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风情思维导图为心安而写

谈教育教学中的导心术

2018-12-11  本文已影响13人  简墨白

借孩子的心绪、心向、心序施教
这三个小故事里有我描画的教育原、教育构象、教育构型和教育发展,听完之后,您会在脑海中浮现它们的具象,能用画笔描绘出来,哪怕是写意的,所以,我一定要跟您讲的,您也是一定要听的。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孩子,也是一个教育故事
记得在当班主任的时候,我班有个学生叫龙龙,那时我特别希望他快乐起来。
龙龙是我的学生,初一年级,才十二岁 , 他聪明而有悟性。可是,我见到他的第一面,心里面竟然“咯噔”一下:原本应该清澈如水的眼睛里为什么搀杂有太多的混浊和迷茫?为了早日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与他进行了第一次谈话:
“家里都有什么人啊?”
“没有什么人。”
“没有什么人?”
“那你回家时自己做饭吃吗?”
“不是,老家来个奶奶。”
“你跟奶奶一起生活?”
“不是,还有他的儿子。”
“谁的儿子?”
“奶奶的儿子,也就是我的爸爸。”
“奶奶、爸爸,还有你,你们三个人生活在一起?”
“还有一个,我管她叫妈。”
……这是个十二岁的孩子么?从他原本应该清澈如水的眼睛里我真的看到有太多的混浊和迷茫,从他稚气未脱的语调里我听出了“少年老成”的恨意。我是他的班主任,我断定这个孩子是个有特殊“故事” 的孩子。

再后来,他吸烟被我抓到,我们又进行了一次对话:
“爸爸的工作是什么?”
“军人,副团”
“妈妈的工作是什么?”
“不清楚。”
“奶奶只给你做饭吃么?”
“不是,还给她自己做,我不喜欢吃她做的饭,难吃死了。”
“你吸烟,家长知道吗?”
“知道,他们不允许,可是,我就要吸烟,就是要惹他们生气;我还不完成作业,他们更生气了,气死他们。”
“为什么这样做?”
“没有为什么,他们生气我高兴。”
“什么事情让你伤心了?”
“我不想做的,他们偏让我做,我不做就打我。”
“举个例子好吗?”
“昨天,他们让我穿毛衣,我不想穿,我知道冷暖,没有穿,他们就打我。”
“还有一次,我去厨房盛汤,不小心洒了。我不是故意的,他们说我什么都做不了,我不服气,顶撞了他们,最后我就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多了,我跟他们说,‘打死我算了’,可他们偏不打死我。……”
两次对话,孩子对家庭成员的漠视和记恨,溢于言表,如何从“恨”字中把孩子解救出来,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这次,我没有过多地与他交谈,也没有站在成年人角度上对孩子进行指责,没有站在道义的高度上对孩子进行说教,我留给了他这样的话:这件事情没有结束,吸烟问题没有解决,等有时间再找你,我有问题要问你。他扔过来俩字:“随便”。口气生硬,令人难以接受。
我在怀疑:他真的是十二岁吗?通过两次谈话,我决定对他进行“因材施教”。这次,我抱定了一个信心:我要让他主动找我,并且要让他自己坦白心境。消除“抵触和记恨”。
时间在飞快流逝,一周过去了,我匆匆上课,匆匆判作业……。
他终于找到我:“老师您什么时候……?”我“匆匆的”顺势答道:“忙忙,没有办法”。
两周过去了,我仍然在“忙”,为好学生、差学生、为其他同学忙,为班里的杂务忙;忙讲课、忙备课,忙判作业,就是不为他“忙”,对他没有要求,没有指责和批评,没有正面的管教,好像忽略了他的存在,但绝对没有“孤立”他的含义在里面,只有我内心的暗中观察。
这些天里,我发现他故意吸烟让我看到,故意在办公室附近大声喧哗让我听到他的声音,放学故意延长在教室里的时间让我注意到。但每次我都是无心地说一句:吸烟是错的,大声喧哗违反了纪律,放学时间到了,该回家了。总之,对他是“轻描淡写”,“漠然置之”……
因为,我明白:孩子的种种行为都证明他非常在乎老师的态度,在他蛮横无理的背后是渴望向上和努力的心态,是在故意提醒我:怎么还不问问题?……
终于,在第五周的星期四,我们两个有了单独谈话的机会,这天,我不很忙,他看到了我在独自听音乐,主动进了办公室。
“老师,您在听音乐?”
“对呀,你也听听。哦,有什么事情么?”
“您不是说,有时间……”
“噢,你看老师这个记性,对不起。”
我迅速摘下“耳机”,找出早已准备好的“问题”。
问题一:你在 0--12 岁生过病吗?
“这个……,不记得,反正我住过院。“
“能详细说说么?”
“不说了,您问这个干什么呀?”
“噢,有个情况调查表要填,你不说就算了。”
问题二:在成长过程中你记忆最深刻、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呢?
“老师,那您先说说成么?”
“可以呀。”
“……”
“那我也说说,五岁之前,我记不大准,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吧,
记忆最深的是刚开始报到的时候,是他们(爸爸、妈妈)陪我一起去的……”
“他们指的是谁?”我插言道。
“爸爸和妈妈。”他看了我一眼解释说,然后继续说道,“给我买了新书包,新铅笔盒,还有满盒的铅笔,还记得书包带子太长了,绊了一个跟头。爸爸、妈妈同时上前抱起了我的那个情景……说到这里,我看到了孩子眼睛里闪过了一丝清亮,这样的眼神才是十二岁孩子应该有的眼神。这个眼神是澄清的世界,是嫩绿的春天。我没有打断他,他继续他的回忆。
“我的成绩,可好了,真的,总考一百分。妈妈带我吃‘麦当劳’,爸爸带我去滑冰。真的好高兴。……后来,我上了四年级,报了好几个课外班,有英语和奥数,您不知道,外面的班可乱了,我逐渐也参与到了上课说话,不注意听讲,不服从管教的行列。再后来,在五年
级的一次考试中,我的数学成绩得了68分,这个分数可是个要命的分数。记得那次,爸爸狠狠地打了我,当时好可怕,……算了,不说了。总之,以后‘就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我也习惯了,我就想,打不死我就先活着。”
我没有说话,我看到他的眼睛红了,眼睛里充满了委屈和无助。他不再说话,他的眼睛在躲避我。这时,我好像看到了一颗无助而又在苦苦挣扎、颤动着的心,他泣不成声。很久,他止住了哭泣。“老师,我不快乐。”他哽咽着说道。“老师,我现在感觉到轻松多了。因为我可以对着您哭了,我好久没有真哭了。真的,我心里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感觉,我就管这种感觉叫‘轻松快乐’吧。“老师,实际上,我也不喜欢吸烟,吸烟不舒服”。过了很久,他平静下来,小声地说了一句:“老师,您费心了。”他像一只鸟儿,飞出了我的办公室,同时从空中飘来了一句:“谢谢老师”
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他眼睛里肯定会洋溢着快乐、清朗和纯净,那才本应该是属于十二岁孩子的眼神。后来,我的期望变成了现实,他通过高考考上了天津大学。这个孩子的故事告诉我教育教学需要研究学生的“心序”指向,并顺势诱之。
我随感而有一文所托: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如芦苇。根者,情也。情之为物,虚幻而未形。从这个故事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教育是寓有形于无形的。”

