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205】如果可以,就做一个“无情”的家长吧
可怜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小的作文里就这样写,但也一直纳闷,为什么会可怜呢?难道一定要可怜吗?
1.太多家长喜欢将自己未实现的人生理想,施加到孩子身上。
比如,正因为我们没读多少书啊,所以你们一定要多读书啊;正因为我们没赚钱啊,所以你们一定要赚大钱啊;正因为我们没什么本事啊,所以你们一定要争气啊……乍一听,父母对我们寄予了厚望,好感动。仔细想想,这里的因果逻辑关系真的成立吗?
和人生理想一道的,还有人生焦虑、有虚荣攀比、有死要面子活受罪等等,一并加压到孩子身上。
为什么一定要由父母来决定孩子的人生,而不是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呢?有人说,孩子小,不能明辨是非,但事实上孩子的学习能力,已经越来越超乎我们的想象,你觉得他可能不懂的事,没准Ta还比你想得通透明白呢!
孩子更多地需要父母的引导,而不是父母的干涉。中国式家庭教育,就没有美国式来得界限分明。18岁以前,我有义务抚养你,18岁以后,请自己养活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无情”指的是,在小孩不求助的情况下,不给予主动帮助,从学步时的摔跤开始,引导TA自己爬起来;在孩子无道德和犯法情况下,不施加原则性干涉;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勤劳和双手,去创造自己想要的未来;在面临重要抉择面前,告诉孩子利弊,让孩子学会自己选答案,并让TA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2.太多家长,眼里除了孩子,就完全没有了自己的生活
眼里死死盯着,生怕哪一个瞬间不在自己掌控范围内,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活要盯着,有没有不学习去恋爱啊,有没有沉迷于玩游戏啊,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有没有完成啊,题目做错了没有啊,有没有晚上出去和朋友浪啊,等等。
越来越多的新闻显示,家长陪读、家长辅导作业、家长为学生操碎了心、怄出了内伤,气出了病。
是“可怜”选择了家长,还是家长们自己选择了“可怜”?
家长言传身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家教。父母想要孩子爱看书,自己却在玩手机?父母想要孩子脾气好,却对伴侣大吼大叫?父母想要孩子有出息,自己却浑浑噩噩懒懒散散?父母想要孩子懂礼貌受欢迎,自己却动不动出口成章问候别人全家?怎么可能呢?
如果你的眼睛只盯着孩子,就没有精力盯着自己。
你自己的言行举止合适吗?你自己够积极够进取吗?你自己是一个合格的家庭角色、优秀的个人吗?
3.尊重是靠界限赢来的,亲密也是。如果可以,做一个“无情”的家长。
课堂学习是孩子的主场,让TA自己像个将军一样厮杀;生活历练是孩子的课题,放手放心才能让他们成长成才。
你只用,做好你自己。尽兴地跳着你的广场舞,兴奋地踩着你的迪斯科,精神地打着你的球,静静地看着你的书,专心地学着你的新技能,热心地探索你的新世界……
你会发现,孩子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你的影响,学会了行动的自觉。
“无情”的家长,更容易让家庭成员各就各位。
看起“无情”却有情,保持同子女的界限,做好自己,让自己幸福快乐!
也许只有“无情”,才给自己最爱的子女以充分的自由和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