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社:疑古派之惑1
疑古派为什总能提出“毁三观”的历史观点?如何客观公正的记录历史,并传承后世?这是史官的责任。如何将传承下来的材料整理编撰,以供今人之资鉴?这是历史学家的责任。史家包括但不限于官方学者。当后学发觉前人所录一事两说的时候,出现了“疑古派”,以辨别古史真伪为治学目的,又称作“古史辨派”。
疑古思潮古以有之,先秦诸子有名言如《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对于文献记载,不能全信也不能全然不信,这是一种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辩证思维。然则那些可信?那些不可信?这需要专业的学术修养来论证。唐代的刘知己在《史通》中提出:史学家应具史才、史学与史识。
史才,不仅仅是说个人先天才具,更具体的指向是辞章之学。有见识而无文采的史家,只能像是茶壶里煮饺子。而这种文采又不能追求文学修饰浮夸之风,需得以简洁、明晰、准确的文字来表达。
史学,是作为史家必须熟知的历史专业知识存在。如果说一个人的“史才”有赖于天赋,则史学和史识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学习得以提升。史学以博学多识为要点,具备前两者尚算是合格,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史家,全赖见识的深浅。先有学,而后有识,二者相辅相成,不能 “以论代史”,而要“论从史出”。
大约是清代史家三才具备,而“心术”上除了问题。故此章学诚在“史家三才”之外另加一“史德”,史家要以“直书”为德,不媚权贵,不阿威严,大有孟夫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情怀。忠实于历史,实事求是,信则传信,疑则传疑,不作伪史,不证伪事。
诚如是哉,泱泱中华不当有伪史、伪事、伪书传世,很显然道德标准高了跟不设标准没什么两样,反正没人能做到,我们不应该将客观存在的时期归过于前人的心术和史德上面。这是对自己言论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前辈史家的不负责任,很多时期是客观存在的。
伪书以官方权威认定的经典传世,伪事以圣人之言论立证,伪史辨已经成了今人无法绕开的话题。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是与历史故事有着本质区别的,虽然都是在讲述过往。历史强调的是“历”,是先民切切实实经历过的事情,必须有客观可信的依据作为支撑。而历史故事如同神话传说、童话寓言一般,可以通过想象力来完成。前者在讲事实,后者在论道理。二者之间的分别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