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团长(三)
不知不觉当团长也快要一个月了,忙忙乎乎没闲着,其实也挺耗时间,精力的。因为一直盯着手机,还挺耗眼,还没挣多少钱。但很奇怪的事,却有点上瘾的停不下来的感觉。
每一次开团好像都不容易,都能讲出一些小故事来。但也就是每次碰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让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比如近几次的团购。因为近期可以出门,明显感觉团购起来比之前费力多了,很难成团。我们这种老小区,居住的老年人居多,很多都还不会玩手机,更不习惯在网上购物。遇到好些个年纪大的人在购物过程中,连付钱都不知道怎么付。所以,这些叔叔阿姨们更倾向于线下交易。还愿意参加团购的呢,我总结起来有这么几点:性价比高相对便宜,确实线下买不到又品质好,特需。
小白粘的玉米是吃过以后一直被追着要的最多的产品。为了满足一波没吃到小白粘的人,订了一款黄色的粘玉米。其实卖价更高,为了平衡购买者的心理,把价格拉平。一车顺便带过来的菠萝品相好,价格比外面卖还便宜,一下接龙出了二十几个。
转眼又有甜瓜出来,看到供货群里发出来,价格不贵看着就很好吃,一激动,直接把供货商发出来的信息直接复制粘贴到群里。这些人跟我一样识货,刷刷又接龙了40份,就这样一分钱不挣的做了一回纯义务工。好在品质都很好,没有一点售后问题。
再团其它一些东西的时候,比如小青柠饮料,不是大家普遍认知的,团的人极少,正好没货,就做了退单处理。
这几天出的单子都比较费力。某天突然发现有人自行在之前的链接里下单了豆制品套餐。因为这个套餐团过几次,虽然吃过的人都觉得好吃,但在现在不太紧缺物资的情况下,普遍觉得套餐购买量太多,不愿意下单。上一次团购就因为小区后面豆腐店开门退了七单,好在后面都很顺利零卖了出去。
所以上次团购后隔了这好一阵不团豆制品,其实也是想等公司换套餐或者出单品,但不知道基于什么原因,一直说调整也没有结果,团长群里也都是怨声载道。对于这冒出来的一单,我犹豫着要不要开团,还是决定试一下套餐回来零卖的时候,好在甘甘允许我只订了15套。
于是开始分享,相对于套装单品还是更好推广的。最先抢完的是豆芽,价格也是最便宜的。然后是油豆腐,这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款产品。没想到第三个抢完的是嫩豆腐,而我认为很不错的老豆腐,却落在了后面。剩下最多的是百叶丝。豆汁喜欢的人都是两瓶三瓶一买。有个小年轻上次零卖,加上自己买的套餐,三瓶豆汁,本想优惠他一瓶的价格,他一分不少都转给了我。这次又是三瓶豆汁。看到这些数据,也看到大家对豆制品套餐中产品的喜好。随着订单的增加,从15套也加到了28套,剩下一些单品不多,相信明天线下应该能出掉。
在豆制品之前,照着甘甘的链接发了一波水果,牛骨和榴莲蛋糕。结果零零星星的才下了七单。这点量都不值当供货商跑一趟,但是看到有人需要,又想尽力促成团。于是又找到隔壁小区阿毛团长,和另一个卖点心走的比较好的群主。把利润让给她们,一起出量。阿毛本着对我的信任,也没想着挣多少钱,帮忙走了18份蛋糕,加上我们这边,一共27份,不担心量太少太难看了,应该成团没问题,坐等14号收货的进一步结果。
有天甘甘给我发了一个助农菜套餐,毫不犹豫的跟着推广。因为现在虽然买菜方便了,但买起来还是挺贵的,同样套餐里的菜在外面菜店里买可能要翻倍的价钱。这种带有公益性质的活动,不仅购买的人多,往往大家也会帮着推广,100份还是不难成团。可没成想,供货方出现了问题,说好的成团后48小时内发货,到现在却不知道什么情况。
套餐出来,一下子爆单,大大的超出了他们的运力。加上事搞大了,政府也开始出面来过问各种手续,事就不像他们想的那么简单。到现在菜能否排进去,即使排进去什么时候能送过来都还是个未知数。我这边这几天一直有人在问,退单也退了二三十份了。昨儿个甘甘说也许有希望安排跟她的单一起送过来,可今儿到现在也都没有回应,不知道是不是又泡汤了,到最后可能不得不给大家退单,白忙乎一场了。
明明在这个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却觉得每一次能够在不容易的情况下成团,有一种克服挑战的成就感,和对自己面对挑战的一份历练的肯定,尽然觉得挺有意思的。还有在这个过程中跟人建立起的链接,比如感受到来自阿毛的信任,感受到客户的真诚和对市场的这种认识等等,这些细微的感受,竟让我有点上瘾的感觉。以至于把保险先放到一边,这样又空出了些时间,又可以调整出一些时间安心回到学习上。
海峰老师说,不要把自己框在某个固定的职位里,不要被一个标签绑架了自己,活在单调的频道里不敢跳出来。而我越来越能够感受到不给自己设限的这样一份愉悦。今日刚好是老师的生日,感恩老师,因为遇见生命活出了不同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