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泽征二的判断》升华到动画片《钢琴之森》多媒体教学的完美诠释

2018-06-17  本文已影响18人  知足常乐半瓶水

看到小泽征二的判断一文我一下就联想到了动画片钢琴之森的完美互证,多媒化教学不单是课件做成ppt,更应该是在课文故事内在对音乐鉴赏评判的境界上寻找共鸣,动画片钢琴之森在音乐的追寻中形象的展现了小泽征二一文无法用文字言传的音乐精神实质!

原文中小泽征二还未成名时参加了一场欧洲重量级的音乐指挥家决赛,并被安排为最后一名压轴登场,注意:评判者是世界大师,演奏者是世界一流乐队,演奏的是世界名曲,考验的却是他这个还未成名的指挥啊!他全神贯注容不得自己的一丝错误。试想当时的气氛多么的紧张,他面临的压力该有多大呢!可恰恰是在如此重要的场合,他突然让乐队中途停下,从头再次演奏,再没有比这更糟糕更让人尴尬的了,这是严重的舞台失误和要命的砸场,一气呵成毫无瑕疵才是完美的演奏!

他为什么敢停下来?原因是演奏中他听到乐曲中出现了一处不和谐的地方。他以为是乐队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并不是他本人的指挥失误,而是他敏感的听到了乐曲声音的一处不和谐,他以为是乐队的错就断然从头再来,他重视的是音乐的至高境界完美和谐甚于假设的错误乐队这个外因。更不在乎对他声誉和未来前程的影响。

重奏一次,但是,他仍觉得不自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都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他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就果敢地喊出:“不,一定是乐谱错了!”重奏时他排除了乐队错误这个假设,再次回到了乐曲声音不合谐这个猜疑,他考虑再三说明他思考的慎重和推理的严密,坚信果敢说明他从犹豫变的自信满满,宁可站在在场作曲家和评委肯定乐谱无误的对立面,也要坚信自己理性的判断推论,也要断定错误的就是乐谱,也要坚信音乐的至高境界是完美和谐,音乐中不和谐的必然是错误的!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目的是试探指挥家是否能够坚信自己的正确判断。他们认为只有具备这种素(sù)质的人,才是真正的世界一流的音乐指挥家。要知道乐谱是名家名曲,场合是世界乐坛,评委是世界大师,岂容置疑!然而评委考查的就是指挥家的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自己理性判断的勇气和能力,而不是感性的经验盲从,理性比感性更重要!

因此他获得这次大赛的桂冠说明他成名的由来,也回应第一自然段日本的小泽征尔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指挥家。首尾呼应说明他实至名归,绝非浪得虚名!

可是限于文章篇幅过短,无法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的美妙,无法让学生得到音乐艺术境界上的洗礼,为了了弥补这些缺憾,我让学生看了动画片钢琴之森。看完后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让修平没想到的是,从小就受父母音乐熏陶有尚好的家学底蕴,整日都努力练习弹琴,并远寻师学的修平并没有弹响森林里的钢琴,反倒对五线谱一点不识,从未认真练习过钢琴的海却让钢琴发出了美妙的音乐。因为对一之濑海而言,钢琴不是演奏的工具,而是他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是他重要的朋友。在海眼中钢琴是情感的渲泄倾诉,从不是乐谱代表的科学程式。

雨宫修平在森林的钢琴前看到,听到,感受到了什么? 海兴奋的说“这是属于我的钢琴啊!”自由奔放的海赤脚在森林中奔跑、弹琴,音色的玄妙可以触动人的心灵,点点星光穿透层层枝叶的遮蔽洒落在黑白分明的琴键上。缕缕月光温柔地依偎着不再光亮却依然漆黑的肌肤,沿着琴盖婀娜的曲线滑落。丝丝凉风带来下一个季节的问候,卷起枯叶吹皱秋水带起薄雾,憩息在弦列之中。

这是只属于一个人的钢琴。然而他却还不如一个从未上过钢琴课的孩子。

为什么海弹不好肖邦的小狗圆舞曲?海缺乏的是从五线谱开始一切乐理知识,和从音阶开始的一切专业指法训练,海缺乏的只是技术训练,而这些正是雨宫修平所擅长的。

海和修平练习钢琴的区别在哪里,俩个人又各自代表了什么?区别在于海从钢琴音乐的情感和即兴发挥入手,全靠听和记忆乐谱的每一个声音,再在琴键上一一找准每一个声音,全从声音尝试开始。修平从科学的严谨乐理程式手法入手,声音和琴键的一一对应是已经提前确定的,没有任何变化。在海钢琴弹就是了,混然不知,与钢琴融为一体,他在大自然中领悟,他主宰钢琴,钢琴为仆。修平是要小心翼翼的戴上手套,不容一点亵渎,修平是在自家屏蔽自然安静的没有一点外音的专业琴房练习,以钢琴为主,自己是客,始终无法超越。海代表的是创造性的天才之路,修平代表的是重复无新意的后天之路。

