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为你点赞想法读书

请赴喜席

2023-10-25  本文已影响0人  秋窗以北春野以南

下月五号是我的婚礼,特意选了周日。

几天前,我妈让我算好我这边的人数,然后汇报给她,以便确定桌数。她还特嘱,邀请时,别问是否前来参加,如此询问的语气显得略缺诚意,直接让其过来即可。

于是今天,我把微信好友列表翻了个遍,把想叫的人通通叫了个遍。

被邀者大致分为三类:以前亲密而今依然亲密者;以前亲密而今疏远者;从未亲密者(和这类人通常有一位共同好友,以前被迫一起玩)。

我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对于异地的被邀者(同地的因距离过近,不在考虑范围),关系亲近或从未亲近的这两类人,他们的回复确定性较高(来就是来,不来就是不来),反而是第二类人,即现在关系不温不火的群体,都给了较为模糊的回复。

比如,关系亲密者,哪怕需要舟车劳顿,也一口应邀,而有些路途实在遥远,耗财耗时的,则在寒暄过后当场表明自己无法前来并为之惋惜;关系不亲密者,则以各种理由婉拒。这两类人的回复可谓清晰明了。

反倒是关系不温不火者,往往以“到时再看看”、“如果到时无其他事的话……”、“让我和我老公(老婆)商量一下”为辞,令人摸不着头脑。

我老婆说,这样的回复实则接近婉拒,一来,我们的婚礼择在周日,且一日三餐皆有摆席,甚至周六便可前来用餐;二来,距离我们的婚礼只有两周了,能有什么事会导致他们迟迟确定不下来的呢?

总之,亲疏度与回复确定性的关系,能用一条U型曲线来表示,前者作横轴,后者作纵轴,想来挺有意思。

我跟我妈说,大概来30人,实到估计不足一半,凡不确定的人,容我过阵子再问一次。我妈说,没必要,千万别问,不礼貌。我说,那我如何知道实到人数?

这时,老婆立马说道,你妈是对的,别去问,一来,真正把你的婚礼放在心上的人,一定会主动给你答复,到最后也无答复的,也不值得你再去问,因为他们压根没想来,你再问反倒显得自讨没趣。目前,你只要上报一个最大值即可,顶多就是到时会空一两桌。

我寻思这话有理,便这么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