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从毒气到癌症治疗药物的开端
“有些人会得普通的感冒,只是我们的感冒非常严重。” 这句话是波兰纪录影片《化疗的故事》中一位癌症病人所说,豁达的态度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而往往在医院的病房里,人们似乎更能理解生命的真实性。
面对癌症,大多数的病人会在不久之后离开这个世界,最好的医生对此也没有什么办法,或许从送走第1个病人直到送走第100个病人后,那个医生才会从最初的难以接受,变成偶尔的坐在医院里发一发呆,然后回头继续照顾病人,心中唯一期盼的则是有更好的方式治好癌症。
目前对于癌症的治疗,有一种较为常规的手段叫化疗,全称是化学药物治疗,通过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来杀灭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从毒气开始的启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难,其中包括非常规战中出现的杀伤性武器芥子气。芥子气因具有挥发性,有像芥末的味道而得名,被它杀死或致残的人不胜其数,把芥子气用作化学武器,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茨·哈伯一生的污点,他曾经辩解说将芥子气用于战争,是为了更快的结束战争。无论如何辩解,这种说辞都过于苍白,与科学的人文价值背道而驰。但是客观上,虽然芥子气在战场上作为毒剂使用而声名狼藉,但也是因为战争,人们才偶然间发现芥子气会对身体组织中的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启发了人类在医学方面的研究。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人们重新开始了化学武器的研究,因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承担对它们的性能一无所知,即便是不主动使用,也要有应对其可能带来巨大损失的准备。当时战场上有一次芥子气泄露事件,吸入毒气的士兵们被检出白细胞显著减少。如果这个发现并非是偶然,那么氮芥可以降低白细胞的数量,同时也提示它能抑制住白血病、或者淋巴癌里过多的白细胞。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两位顶尖药理学专家,Alfred Gilman和Louis Goodman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由于芥子气非常不稳定,于是他们采用了化学手段,把气体变成了更加稳定的化合物氮芥。当在患淋巴癌的老鼠身上给予氮芥后,肿块真地缩小了,这是以前从未看见过的现象。这个结果让人振奋,从毒气到药物,一种是杀人的工具,一种是救命的稻草,不由让人感叹命运的神奇。1949年,氮芥成为第一个被FDA批准的抗肿瘤药物。
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
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很好理解,本质是破坏细胞的周期,从而让细胞死亡。细胞周期(cell cycle)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
① G1期,是DNA合成的前期,这一时期主要合成RNA和核糖体,细胞会明显变大。
② S期,是DNA合成期,这一时期主要合成DNA、蛋白和酶。
③ G2期,是DNA合成后期,这一时期主要合成RNA和微管蛋白,为有丝分裂做准备。
④ M期,是有丝分裂期,这一时期是细胞分裂的连续过程。
⑤ G0期,是静止期,这一时期细胞长期处于静止的非增殖状态。
化疗药物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种是周期特异性药物,对上述某一特定时期的癌细胞进行攻击,比如替吉奥等(S期)、依托泊苷等(M期),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其杀伤作用。第二种是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是对上述任一时期都可以起作用的药物,比如铂类化疗药物,一般能够快速杀死癌细胞,杀伤能力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事实上,化疗药物放到现在也不是一种很好的癌症治疗手段,因为它会伤害正常的细胞,在过去的化疗历史上,早期死于消化道并发症或副作用的患者数量很高,而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后,患者还要面临一段时期的停药,又会影响癌症的治疗。
一种新癌症治疗策略的诞生
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开始寻找一些更好的治疗策略,假如能找到一种方法,让药物只去攻击癌细胞而放过正常的细胞,肯定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关键是能找到癌细胞的靶点。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是这个想法的产生到实践,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1956年,Peter Nowell从海军退役回到故乡费城后,他加入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病理系,主攻白血病和淋巴瘤的研究。不久,他在观察被别人忽略的染色体时,偶然发现在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患者的癌细胞中,第22号染色体明显要更短。这种发现意味着22号染色体异常可能是真正的致病原因。