丸山誉子,修平,海在弹琴时各自最需要什么?修平在意刻求的只是指法不出任何错误,完美复制,科学的毫无情感。丸山誉子需要坐在马桶上,手里捋着宠物的顺毛,至少她追求弹琴时心情的愉悦和享受,她的紧张也说明音乐对她的情感波动,她动情了!海习惯了森林里的无拘无束,干脆把鞋子脱了赤脚上阵进入状态,海不单动情了,更唤醒了自己的灵魂。从琴房到卫生间再到森林,人的情识越发放的开了,由此可见平时弹琴的环境很重要。

最关键的问题是小泽征尔比赛中断从头开始,一之濑海也中断了为什么?阿之野老师为什么把自己获奖的录音带要了回去?海为什么幻觉中看到钢琴名家无休止的向海索要自己的乐谱?海中断是因为自己无法名家的乐谱中摆脱出来,弹不出自己的风格,海却执拗的一定要弹出自己对乐谱的重新认识,弹出自己的风格,不惜中断比赛重新再来!在他看来比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属于自己的风格。阿之野老师要回自己的录音带也是担心海只知一味模仿录音,迷失了自己。幻觉中的名家是海发自内心读出看到的乐谱中名家的灵魂,他扫除幻像中一切名家的那一刻,也就是他读懂了乐谱后,真正再创造出自己原创的领悟的那一刻,那一刻他顿悟了!

修平得到了什么,海又得到了什么?又告诉了我们什么?修平得到了比赛第一名,还想着努力成为日本第一名钢琴家时,海失去了获奖资格,却得到阿之野老师的认可,直接绕开日本,要带海走向世界,相信每一个看完的同学对海的评价都会认同阿之野老师的观点。告诉了我们学习时不要生搬硬套,刻意模仿,而是要真正的热爱学习,快乐学习,要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要有自己对学习的体悟。

小泽征二的判断判断完全是来自理性吗?钢琴之森中海的觉醒却来自感性的个人领悟!为什么俩个人同样面对着乐谱,成功却来自二人不同的出发点,难道俩人的理解真的不同吗?请看禅宗和音乐的三重境界!禅宗第一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简单说第一层境界是人的感性经验的认识,山和水都是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得到的形象认识。第二层境界是理性抽象思维,是对感性认识的理论加工,我们得出了山的定义和水的定义。就像我们先用量角器测量出每一个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这只是感性认识。第二步就是我们完全用数学公式理性推论证明每一个三角形的和都是180度,不依赖任何感觉形象。第三层境界是直觉认识。我们从感性和理性都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我们就把它上升为公理,只要看到的图形是三角形,无论它大小,形状如何变化不同,我们不假思索就可以肯定它一定是三角形,同理我们先感觉到山和水,再抽象的理性定义山和水的概念,再直觉的把概念和实物一一对应!直觉是感性和理性的完美融合。小泽征二的判断不全是理性也是直觉的敏感,一之濑海的风格不单是自己的感性经验也是和乐谱直觉的完美契合,由此可见只纠结与感性和理性犹是皮相之谈,直觉的体悟才是合二为一的不二法门,小泽征尔与前三位比赛者与钢琴之森中修平,丸山誉子,海的相同点都是完全一样的乐谱,真正的胜利者都来自直觉体悟的敏睿者和再创者。乐谱完全相同,但乐谱的合谐旋律却又感性,理性,直觉的认识各有细微处的千差万别,毕竟人不是机器,不是需要单调无聊的重复,而是差别!

再讲一个钢琴趣事,著名的作曲家莫扎特小时候曾师从于伟大的作曲家海顿。有一次莫扎特对海顿说:

“老师,我能写一段曲子,您肯定弹奏不了。”

海顿不以为然地说:“怎么可能呢?”

莫扎特将自己写好的曲谱递给了海顿,海顿弹了一段时间后惊呼起来:

“这是什么曲子啊?当两只手分别在钢琴两端弹奏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呢?看来这个曲子是无法弹奏了!”

莫扎特却对老师说:“老师,让我试试。”

只见莫扎特在遇到键盘中间的音符时,便俯下身体,用鼻子弹了出来。海顿对此感慨不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莫扎特并不在卖弄自己,而是当创作乐曲时随着情感形象和理性认识的需要我们灵感来时创造出一个特别的双手无法同时完成从未见过的新音符时,我们考虑的不是固有的双手无法完成,而是要无条件的服从乐曲旋律的指引,一切皆有可能创造条件的完成这个必须要出现的新音符。

这即是一堂多媒体课,也是课文与动漫在音乐本质艺术哲学上的一场完美互证的盛宴!体味音乐的价值和个人风格的修炼过程的双重收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