人生可以说极其挫败:出生于农村家庭,高中毕业后没钱读大学,在农村干了12年农活,36岁时在家乡开了一家小店,几年后破产关门,之后通过竞选当上了当地的小法官,两年后又被选了下去。之后他进入大学开始学习法律,并在期间竞选了所在县的首席法官,被选上了,此时他42岁。在这个岗位上干了8年后,50岁时决定去竞选所在州的参议员,之后受到命运垂青,竞选成功,后来成为副总统、总统。
在人生当中的每一个阶段,面对一个又一个的起跑线,他都落后于人,即便这样,最后依然站在了金字塔的顶端。这个故事旨在传递一个信息“赢在起跑线”有那么重要吗?或者直接一点,“取得最后的胜利并不要求每一时刻都领先别人”。
又想到了“伤仲永”的例子,仲永小时候天资过人,五岁时,当别人家的孩子都不识字时,他已经会作诗了,这不就是赢在了起跑线吗?先发优势远超身边人,可仰仗优势不再努力,十多年后泯然众人。先发优势甚至成了劣势。
在这篇文章里,笑来老师举了自己投资比特币的经历。比特币诞生于2009年,笑来老师在2011年春节前后才知道它,自此开始持续投资比特币,从未卖出。当时比特币价格1美元,比起最初的0.003美元上涨了333倍,很多人那时感慨“我知道的太晚了!要是早点知道就好了!”到了2017年1月初,比特币价格又到了历史新高,大约是1200美元,很多人又发出了和2011年同样的感慨。写文章的当口,比特币价格10800多美元。依然还会有人感慨“我要是早点知道就好了”罢…
赢在起跑线重要吗?先发优势重要吗?
笑来老师说:早不早根本不重要,关键在于对不对,事实上,更关键的点在于,是否是长期对。
于是很明了了,不管做什么,只要你在做的那件事是正确的,就无关早与晚,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只要你开始行动,只要你中途不离场,锚定长期,时间会给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