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情感暴力》读书笔记

2017-07-22  本文已影响0人  芙夫

别让你的爱变成刀子,也别让别人的爱伤害你。——题记

 

说实话,我不喜欢这个书名,因向来对“暴力”一词避而远之。但书封右下角的这两行小字(即题记)却打动了我,也许是爱这个主题过于能让人产生共鸣的缘故。本书作者序之外有序章,另还有五章加后记。从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和受害者两个角度,利用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之间比较分析的方法,详细阐明了情感暴力的概念、外在表现、心理机制,受害者的内心世界以及与情感暴力作斗争的方法。看完前三分之一还觉得没写什么特别深刻的东西,看到近一半时为之吸引,并开始觉得作者有料。当看到最后一章,作者写道——只要有自信和勇气,人就可以发挥自己的力量。不管最后是否失败,“这样的人更有诚意,有活着的样子”,这才是正确的生活方式——我在这段话后打了三颗星,作了两次标记,对作者执有的生活态度极为感佩。纵观全书,最大的特色是作者言语中流露出来的人性的温暖,那种关照那种体贴那种设身处地建议,像是在与自己对话鼓励自己一样。关于这个特色,我会在文尾专门分列以示读者。不过首先我们还是来关心书中值得一读的观点,因为不管你身处其中还是置身事外,学习心理学知识本身是不会错的。

日本作者加藤谛三在序中说到:

最理想的父母,是真心爱护子女的父母。

其次,是不爱子女自己也意识到这件事的父母。

最坏的,则是并不爱自己的孩子,却认为自己深爱着子女的父母。

当然比最坏更恶劣的就是,在情绪上虐待子女,却深信自己是爱着他们的父母。这样的父母常常以爱的名义对孩子实行情感暴力。

类似这样的情感暴力,并不只局限于亲子关系,夫妻之间、朋友之间,乃至公共场所中随处可见。

作者强调本书所说的情感暴力是指拥有迎合型人格障碍的情感暴力,亦即隐藏自己的敌意和攻击性,用爱的语言去束缚、虐待、折磨对方,包括善意的操控、情感威胁、虐爱、神经性的爱情渴望等。

什么是善意的操控呢?

有一种人,表面上并没有做什么冒犯别人的事,也没说什么冒犯别人的话,甚至看上去很有礼貌,做事也周到。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和这样的人在一起的时候并不会心情愉悦,反而会觉得很累。这样的人绝对不会和人起正面冲突,但是话语中总是透露着批判、攻击、控制、要求等等。这就是所谓的间接性攻击,也称防御性攻击。

他们总是说:“只要你觉得幸福,我可以接受。”实际上,却在默默地用这句话控制对方,给对方的心上上枷锁。有时候,这句话的背后还隐藏着满满的敌意。表面上是“只要你觉得幸福,我可以接受”,但是背后隐藏的是“只要我幸福,你变怎样我都无所谓”。

但是,无论是说的人,还是听的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件事,只是常常会觉得无法和对方坦然相处。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总会觉得很沉重。

这里说的“善意的操控”就是这么一回事。以善意为名,控制对方的内心。被控制的一方明明是受到了对方的“攻击”,却往往难以抗议。

 

作者探究自卑的产生、“人生倦怠”的因果,以及人们为什么会失去求生欲,得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被“隐藏的虐待狂”所虐待。

 

“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这句看似充满爱的话里,隐藏着的是憎恨。这样举着爱的名义的憎恨和恐怖主义所怀有的憎恨有共通之处。

总而言之,会说这种话的父母,有施虐倾向。话说得再好听,也只是为了隐藏施虐的意图。

会用道德绑架别人的人其实是在追求权力。一面说着充满爱的话语,一面掌控对方。这种行为用卡伦·霍妮的话讲就是:“爱,是施虐者的伪装。”“爱”只是为了支配对方而找的借口,是为了让对方成为自己的奴隶而做的伪装。但让人感到更畏惧的是,这些伪装者本人并非有意而为。也就是说,很多父母意识不到自己正在用爱将孩子变成自己的奴隶。