这是一个会思考的孩子,也是一个教学故事
那年我任初一语文老师,我的名册里有了一个叫宁宁的学生。这个学生很有特点,聪慧灵透,写的文章很有立体感,有强烈的求知欲。语文课文里的每一篇文章他都能够有理、有据地质疑出有深度的问题。这个孩子的出色表现引起了我的注意。教师的第六感告诉我:这是一个理性而智慧的孩子。
我决定,顺势而教、重点关注、从语文视角规划他三年的学习习惯。遇到这个这个学生,我知道了我的“语文授课体系”有了用武之地。这个体系由四个模块组成,分别是“每天一句”;“每课一得”;“每测一总”;“一疑多解,疑解辨析”。四个模块构成了我的教学体系。
以第一模块为例略微解释一下:
“每天一句”模块:每天每个同学要求从“听、说、读、写、思、析、疑”角度整理出一个卡片。即“听一句有意义的话”;“学说一句别人的话”;“读一句书上的话”;“写一句自己的话”(要求用上语文知识);“思考一句自己认为值得思考的话”;“分析一句自己认为值得分析的句子”;“质疑一句自己认为不合理的语言表述,并写出分析……”
以宁宁同学整理的卡片为例:
听: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说:如果你荒废了时间,那么时间也会荒废了你,金钱也是如此。
读: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写:雨后的天空,清净明澈,显得格外高远。
思:志不强者志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析:葡萄树断了,深深刺痛了我的心,那绿色的树叶(汁液)一滴一滴往下滴,像是血,像是泪。
分析:这句话描写了的葡萄树断了时的心情,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我的伤感。
疑:读《盘古开天辟地》
(1)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来一把大板斧……
质疑:人类出现之前,这么黑的环境里哪儿来的“大板斧”?
(2)睁开眼睛一看:啊呀!……
质疑:“啊呀”二字是语言还是心理描写?到底指什么?
(3)推算的结果,说是有九万里那么长。
质疑:他如果撑天,那他身子太长了,如果他撑宇宙,那他的身子又太短了他怎样“撑”?
(4)……总之一句话:他的筋脉变成了道路……
质疑:道路给谁走?那时还没有动物哪!
(其余三个模块也分别有具体的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习能力,拓展思维,在此不再解释)。
宁宁的每个质疑都会引起班里的小小波动,质疑的问题是天马行空、散而无序,甚至不着边际。但是,这个学生能够依据其他学生零星碎片的解答,整理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并给予论证。逻辑思维之清晰超出了同龄的学生。我对他给予了特别关注。对他提出的每一次质疑我都认真对待,对他的每一个答案我都争取让他整理出思路且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
记得在学习《海燕》的时候,宁宁同学提出了海燕、海鸥、企鹅是否可以生活在同一时空?这是文学作品,宁宁却是用理性的思维在思考!针对这个问题,我建立了以宁宁为组长的“问题探究小组”,让他们去讨教于生物老师、地理老师,求助于手头资料、网上查阅相关信息。我也参与其中,跟他们一起讨论、分析、总结。经过将近两周的努力,孩子们探究出了语文以外的知识,丰富了自己的学习生活。同时,我也告诉了宁宁这样的道理:语文学习有语文的思维视角,且有语文的专业知识做背景;理工科的学习有理工科的视角,并有专业知识作支撑。语言类的学习是基础性的学习,语文学科是各学科的基础。各学科的学习不是割裂开的,有一个词叫“通识”,有一种教育叫“通识教育”……经过一次次的实践质疑、质疑实践,宁宁通过一年的语文学习,知道了在实践探索中学习语文知识,在理科学习中寻找语文的影子,在后来的学习中他真的成了“全才”,再后来,这个学生考上了哈工大。
这个孩子的表现告诉我:教育教学需要研究学生的“思序”流程,并顺势导之。
我也随即有一比,“飘似羽,逸如纱,秋来飞絮入天涯”——如蒲公英。
从这个小故事里我又知道了原来“教育是寓无形于有形的。”

