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赤壁

2017-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百合花王博渝

        骄兵必败,这无疑是战争中最直接,最简明了的道理。官渡之战,袁绍就因为这亘古不变的真理被历史车轮无情碾压。而曹操“四两拨千斤”打败了袁绍,骄傲不可避免,失败也同样不可避免........

        建安十三年八月,刘表病死,蔡瑁等降操派立刘琮为荆州牧。只可惜蔡瑁等降操派掌控大权,促使刘琮不战而降。此时敏感的刘备觉察到了危险,于是从荆州逃离,往江夏逃去,正遇刘琦,可这只能作一时之需,为了曹操不来攻打江夏,诸葛亮一人前往江东孙权求助......

        诸葛亮一到,因他立场不同,孙权手下的谋士纷纷为一己之利而阻止孔明(诸葛亮的字)。只是孔明才高八斗,众谋士反而被孔明说的哑口无言。孔明一见孙权,便用激将法,可孙权之后又被张昭等降操派弄得犹豫不决。这时,吴国太让孙权想起了那句话: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周瑜说他只有主张,刚说完谋士进来让他降;战将进来让他战。晚上,周瑜对鲁肃说他决定投降,鲁肃惊讶的不行。但孔明随后以“大小乔”激周瑜,周瑜大怒,便要与曹操决一死战。周瑜要战,孙权同意,封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周瑜随后请诸葛亮谨(诸葛亮之兄)说服孔明来东吴,可没有成功,于是周瑜就想杀掉孔明。

    第二天,周瑜就要借曹操之手杀掉孔明,没有成功,就想杀刘备;时机已到,只因刘备身后有一个关羽,没有成功。孔明随后就让刘备在东南风起时派赵云接他,刘备答应 了。东吴这边,曹操写了一封信,周瑜看都没有看就和曹操打了起来,曹操大败。可周瑜并不满足,他还要除掉蔡瑁,张允。正好将干 诈降,周瑜就伪造一封蔡瑁,张允写的诈降信,使曹操杀了蔡瑁,张允。

        周瑜又以造箭为由,想除掉孔明,可孔明向鲁肃借了二十船,草把子千余等,向曹操“借箭”。曹操心中气闷,就让人去诈降,被周瑜识破,黄盖就献上苦肉计以迷惑曹操奸细。黄盖随后又让阚泽诈降,阚泽险些被曹操识破。东吴战将甘宁又诈降以迷惑蔡中,菜和——曹操派来诈降的人——二人。周瑜又请庞统来曹营使连环计,正好将干又来诈降。

    庞统被蒋干带到曹营施展连环计,忽然一人识破庞统之计,原来是徐庶。徐庶就要求庞统给他一个脱身的计谋,庞统一说,徐庶立马实施了。曹操看见徐庶走了,就设宴在大船上。新封水军都督毛玠,于禁就说船只已经准备完毕,焦触,张南就不自量力迎战,两人被杀。

      周瑜坐在山上,忽然吐血晕倒,被孔明识破,并用十六字——“药方”治好。孔明又让周瑜修筑一个“七星坛”来祭风,孔明每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可并无东南风。等到行动起来时,东南风大起。周瑜骇然,就让丁奉,徐盛二人去杀掉诸葛亮,可他已经被赵云接走了。周瑜只能把仗打完再说;他先让甘宁等人去乌林;再让黄盖等人各引战船三百只。

    孔明回到夏口之后,就让赵云,张飞,关羽守着曹操战败后会逃的路线。曹操此时还被蒙在鼓里,还等着黄盖的船只。还好程昱看出来是诈,曹操就让文聘去阻止。可是已经迟了,曹操大败,慌忙逃走。

      罗贯中是这样说的,是用了浓重的笔墨——八回的篇幅来描写的。可是在实际上,赤壁之战是一次普通的遭遇战,可有可无的遭遇战。同时,它的可疑之处也有很多,首先来确定赤壁之战的地方,就是湖北赤壁(蒲圻)赤壁;第二个是“文赤壁”:即苏东坡苏轼《前赤壁赋》中的黄州赤壁。在地点上,我认为“武赤壁”更可靠些。

    再来看看赤壁之战中的人物。最可疑的两个人物无非就是周瑜和鲁肃了。在《三国演义》“名著‘’中,周瑜是阴险奸诈度量小的人,鲁肃是一个平庸无能不懂事的平庸之辈。在正史上,周瑜不但气量大,而且还懂音乐,最让人羡慕的是周瑜情场,官场处处得意。情场,他得了江东美人之一(另一人是大乔)小乔;官场,虽然他年仅36岁,但是却官居水军大都督,偏将军,南郡太守,在几百年后的北宋,周瑜被追溢为平虏伯。关于周瑜,最家喻户晓的莫过于“曲有误,周郎顾“这句话了。周瑜即使在喝醉之后,也能听出来曲子的对错;一个“郎”字,更是突出了周瑜风流倜傥的特点。许多东吴女子为了使周瑜注意,就故意弹错曲子,使他转过头来。

        在正史上,鲁肃和《三国演义》中的鲁肃简直判若两人,有着天壤之别的差距:一个平庸无能;另一个可以与(正史上的)诸葛亮一比。最有力的证据莫过于鲁肃的“隆中对”了。大家对于诸葛亮与刘备的“隆中对”再也熟悉不过了,可是我们却不知道,“在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七年前,鲁肃就为了孙权做了“东吴版隆中对”——或称着“鲁肃版隆中对”——对刚刚接任江东基业并不服人心的孙权有很大的帮助,相当于鲁肃直接把今后要走的路铺好,孙权直接在上面走。在‘’正版隆中对‘’的七年之前,鲁肃就已经看出来荆州是块好地方,且刘表软弱且无能无法作为荆州牧。这样敏锐的政治眼光,比不上诸葛亮也比得上周瑜了。

    赤壁之战,有一个可疑的细节,船是谁烧的?在《三国演义》及《三国志·先主传》,《三国志·周瑜传》中说是孙刘联军烧的,而在《三国志·郭嘉传》,《三国志》在于是陈寿一个人写的,却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曹操打不过被别人烧船;第二种是曹军流行瘟疫,曹操自己把船烧掉。我认为,第二种比第一种要可靠些,第二种是有证明的:曹操战败之后,就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赤壁之战的规模。赤壁之战只是一场较大的战争,它的事件是这样的:建安十三年的十二月,曹操为了抢在刘备之前夺取江陵,就带领精兵五千以一日一夜三百里的速度追赶刘备。得到刘备大量军需之后,又顺流而下,遇到了孙刘联军,打了一场遭遇战,曹操大败。

        现在再转过头来,看看曹操为何失败。最重要的,不是气候问题,而是他过于狂妄,过于自大。他自从打败了袁绍之后,内心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些骄傲与自大的。曹操认为,刘备兵少,孙权少智,但他不知道,兔子急了还会咬人的,更何况刘备与孙权联合起来。按《三国演义》,曹操也同样自大,他认为他的水军可以打过周瑜的水军,而不扬长避短——用他的陆军去打周瑜的陆军。正是这样的“自信”让曹操必败无疑。

        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曹操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他老了,而孙刘联军的将领的平均年龄才三十四岁,曹操五十四岁。三十四岁打败了五十四岁,少的打败了老的。这大概也是曹操失败的原因吧。

        赤壁之战,疑云重重;是非真假,难以分辨。但它却是完美诠释了四个字:骄兵必败。赤壁,同时也决定了三分天下,三分天下的故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