“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这句话,本质上是希望孩子能让“我”幸福,希望孩子觉得能有“我”这样的父母是何其幸运。表面上看并没有对孩子要求什么,实际上却给孩子的心扣上了一把大锁。 这种话会让孩子觉得沉重,不知该如何是好。总是听到这种话,渐渐地孩子会失去生活的勇气。然后,曾经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会对身边的人怀有敌意,总是害怕别人说的话,就算是真的出于好心的话也会倍感压力,就算对方没有向自己施加压力,也会感受到压力等等。

于是,不管谁说的话都会感到害怕、畏惧,就算是来自善意的人的话也会觉得害怕。这就变成了这个人的情感习惯。这样的话,他和谁在一起都没办法放松,和谁在一起都觉得不愉快,进而让生活本身都变得不愉快。我把这个称作“情感习惯病”。对身体不好的是生活习惯,对心不好的就是这种情感习惯。

说这种话(“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的母亲的心理和爱以恩人自居的人的心理很像。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掌控欲和自我缺失”:两者都是想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都拥有隐藏的“支配欲”;两者都是自我缺失的人,都没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就算为人父母,仍然残留着孩提时代的强烈依赖心理。

如果孩子没有直接接受父亲的那句“我怎样都可以”所表达的表面意思,就会受到惩罚。因为父亲不会承认这句话之下隐藏的自我中心性。但是社交能力需要能够正确识别对方没有在语言上表达出来的东西。遭受家长情感暴力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就算拼死努力,也很难变得幸福,也没办法和人真正亲近起来。这样的人会失去爱人的能力、失去享受生活的能力,对所有的事情都会感到厌倦。

虐待倾向最容易在绝望的土壤中成长,“绝望的痛苦会把这个人变成有毒的人。” 情感暴力的受害者最容易感染这种绝望,他会渐渐失去“生活的乐趣需要由自己创造”这一生存原点。 活着失去乐趣会怎样?只好一个人躲进内心的世界里(这就是现今的日本有很多足不出户的宅男宅女的原因之一)。

因为自己情绪上的问题,虐待狂看到对方的痛苦才能感受到活着的意义。而且没有什么比利用别人让自己的世界变生动或救赎自己更有效的办法。所以治愈自己心中创伤最容易的办法就是这样去控制他人、伤害他人,尤其是找没有防备的人去控制、去伤害。

会说“只要你幸福,做母亲的我怎样都可以”这种话的母亲自以为已经很努力了,但却不明白,自己没有为了孩子所需要的东西而努力。孩子想要的是来自父母的主动、积极的关心。孩子想要的并非是母亲辛辛苦苦赚钱然后支付自己高额的补习费,也不是父亲过劳般地赚钱支撑这个家。

 

情感暴力表现为看不见的伪装,那它具体有哪些呢?

1、以他人的不幸为乐:没有正面能量的人,会从“被憎恨燃烧着的人”逐渐转变成只剩下绝望的人。失去乐趣即代表失去能量,逐渐变成“以看到或听说别人的不幸为生存乐趣的人”。

2、披着伪善的外衣绑架别人:情感暴力的加害者会把自己的愤恨完美转化成美德,被其伤害的人会非常难堪。他们总是装作轻松地说一些最刺痛对方要害的话。然后,看到对方被刺痛而感到快乐,绝对是品行最恶劣的人。

3、用负面情绪控制他人:情感暴力的加害者总是利用对方的自责、负罪感而施加情感暴力。这种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会逐渐失去生存的勇气,变成没有情绪、没有表情的人。然后,会因此被周围的人讨厌。

4、强烈的依赖心理:有情感暴力倾向的父母常有一种误解。他们常把对孩子的贪恋错当成爱,常把自己心中强烈的依赖心理误解为强烈的爱。没有爱的能力,会导致无视对方的人格、无视对方的界限、无视对方的需求、无视对方的想法、无视对方的发展等等问题。

5、不会夸奖孩子:情感暴力的加害者不会夸奖别人,总是在寻找自己的控制力,总是希望控制对方。

6、只是想从不安中逃脱出来:真爱和神经症患者的爱的区别就在于:施爱者是不是为了让自己感到安心而付出行动。

7、对自己绝望:奥地利精神科医生沃尔夫称这样的人格带有显著的“虚有其表”的特征,主要是指逃避正常的成人责任的人的性格。在他心中没有“真实的情感”。他已经对自己感到绝望了。有个词叫“情感的穷人”,说的正是像他这样的人。