这是一个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孩子,也是一个教育教学故事
这是小学二年级的小同学,叫豆豆,我是他的专题课老师。在一次上课的时候,为了保证学生注意力集中,课上我多次明确课堂纪律要求。可是这一次我发现,在讲课的过程中,豆豆总是悄悄地把手伸进桌洞,眼睛却还看着我。我表情严肃地盯着他,用眼睛制止了他的小动作。他的双手放在桌洞里,眼睛呆呆地看着我,坐在位子上一动不动。我认为,这个表情说明他读懂了我眼神的含义。我继续讲课,不再关注他。可是,当我再次把眼神投向他的时候,他竟然在那里专注地做手工——几朵白色的云彩已经在桌子上了,而且手里还在继续……我停止了讲课,全班的眼神也随着我的眼神一起投向了他,而他自己竟浑然不知,我用手势制止了班里其他孩子的提醒,但没有完全止住,一个孩子高声提醒了他。这时,他胆怯地站了起来。
“老师,……”
“为什么要在我的课上做手工啊?是手工老师急着收作品吗?”我问道。
“不是……”
“那是什么原因呢?”
“……”不回答,要哭的表情。
“好吧,你坐下。”我想这次总该知道错了吧,肯定也不会再做手工了。
我继续我的授课。
“老师,他又在剪纸了”。一个学生打断了我的讲课。
……
我来到豆豆同学的身边,拿起了他的手工作品,我们之间有了这样的对话:
我:“这朵云最漂亮,你看剪的线条流畅很有动感,谁教你剪纸的,剪的这样好?”
豆豆:“是妈妈,妈妈剪的更好,还会剪小鸟呢!”
我:“哦,妈妈喜欢你在上课的时间段里剪纸吗?”
豆豆:(沉默)“老师,我跟您说个秘密,不能让其他人听见。”他踮着脚一定要我蹲下来。
豆豆:“老师,明天是爸爸、妈妈的十周年结婚纪念日。我要给他们惊喜,我不能在家里做,只能在学校做了。现在是最后一节课了,放学爸爸就会来接我,我没时间啦……”下课后,我没有离开教室,而是跟他一起完成了作品“彩云飞”:三朵由红、白、蓝三色的云朵组成的飞云造型。他说,妈妈喜欢白色,爸爸喜欢蓝色,自己喜欢的是红色……
后来这个孩子在我的课上表现得相当出色。
这个故事告诉我,教育教学还要研究孩子的“心象”所显,并析(分析)而理(顺势而导)之。
我随口吟起了美诗:“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从这个故事里,我懂得了原来“教育是寓于有形无形间”的道理。
三个散落的教育教学小故事让我重新梳理了教育历程,所有的教育思绪如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飘逸在浩渺的记忆空间。
睁开眼睛,三个小故事仍寄存在记忆的维度,似那无影书,想看无痕,想思无形。只是三个散落的小故事,故事里有一颗爱心,一份衷情,一双发现的眼睛。
……我想,平凡琐碎的生活中有的是零零散散的话语,但在我这里已经成了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去而无形的话语组合成了交响曲,舞动着曼妙的幻影,落地有声的语句镌刻出了多姿多彩的人生图形。渐渐地,“心谜”终于揭开了:
一直探索的教育,其实真的很简单,呵呵,谜底就是“型心”的过程,“型意”历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