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后记
自从《新倚天屠龙记》电视剧的播出,我竟全部温习了遍。顺便将小说版,苏有朋版的电视剧都复习了一下。结论就是新倚天屠龙记人物换新了,武打场面依然是没有旧版的好看(可能是童年杀),新版的剧情比旧版的慢了一拍,两大高潮(一大高潮是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另一个是屠狮英雄会)都姗姗来迟。而且它们共同点是都与原著小说版有些地方不同,当然可以理解。相比之下,新版与旧版各有特点。
复习完以后,我特意去翻阅了一下元末明初的正史。与《倚天屠龙记》中的历史背景做了一个简单的比对,当然不是为了挑金庸先生的刺。而是出于对《倚天屠龙记》历史背景的好奇,期间看见朱元璋的名字的时候我兴趣更加!
史书中在那个年代确实有"明教"记载,但未详细描述。至于教主是否叫张无忌,我就不得而知了。元朝末年的腐败却有其事,元朝始终没有把中原当成自己的,就像一个客人,想干啥就干啥,整的民不聊生,当时黄河泛滥,10多万灾民。元朝政府怕这10多万灾民造反,于是下令赈灾。元政府下播的真金白银一层一层到灾民手里就只剩下了糟糠,这里在电视剧《倚天屠龙记》中有个饥荒到人吃人的片段,小张无忌,杨不悔就是在这里差点被抓去吃了,正史里面的朱元璋那是更惨,父母都饿死了,大哥的儿子饿死了而且都是隔一天死一个,后来朱元璋为了吃饱饭就去当了和尚(后面详细说说这个朱元璋)。
后来,在元丞相脱脱的建议下元政府又派了17万劳工修黄河。一开始元政府是不想修的,(就是不把自己当中原的主人),但又怕造反,于是就去修黄河。修黄河的钱一层一层下来,诶到劳工手里就一块都没有了。
在这时,白莲教的韩山童,刘福通举起了抗元的第一面大旗,接着起义军四起,元政府焦头烂额,最担心的事还是来了。元政府开始四处镇压起义军。
此时的朱元璋同志还在寺庙里面撞钟,打杂。心里偶尔会想着自己的信仰——明教。寺庙的日子也不好过很快饥荒越来越严重了,寺庙撑不住了。所有和尚都下山去化缘,说白了就是讨饭。可是我们的朱同志讨饭都被人欺负。朱同志很小就给地主家放牛,放了十多年牛,愿望很简单,等长大了托村里的媒婆介绍个干活勤快的女子结婚生子,然后儿子继续去放牛。他真是这么打算的,可是上天却偏偏选中了他。
后来他的小伙伴汤和给还在讨饭的朱元璋写了一封信,当时朱元璋在寺庙里看得这封信,大概意思是说哥们已经混到千夫长了,你也来跟我一起去造反吧!朱同志并不动心,因为他觉得寺庙里蛮好了,造反是要杀头的。
这时多亏了两件事让他鼓起勇气去造反。第一件元政府官员配备了任务,一个月要抓多少造反分子。可是造反分子不好抓,但是百姓好抓的很呐!于是随便抓几个百姓拿去说是造反分子杀头,眼见就要抓到寺庙来了。第二件是他寺庙里的师兄看见他要造反的信,说要告发他。这逼得朱同志没的办法于是就去找人算了一卦。算卦的也说,留在这定会死,造反还有希望。
于是朱同志就加入了明教。
在正史中陈友谅是确实存在的。电视剧中丐帮的八袋长老陈友谅是一个十分腹黑的人,当然他在正史中确实是一个背信弃义,不讲道义的一个人,正史里的陈同志是没有加入丐帮的。
陈友谅同志原名陈九四,跟朱同志的曾用名差不多,一样的有特点,朱同志原名朱重八。元朝没有文化的人是没资格有名字的,只能由父母的年龄相加,或出生年月相加为名字。陈同志从小就是在渔船上长大。而且当时的人最瞧不起打渔的人,说是鱼腥味太重。陈同志也是一样,从小就饱受被人瞧不起。但是陈同志比朱同志勤奋,陈同志后来为了要让人瞧的上他,他发奋读书,考了一个公务员,在县衙门里面当差。可是别人还是瞧不起他,因为他就是个打渔的。
这时的陈同志心理就开始扭曲了,恰好徐寿辉的起义军路过他家乡。陈同志拿着元政府的工资决定加入徐寿辉的门下与老板对着干,确实得到徐寿辉的赏识。当然徐寿辉就是个土包子,几千人的阵势就敢称帝,年号为天完,每次看这年号感觉这马上要完了。事实上确实是这样,元政府不是傻子,谁称帝就打谁。后来徐寿辉就是死在了陈友谅手里,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徐寿辉被两个士兵用铁锤敲碎了脑袋,他听到陈友谅最后一句话是:你这种人是怎么在这乱世中活到现在的?
徐寿辉一死,陈友谅顺利登基,改国号为大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