8、“我都是为你好” :“我是爱你的,所以请你按照我喜欢的方式做事。”这是专制主义的一种。而好好相处是指,会说“我想这么做”,也会问“你想怎么做”的关系。

9、贩卖善意: 有依赖心理的人总是会站在强者一边。然后,她的依赖心理会变为带有依赖性的要求。把自己的要求道德化,以此来压制对方,其实是在榨取对方,却说成是自己在牺牲。这就是道德绑架。说简单一点,就是借道德之名行欺凌之实。也就是说,看上去好像是友好但实际上并不友好。这种友好只是为了支配对方而做出的伪装。

10、被剥夺自己的意志:如果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父母的感受、意见不一样的话,就会感到恐惧。于是,在顺应对方的要求中渐渐失去自我,失去自己的感受与意志。失去自己的感受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正常人可能很难理解。举例来说,就像是不知道室温是冷是热一样,没有对舒适度的判断。因此他对于所有的事情都没有自己的喜恶。

11、总是责骂孩子:总是责骂孩子的父母更容易有精神压力,也更容易心生憎恨。无意识中被心中的憎恨操控,然后会变得不安。总是责骂孩子的父母,是因为自己正在受这份不安的折磨。

12、被道德绑架:因为总是被训斥,所以心中有恐惧感,进而无法判断自己喜欢的东西,无法找到自己生活的目的,同样也不清楚自己讨厌的东西。渐渐的,就会变成对人生绝望的人。这就是总是被道德绑架的人的心理。孩子偷东西常常是因为寂寞,因为想得到母亲的关心。而母亲因为自己心中的创伤,所以没办法给予孩子积极的关心。不解决自己心中的问题是无法教育好孩子的。在教育孩子之前请先正视自己的问题,然后解决它。

13、提出矛盾的要求:情感暴力的加害者总是会提出矛盾的要求。因为是虐待狂,所以会以对方的痛苦为乐。一方面,情感暴力的受害者为了满足他人,会自己禁止自己去感受快乐。对于感受快乐这件事会怀有负罪感。但另一方面,要对说着“我为了你,给你创造了这么优越的条件”的情感暴力的加害者表示出感激的样子。情感暴力的受害者一定会被要求接受这样矛盾的要求。在这样的矛盾的要求下,情感暴力的受害者只能渐渐沉浸于自己的世界,渐渐变得无法接触外界的现实。一旦对外面的世界感兴趣的话,就会发现很多事情是矛盾的,不成立的,进而精神上变得古怪。

 

关于心理机制部分,作者从情感暴力的各种心理机制说起,涉及如何识别和如何应对的内容。 其中“生而为人,我们其实不一样”这一节对我的触动最大。作者写道:生而为人,我们都是一样的,这种说法纯粹是把人往地狱里推。现实中有好人,也有坏人,有魔鬼,也有天使,这才是社会的本来面目。尽管如此,却叫嚣“生而为人,我们都是一样的”这种话就和单纯对人说“你快点变成魔鬼的食物吧”是一样的。人和人绝对不是一模一样的。

随意利用别人的人、牺牲别人的人、欺骗别人的人、吸食别人生命的人,现实中太多了。

对正在受到情感威胁而深感痛苦的人说“遵循你的良心”这种话,就像是在说“你快点变为奴隶”一样。因为有情感暴力倾向的人没办法真的和人亲近,没办法真的和人友善交往,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是最冷酷的利己主义者。

不看对方是谁,只说“和睦相处”这种话,是恶人的天堂。

尽管不像人类这样有如此的不同,在狗仔中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五只新出生的小狗,什么也不想,只是喂食给它们。这样的话,弱小的狗就会吃不到食物。对这只弱小的狗说“和睦相处”,基本上像和它说“你快点死吧”是一样的。