费城染色体的发现者之一Peter NowellPeter Nowell随后在7名白血病的患者体内,发现都带有短小的22号染色体,表明遗传变异是这类特殊癌症发生的关键原因之一。科学界为了表彰这一重要发现,将这种异常的22号染色体命名为“费城染色体”。费城染色体的发现是白血病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并不能解释白血病的患病机制,只能算是开始。
直到1983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与Erasmus大学的学者们发现,22号染色体之所以变短,是因为发生了染色体异位,9号染色体上的Abl基因,与22号染色体上的BCR基因发生了融合,产生了一个新的BCR-Abl融合基因,它会编码出一种奇特的酪氨酸激酶,导致细胞不受控的分裂,引起癌症。有了这个致病机制和独特的酶基因发现,才为新药物的研发打下了基础。
经过复杂的设计与修饰,终于研发出了一种只要有细胞表达出BCR-Abl蛋白,其生长就会被抑制的药物,后来被批准上市,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格列卫,救了不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从1960年发现费城染色体,到靶向药物格列卫上市,经历了41年,可见新型药物研发过程的不容易,但好在也因此开启了靶向药物研发的新时代。
靶向药物作用机制
从名字上就很容易明白,靶向药物是作用于癌细胞特定靶点的药物,这类药物可以定向攻击靶子。而这个所谓的靶子,实际上就是癌细胞有、但正常细胞没有的稀有基因突变,借此专一性的杀死癌细胞,却不会或者比较少伤害正常细胞。
只不过,由于癌症的异质性,癌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会经过多次分裂增殖,其子细胞呈现出分子生物学或基因方面的改变,从而使癌细胞的生长速度、侵袭能力、对药物的敏感性、预后等各方面产生差异。用最简单的话说,没有一种癌症是相同的,不是每个癌症病人都有已知靶向药针对的特定基因突变位点。
靶向药虽然效果比化疗药更好一些,但是价格高昂,一般的家庭难以负担(有资料显示:靶向药物一年治疗费用可能高达30万~40万元)。但是也千万不要以为癌症患者家里有钱,身上发现特殊突变,就可以靠吃上靶向药来一直延续生命,主要是因为癌症患者会产生耐药。多数恶性癌症患者服用靶向药后,半年左右就会大概率的出现耐药,当耐药出现之后,只能换另外的靶向药继续使用,直到癌症不可收拾。
如果要说靶向药和化疗药的区别,传统的化疗药是“不分敌我”,对于正常细胞和癌细胞都有杀伤作用,通俗的说法是“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而靶向药物则是针对性地杀伤癌细胞,更像是“宁可错过也不错杀”,只适用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也因此,使用靶向药物前,通常需要事先进行基因检测,根据是否有基因突变,决定其使用。比如:发现EGFR突变,推荐EGFR靶向药物;发现ALK基因融合,推荐ALK靶向药物。
使用靶向药时,会面临一个常见的问题。有患者做了基因检测,但是没有发现基因突变,怎么回事?是不是需要进行全基因组检测?
任何癌症都有基因突变,绝无例外。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只是因为靶向用药的基因检测,通常只检测医生感兴趣的目标突变,并不检测全部基因,比如肺癌常用的靶向药,针对的也就百十个特殊突变而已。如果换用全基因组检测,肯定会发现其他突变,但是那些突变没有对应的靶向药物,医生根本不会去看,可以说是即便检测了更多的基因也没有意义,患者也因此并不需要选择价格更贵的全基因组测序。
化疗药物到靶向药物,尽管仍然没有达到治愈癌症的目标,许多人也还用不起靶向药,但这毫无疑问是癌症治疗史上的进步。
得了癌症,几乎意味着是生命的最后一段路程,但生命的每一天都可能与众不同,因而不管还剩几天,都值得活。为了这个值得,期盼癌症更好的治疗方式会在未来出现。
参考文献
[1] 记者 刘永生.一次意外事件,开启了癌症的化疗时代 《大河网》 2013年05月14日
[2] 龙秀玲.第一个癌症化疗药物的发现.[J].中华医史杂志,2003 , 33 (3) :166-166
[3] 林健, 卜一珊.分子抗癌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J].天津药学, 2005 , 17 (2) :60-62
[4] 钟裕国, 博骍. 主动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J].中国药房,1997 (4) :183-184
[5] 周彩存, 邓沁芳. 肺癌分子靶向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J].当代医学, 2011, 17 (24) :138-140
[6] 格列卫诞生记:难以复制的抗癌奇迹. 药明康德(WuXiAppTecChina)
原创作品,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有事联系,请发Email:19299177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