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方法

我的读书方法论

2016-04-12  本文已影响34人  柳_11

话题范围:非虚构类的书,单纯的为了获取知识和技能。

天下武功,为快不破。

读书像是在练功,师傅传授心经(概念),你熟记于行,现实操作去感悟里面的方法和联系。

一本书,20万字起,正常人的速度(500字/分钟),500*60*6.7(小时),困难啊,更何况当下人群已经基本丧失了长篇阅读的习惯,碎片化的阅读同样能找到快感,所以寻找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变成了一种趋势, 事实上,如何提高阅读速度,这是个伪命题,各种单纯以提高速度为概念的方法,就像在说我需要一匹更快的马,理想状态是过目不忘的阅读能力,所以,单纯的追求快不仅没有意义的,而且会走火入魔。

这里我想说的快速是准确描述核心问题,提炼以关键词相关的逻辑结构,当你想借用作者的观点阐明问题的时候,能快速准确调取,为我所用。这样我们的阅读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输入和产出成正相关,阅读才能有快感。

下面所讲的内容来源于四本武功秘籍,我未能内化于心,但是整理出一套自己的心得体会跟大家做个分享。武功秘密:李笑来的《7年就是一辈子》,芭芭拉~明托《金字塔原理》,后显慧《产品的视角》,《Beyond felling》文森特~鲁吉罗。

快是本文的外在表现,高效率的阅读才是核心内容,高效阅读的核心在于对书内容的解构。我会从几个角度,讲我的方法。评分制造第一感觉,开篇寻找问题结构产生预期,分享内化阅读心法。

一本新书拿到手里,一个小时的时间,你能消化吸收多少的内容,我们把这当成一种自我的挑战。其实,任何时候我们拿到一本书,都会掂量一下这本书的价值几何,常识告诉我们多读经典的书才能有高质量的价值转换,评个预判分是有必要的,也是很有乐趣的,了解下面公式就够了。

评分公式:著作者+印次+书评 (第一个三)= 评分

看书名:著书者,了解作者,辨别著译之间真伪。

版次和印次:第1版~第N版的周期,中间产生的印次,可以看到此书受欢迎的程度。

看豆瓣的书评:8.0以上的都是可以参考购买的

我们知道书天然具有结构,目录是最明显的结构,如果你经常看书,或许就知道结构最严谨且最重要的内容在于序言。序言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讲了一个故事,作者和读者之间在此建立起关于同一个故事背景下的共识。第二是作者给出了共识之中遇到冲突和相应的解决解决方案。

但这还不够,我要的是快速的找到所有高质量的内容,不再开始就在最后,所以往往经典的书,都有附录和整个书的概念说明。就像武功大师,教授徒弟心经一样,字字都是教训,心经就是我们这里的”概念”。为什么这么说,你仔细的体会一下,非虚构类的书里面,是不是都在讲概念+方法论,厚厚的一本书里面,就是那么几个概念,讲一个概念要花费一个章节的篇幅,无非是一个接一个的概念,要清楚它是什么,不是什么,怎么做(方法论),做的时候注意什么,如何验证使用是正确的。这些弄明白了,一个概念就学透了,这些概念都弄明白了,这本书就算是看懂了,就这么简单。

真这么简单吗?是,翻开书文字营养码放的整整齐齐,但是就是学不到,拿不走,读了大半天,一地鸡毛,脑子里面没有形成结构和逻辑,没有处理,无从调取,你有的只是漫天飞雪的输入,大部分人是这样的,一部分人可以做到有总结归纳,但是能做到文字内容快速结构化转化的人就少了。

对于有限时间的快速阅读而言,真正能建立速度优势的部分就在于这里,转化的速度,以及这种能力的熟练程度。人大脑的整体性能远远优于输入和输出的性能。转化的关键要素是可追溯,一旦要可追溯就要改变你的阅读认知,怎么改变,好奇心可以改变这件事情。人天然的好奇这个世界发生的所有的事情,只是在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无法施展,最好的方式是实现自动化,计算机就是多线程处理,做优化,让内容跑起来。好奇心从何而来:从问题来,从视觉感受上来,从听觉上来,从肢体感觉上来。

所以讲了这么多铺垫,阅读的过程中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向后总结,向前预期

包含三个关键的环节:输入-总结-预期,这是一个内部的最小的循环。

输入:简单的读取,看或者做

总结:眼中有结构,有逻辑顺序

预期: 跳到结论,看是不是自己可以想到的,偶尔发现最终说的是自己能想到的,是一件欣喜的事情。(提速的过程)

我们这里要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金字塔结构表达观点,而我们透过金字塔原理给我们梳理阅读内容做支撑,有目的、有节奏的分析出输入内容的结构,方便调取。

最小循环之中:关于一个最简单问题表达的循环

S(情景)C(冲突)Q(问题)->开篇都是这样,看似一个故事,其实是个事故。

(问题4类)我们应该如何做?

做什么?

是否应该这样做?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例如:大部分

某某事情的处理是遇到点麻烦?

还不是一个简单的麻烦。。。。

你一定觉得是这样的,告诉你吧,错了。

(已知vs未知  /重要VS不重要 /复杂/简单)

看你还不知道你错了

->解决方案

如何(步奏)/为什么(理由)/你如何知道(证明)

->满足两种推理的方式(演绎和归纳)

演绎,结果是有开始的思想一步一步导出的。

归纳,不同的思想之间的共性决定的。

共性有又两种形式:

行动性:行动结果为导向。

描述性:主谓宾直接论述概括

三个基本的支撑顺序:时间顺序+结构顺序+程度顺序。

最后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评价输出,最好的方式就是分享,实际使用学到的技术。开始读书的时候功利心不要太重,但是一旦读到的内容,有很强的应用场景,要让自己停下来,专注产出,虽然一开的下蛋是不太容易的事情,但没有产出的思考,无法转化应用的思考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一定意义上,读书是无用的,但相比当下手机客户端各种碎片化的阅读,书能带给我们的完整的头脑风暴,修炼心智,意义非凡。

输入和输出之间存在着递减的概率,100万字的阅读,整理出10万字的结果已经是很高效率的一种表现了。

效率决定了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具体的表现在:

1.对概念理解的完整度,清晰,朴素到能准确的描述出来,而且可以证明自己说的是对的,同样是用最朴素的方式,所谓一切知识皆常识。

2.结构化提取阅读内容的表达,在思维方式上操练的程度,体现一个人的洞察力,思维能力,逻辑水平。很喜欢的一个比喻叫,思维就像一个体操。人的智商是用概念和方法论堆积起来的结果,只是你无法从外在看出这个人操练的深度和规范程度。

补充一点的内容是关于,读书的时候遇到的彩蛋,类比

类比是不太容易的一件事情,就像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很多的工具,但当我们只有锤子的时候好像看什么都像是钉子,手里有锤子也能忘掉锤子,深入问题的关键,找到最合理的方式达到目的,才是思考力该有的样子。

补充第二点:可笑的一个事实是,把一本书拿过来,即便我都不懂,也能完。这件事情在很多人眼里都觉得挺可笑的。

事实上,在我看来,翻开需要勇气,读不懂是常态,难以消化,关键在于反复消化,得到的价值才能更大些,一个人基本的阅读的操守就在这里了,想起罗振宇的死磕自己,娱乐大家的口头禅,哈哈哈,读书不是要多用力,要的是静心,运气,凝神,融汇贯通这件事情有时需要强烈的类比启发,所以,开始的开始,要选对师傅,捧对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