“和睦相处”这种话,应该是对更强有力的小狗说的话,而不是对五只小狗都说一样的话。对五只小狗来说,没有大家都适用的标准。真正的善意,对不同的人应该也有不同的标准。

本来社会的规定也应该分为两类。榨取型的人应该遵守的规定和弱小的人应该遵守的规定应是不同的。

应该遵守的规定因人而异,这才是对的。社会中有榨取型的人,也有善良又弱小的人。然而现在一旦发生纠纷,就拿出同一套标准来衡量。

对有的人可以说“一家人要和睦相处”或是“邻里间要和睦相处”这种话。但是,对有的人,应该告诉他们“并不一定要和家人和睦相处,并不一定要和邻居和睦相处”。

现在的良识,常常是无视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人存在而得出的结论。就像在其他地方说明过的一样,骗人的人常常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拿良识说事。

 

作者分析习惯用情感威胁的人,一旦处于优势地位,态度就会马上转变。会进行情感威胁的人一定不会留下对自己不利的证据,而是会以爱之名榨取对方。分析被骗者的心理时作者说到,有两种人容易上当受骗,一种是孤独的人,一种是严格遵守规则的人,而后者当中很多人要么不了解爱,要么与母亲的关系不亲密。

对骗子来说,这样的人就像烤熟的鸭子。因为他们总是认为,对别人应该亲切随和。

严格遵守规则的人的内心变成了自动门。自动门本来应该是有人通过才会打开,但是他们却设定成了有重量的东西通过就会打开,哪怕不是人。自动门并不明白自己和对方的关系,所以即便小狗通过,也会打开。门就像是一种关系。只按照规则行事,只要符合规则就不考虑实际情况,不去管那些规矩出自谁口。

情感暴力的受害者不会去区分规则是谁说的。他们认为,无论是谁说的,无论是在什么环境下,规则就应该被遵守。会受到情感威胁的人是规则意识强的人,是深信“存在即义务”的人。

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交往,邻里间才能建立初步的信赖关系。没有任何交集的人搬到旁边,说“邻里间要和睦相处”这种话来让你让步,很明显是在使用情感威胁。一般来说,遇到总是把漂亮话挂在嘴边的人,就要多想一想是不是情感威胁。一般要去想一下为什么这个人总是说这样的漂亮话,这个人的生活和他所说的漂亮话是否相称。说很多漂亮话其实是为了骗人,这一点情感暴力的受害者无论如何都很难理解。

 

和作者序中的观点一致,作者认为直接表示敌意的人还有救。 作者还说,最容易生病的人是,没有抵御心理不安的能力,却又扮演好人的人。耗尽自己的人常常是那种无论有没有敌意,都要扮演好人的人。作者强调,狡猾的人对弱小非常敏感。弱小的人总是会把狡猾的人吸引过来。作者进一步提到,心理世界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被吃掉的总是那些抑制型的人。和恶劣的非抑制型的人接触的时候,软弱的抑制型的人最容易受伤害。为了便于比较病态和健康状态在程度上的区别,作者提出非抑制型的心理健康的人是有精气神的、明快的、充满能量的人。抑制型的心理健康的人是善解人意的、为他人着想的、善良的人。如前所述,“生而为人,我们都是一样的”这种话一直都是错误的,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抑制型的人一定要将这件事铭记于心。对于遭受过情感暴力的人,作者提出建议并语重心长的说,如果不培养自己用心看人的习惯,多少次从头再来都会遇到被欺骗、被利用、被伤害的情况,最终耗尽自己。情感暴力的受害者在心理上非常需要人的陪伴。但是,如果不会用心看人,最后还是会让身边充满了性质恶劣的人,最后把自己逼入绝境。认真且拼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任何进展的时候,是需要转变人际关系的时候。人生的很多情况,并不是只要努力就能跨越的。为了不变成为耗尽自己人生的人,就需要对现状有正确的判断。对于如何看人,作者也提出了非常有说服力的看法:最重要的就是在交谈过程中,不要只专注于对方的语言,还要关注对方的表情,换句话说,要训练自己学会注意别人传达出的非语言性信息。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出现矛盾的时候,真相一定隐藏在非语言信息之中(这是传播学的常识)。

 

用几个字来概括受害者的内心世界的话,无疑是:无法自立的灵魂——正如第四章的标题所示。受到情感暴力伤害的人会失去自我。被人认可对其会变得尤为重要。并且他的生存能量在逐步消耗殆尽。生存能量来自于人与人的接触、人与人的交往,因为失去能量而足不出户,就更加断掉了能量的来源。生存的能量来自于人际交往,而情感暴力的受害者最终会失去能量的来源。

