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女情节”是对是错?希望我们能拥有包容不同的勇气
-01-
在《欢乐颂》中,应勤与邱莹莹的吵架后,好像没有一篇关于讨伐应勤“处女情结”或邱莹莹“自我奴役”的文章,就显得跟不上热点。
为了蹭上热点,我仔仔细细看了里面的很多篇,各种地方的各种观点仿佛表明现在抛弃“处女情结”已然成为一种时代的潮流。但询问身边的朋友时,却又发现大家都是“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的态度。没有办法坦然地从内心接受,但是对此也不太反感。或者别人怎么样我可以接受,但是自己就是没法放开。
这时候才感觉到现在“应该正确的价值观”与“我们一直以来的价值观”之间的剧烈冲击。
许多的文章的真相说着这种情节是一种“畸念”,而女性潜移默化的认可是一种对自己的奴役,是潜意识中对这种“畸念”的认可。但,当用到“畸念”这个词的时候,其实世界已经失去了本应该拥有的包容态度,似乎抛弃这种“情节”才是一种政治正确。
这让我有些困惑,似乎只要有了“处女情结”的人就是直男癌,而如果女性接受了这种观念,仿佛就是为了讨好世界,压抑自己的本性,为了把“未曾婚前性行为”作为自己的勋章,抬高自己的身价。
但其实,在这样的世界观下,不知道是不是还有别的人像我一样困惑。世界有时候走得太快,把我们这样一群既不激进又不够传统的人抛在了后面。
记得以前黄执中欧巴在讨论相关辩题的时候说过这样的话:
没有说开放与保守谁对谁错,只是两个人个性不同。这世界上有保守的人,有开放的人,都是对的,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爱情理论,而那条爱情理论用在你自己身上都可以得到属于你自己的幸福。
所以自由派和保守派都可以从自己的爱情原则中得到幸福。
执中欧巴又说,得不到幸福的是半吊子。因为原则让我们幸福。
但是坚持原则是要付出代价的,比如会错过某个人。就像有“处女情结”的应勤会错过天真可爱的邱莹莹。可一旦退缩,就既难以享受到保守的、神圣的幸福,也难以享受到开放的、自由的幸福,在此岸望彼岸,两头不到岸。
-02-
大家都会骂应勤,是因为看不起不懂得尊重别人原则的人,这样的人不懂得别人为他的原则所做的牺牲。
人本不应该把自己的价值观往别人身上套。当别人不接受的时候,也不代表别人就是错的。没有谁对谁错。
但在如今舆论的大环境中,把持着开放观念的人似乎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一旦保守一点就是直男癌或是“待价而沽”的封建女性。
因此就出现了诺依曼所说的沉默的螺旋: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理论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
此时,变化得太快的舆论,让大多数人变得不知所措,变成了不幸福的半吊子,半吊子也成了沉默的那一方。
沉默中,一方面心里有着一丝对传统价值观的怀疑,另一方面又难以迅速接受别人强行赋予的世界观。世界折磨的就是半吊子,而半吊子又占了普通人中的大多数。
我有时很不能理解那些辱骂被世界抛在后面的女孩的人。
就像许多人把邱莹莹的反应解读为对自我的奴役。
世界变化得太快,总有抱有不同原则的人,这些都是自己的选择。有人认为邱莹莹是为了讨好世界,而扭曲了自己。那么假如邱莹莹真的在铺天盖地的声讨中变成了曲筱绡,这难道不是为了讨好世界,而扭曲了自己吗?
我心目中开放的世界,是更能接受所有的不同,能够更加包容。而不是用开放的潮流胁迫半吊子改变。这与用“处女情结”胁迫女性的人又有何不同?
不该用短短的一千来字的文章去否定所有人几十年的价值观,更不该以政治正确的态度逼迫为此烦恼的人讨好这个世界。
保守与开放一直没有孰对孰错,只是当面对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的时候,有些人融入得很慢,有些人接受得很快,有些人全盘接受,有些人仍旧有些抗拒。在尊重开放派与保守派的同时,半吊子也需要被尊重。所有的人都该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