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句论语:做人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惑于外物,有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恐惧。
智、仁、勇是儒家的三宝,是儒家理想的人格,是修炼的终极目标。
有人对“惑”产生误解,包括“四十而不惑”中的“惑”,认为是疑惑的意思,认为有智慧的人,是无所不知的,人生不会有疑惑,这显然是说不通的。“吾生有涯,吾学而无涯”,知识如宇宙星河般浩淼,对其了解怎么可能穷尽,此生怎可能达到没有疑问。更何况,对于学问的研究探索本来就是一个无限接近的过程。孔子晚年依然有很多疑惑,胡适也说过“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所以这个“惑”显然不是疑惑的意思。“不惑”应该是不惑于外物之意。智慧的人不会被外物的假象所蒙骗,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个性总结规律。从古至今,都有各种各样的诈骗方法,虽然工具先进了,但是底层逻辑并没有变,所有骗术的核心都在于调动他人贪念。一旦受外物诱惑起了贪念,就会掉入骗子的圈套。所以要修得一双慧眼,必须抵御的了内心的贪念。
仁爱的人为什么不会忧愁,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别人、是世界。有一颗纯粹的利他之心,不会为一己之私斤斤计较,不会患得患失惴惴不安。故事说楚王丢了一张弓,手下要去找,楚王说不用找,“楚人失之,楚人得之”。意思是,我虽然丢了一张弓,但是还是被我们楚国人捡到了。楚王因为心怀国民,而非自己的利益得失,所以他不会忧虑。当一个人心中时刻想着他人,关怀着世界,就不会对当下的一点损失耿耿于怀。忧愁的根源来自自我为中心,自我膨胀的越大,忧愁痛苦就越多。
孔子说的“勇者”并非匹夫之勇,他提倡的“勇”是建立在“知”和“仁”的基础上,即不惑于外物,洞悉什么该勇什么不该勇,有仁爱之心,知道勇敢为了谁。正如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勇敢的献出最宝贵的生命,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勇敢是“为了人民”,知道自己的奉献是为了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新时代。
“智、仁、勇”达到不容易,但正因为不易才更值得我们持续为之努力,正如胡适说:管他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希望我们能不惑于外物活的透彻、对他人仁爱活的坦荡、该勇敢时不惧活的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