另外,没有自我的人,会把别人卷入进来解决自己的内心问题。同样的还有爱以恩人自居的人。人在没有付出努力的时候,更容易以恩人自居。自我牺牲的人看上去总是在付出,其实是十分狡猾的人。自我牺牲型的献身是重度依赖心理的表现。这种人常常自以为很努力,却会遭到别人的嫌弃。这种时候,他们就会寻找可能会成为情感暴力的受害者的人。过度的盛情大多是在强行灌输爱。作为父母,如果能够自我实现、自我满足,就不会在孩子面前以恩人自居。喜欢以恩人自居的人大多是贪得无厌的人。因为一般人会觉得,以恩人自居是件令人感到十分害羞的事。喜欢以恩人自居的人是榨取型人,那么什么样的人会被榨取呢?会变成目标的人,大多是那种违背自己的意愿去顺从别人却还心怀感恩的人。比如,你不想吃苹果,对方却一定要你吃掉它,你迫不得已吃掉,还对对方感恩戴德。喜欢让别人感恩的人,实际上什么也没有为对方做。只是用让对方感恩的办法束缚对方。也就是说,他们其实是在榨取对方。喜欢以恩人自居的人最讨厌的就是别人向他兜售恩德。

会威胁孩子的母亲,其实什么也没为孩子做。如果母亲总是在为孩子付出,母子之间已经建立了信赖关系。这种情况母亲的话语不会变成威胁,孩子也比较容易会反抗。“没有反抗期的孩子,没有信赖感”的意思即在此。为了还没发生的事而吵闹的人,一般都不是在为对方着想,而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而吵闹。也就是说,想用话语去威胁对方。一般会威胁别人的人都喜欢华丽的东西,支配欲强,而且很狡猾。所以,一点点小事也要让对方觉得是天大的事。

如何对付这样“有毒的人”呢?要想着战胜他们,而不是输给他们。真正的胜利就是让自己每天都过得很开心,为此就要用心生活。另外,分辨对方是否有心理问题也很重要。有心理问题的人一般不会做出学习的姿态。在社会上,总会遇到一些并不想遇到的人,要读一些并不想读的书,做一些并不想做的事情。就算遇到自己不想做的事,不想读的书,心理健康的人也能以学习的心态面对,去思考从中能学到什么。他们有一种从自然中、从动物身上也去发掘、学习的态度。而心理有问题的人首先会抱有批判的态度,以此来保护自己。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常常是有很多怪癖、很多执拗的人。他们应该直面自己心中的问题,然后努力解决它。然而,却试图用伤害别人的方式解决自己内心的问题。“我和那个人是两种人。”这正是长时间受到情感暴力影响的人的思想特征。他们真心这样认为。“那个人”可以是父母、可以是丈夫或妻子,或者其他任何人。非抑制型人的神经过敏表现为,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抑制型人的神经过敏,表现为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心理健康的人不会像这两种人这么极端。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中一定充满矛盾。心理健康的人会对此有所感应。比如,会自然地觉得“这个人很讨厌,难以相处”。然而,情感暴力的受害者感觉不出这种矛盾,会对言语信息深信不疑。言语信息很容易被掌控。情感暴力的受害者总是被道德的话语摆布。一般来讲,就算对很小的孩子,和语言信息相比,非语言信息的影响都会更大。例如,只用道理去批评他们的时候,他们一般都不会听进去。

亲切和善、和睦相处这样的话,在不同的状况下,意思全然不同。所以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他会说和睦相处呢?”这时,我们就要用心去看人。然后,再判断规则、道德、善等等是否是其本身的价值体现。我们从小就被告知“和睦相处、与人为善”是一种美德,被教育这种美德和场合、时间、人际关系等没有关系。换句话说,不管在任何状况中,美德就是美德。然而,却没有人告诉我们,这种美德也是要分程度、分阶段、分场合的。无论是什么样的规定,在这之前都要判断对方是好人还是坏人。在这判断上,才应该是道德的体现。如果某个集体中都是狡猾的小人,不狡猾的人就会成为受害者。

如果对方能承认你的独特之处,百合的话就是百合,蒲公英的话就是蒲公英,那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睦相处。如果你是百合,而对方强制你做蒲公英,“和睦相处”就是不可能的事。帮助别人完成愿望才是真的善意。但是性质恶劣的人,只在和别人建立关系中表示出善意。榨取型人总是在观察着自己的猎物。但是被榨取的人却从来不认真观察对方。情感暴力的受害者,常常会在应该警惕对方、怀有敌意的时候产生自责。在需要和对方保持距离的时候,却觉得需要表示感谢。在一般人认为“不是自己的错”的情况下,认为“是自己的错”。相反,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在应该自我反思的时候却会攻击对方,在需要表示感谢的时候怀有敌意。在应该觉得“是我的错”的时候,认为“不是我的错”。小时候道德教育的问题就在这里。道德标准应该是在和对方的交往中慢慢去实践而产生的结果。这应该是所有道德标准的大前提。无视和对方的关系,而要求“做人应如是”,在现实世界中就会被吃干抹净。

 

全书的最后,作者介绍了与情感暴力做斗争的方法。

作者阐明情感暴力的受害者不会反抗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喜恶。这种人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真正讨厌的人是谁。另一方面太希望被人认可,以至于演绎出另一个自己。

因此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意志。要做好被人记恨的准备,然后正面战斗。不能消除自己心中恨意的人,是因为没有正面地去战斗。你需要意识到,只有和狡猾的人、榨取型人对抗、战斗,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简言之,人因战斗而改变。战斗可以帮你战胜内心的恐惧感。西伯里说:“要和恐惧正面对抗。”要不停地暗示自己“我是不会被你打败的”。与其说“我是不会被你打败的”,不如说“我一定要打败你”。西伯里说:“健康状态不好,常常是意识中的否定形象所带来的结果。”顺从型人格的人需要意识到自己意识中创造的否定形象并从正面去消灭它。自己心中的枷锁,要从正面去打开它。正是因为这把锁,自己才会受到别人的欺负。正是因为这把锁,自己才无法战斗。

加害者没有爱的能力,受害者也会紧紧抓住加害者不放,两者都对自身有很大的误解。加害者误把自己的执着当作爱,误以为自己如果没有展示力量,就没办法保护自己,身边的人不会重视自己。但事实是,就算没有力量,只要是和善良的人一起生活,就会被重视、被照顾。而且要明白,只有让自己幸福,才有能力给对方幸福。第三个误会是,自己必须要变成别人口中理想的人。受害者呢,最大的问题是有强烈的依赖心理。他们必须要认识到,是自己在紧紧抓信情感暴力的加害者不愿放手。总而言之,情感暴力加害者和情感暴力受害者之间的关系,是有着强烈的自我执着心理的人和有着强烈依赖心理的人之间的扭曲的关系,是心理有问题的双方的自相残杀。

情感暴力的受害者要回归到正常的心理世界中该怎么做呢?首先,你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出无法轻松地、愉快地、明朗地、充满希望地活着的原因。其次,一旦意识到自己是情感暴力的受害者,无论对方是父母、兄弟姐妹、恋人、妻子或朋友,都先逃走再说,在空间和心理上都与对方保持距离。

 

最后的最后,如前所约摘录书中闪现作者人性的温暖的句子:

●对有的人,应该告诉他们“并不一定要和家人和睦相处,并不一定要和邻居和睦相处”。

●有“顺从依赖症”的人很容易上当受骗、被利用、被榨取。这样的人要学会逃跑的智慧。

●小时候开始,就误以为“自己一定要变成这样”的人,像这样被教育长大的人,一定要学着找到真正的自己。

●成长过和中一直被灌输了错误的价值观的人,就算被别人排挤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意志。

●要做好被人记恨的准备,然后正面战斗。不能消除自己心中恨意的人,是因为没有正面地去战斗。

●顺从型人格的人需要意识到自己意识中创造的否定形象并从正面去消灭它。自己心中的枷锁,要从正面去打开它。正是因为这把锁,自己才会受到别人的欺负。正是因为这把锁,自己才无法战斗。

●正面对抗是让你从过去解脱出来的机会。一定要面对面的和榨取型人进行战斗。无论如何也要斩断你们之间的关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