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连载小说

望农新梦第三章 局长(1)

2017-09-14  本文已影响0人  原生态乡村

《望农新梦》目录

        李芳敏在钰湖佳苑C区二栋二单元四楼停了下来,朝我努了努嘴,示意到了局长家,要我敲门。我没来过,不能确定是否真是局长家,怕这小妮子捉弄我,于是向李芳敏作了个请的姿势,以掩饰自己的小人之心。哪知道李美女抿嘴笑了起来,向站的对门走过去,摁响了门铃。我大惊,刚才不是示意我去敲对门的门么。这小妮子!真的准备捉弄我,看她一边坏笑着,我一阵莫名的躁动,恨不得上前猛抱住她,好好惩罚惩罚,妈呀!不好,感觉自己的小弟弟动了起来。现在还是清晨,男人早上的举动本来很正常,何况一个风姿卓约的美女在面前晃了好一阵子,潜意识里恐怕早就在非份了,一旦自己意识里将之挑起,便一发不可收。心里暗暗叫苦,这是什么时候呀!面前的美女仅仅是同事,而且马上要进局长大人的家,稍留意即会发现自己的不正常,而且也能立即窥见我龌蹉的思想。我趁李美女注视门内动静,赶快收住心猿意马的心思,并用劲夹了夹。还是不行,反有对抗之意,只得扶住墙,弓了弓身,叉开脚,极力放松自己,不情愿地把视线从李芳敏身上移开。

       李芳敏转头看到我这姿势,也没在意,反而扭过头专心注意门内动静。

       王进局长家里我确实一直没来过,因为很多办公室的日常性事务主要是冯副主任在做,所以对于与局长生活起居及迎来送往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地是冯副主任的分内事。对于他,肯定是心满意足的,于我,却也轻松快慰,正合我意。只是局外人就太多看不懂了,一是我在主任位置上等于没在;二是我为什么还能一直在这主任位置上?

       其实我也不懂。

      王进局长来钟吾市任职已经三年了,他的任职正是国家组织人事改革后的直接体现。二0二0年,国家酝酿多年的组织人事改革正式推行,改变了之前过分强调年轻化的要求,而是根据岗位实际需求,对应地在确定一定的专业技能、能力水平和实践经验后来设定录聘者的年龄界限,加之随着老龄化进一步加剧,退休延迟,很多岗位也就必须要年纪大的人来胜任。这就出现了与几年前截然不同的现象,以前参加国家工作人员选聘考试的基本上只是应届或往几届的大学生,但现在国家层面录聘的反而是中年以上的人居多。

       这种变化其实关联的原因很多。人口老龄化加剧后,中国人口中青年的比重和数值双降,而对青壮年需求的行业不降反升。一是军队规模在二0一九年面临战争风险的时候扩大了现役及预备役,服役及专业服务军队的人数成倍增长,这都是需要的年轻人;二是中国的实体企业进一步的优秀,通过数年无硝烟的战争和国家政策层面的配合下,中国制造业帝国的实力劳不可破,反而像在中国大地上形成了飓风漩涡,把世界制造业吸进了中国,实体企业特别是制造业正需要年轻人。

       对于国家层面来讲,此前每年从应届、往届毕业生中招录大量工作人员实在是情非得已,每年国家培养的大学生逐年增加,而在当时国内外的经济环境下,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有限,造成了大量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国家不得不在保有庞大的公务队伍外仍然加大对大学生的考录以化解社会矛盾。在公务队伍内,还存在一种现象,虽然国家制定和逐步推行延迟退休的政策,但在一定职级的领导层次,为优化领导年龄结构,增加组织机构活力和进一步培养使用年轻干部,很多地方在组织机构内实行的是到一定年龄层次的领导改为非领导职务,而实际的效果是这部分人大多赋闲浪费掉了,由于出现了“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象,造成了许多岗位一定工龄或年纪的一般工作人员出现攀比,心存怨意,这部分人虽然没罢工,但至少是在消极怠工,让单位的领导用起来很不顺心,便干脆将其边缘化,对于缺少的人手不得不从大学毕业生中充盈。

       这种矛盾当时是无法调和的,所以即使那些年国家大谈公平正义、法制建设和反贪反腐也不得不让这一极不相衬的现象存在多年。

       现在这一现象出现了大逆转!如果完全归功于政府层面那就片面了,实际上,政府的政策导向还只能借力打力,因势利导。由于社会对年轻人的极度渴求,很自然地根本改变了原来劳动力过剩时造成没有实践经验的年轻人大量失业的现象,年轻人踏入社会得到了重视,薪资水平也大幅提高,另外政府层面为保障实体经济的劳动力供应,加之绝大多数公务行为并不需要太多体力劳动,相反年纪更大的人因为有更多的工作经验、专业技能和包容性,能更胜任大部分的国家公务岗位,所以政府层面的录聘对象转向中老年。

       在这种综合因素下,年轻人已经彻底放弃向他们认为枯燥、呆板的公务岗位靠拢,除非被国家依法服兵役,否则一门心思扎入实体经济,甚至自行创业。

      其实国家层面人事组织改革政策还有一方面值得一提,那就是对人才的重视空前提高,对于能让人尽其才进行了一个很创新性的设计。我们中国凭借着电子技术后发先至的优势,极力将人类社会的优秀创新技术应用于各个方面。

      其中大数据的应用就是很好的例子。

      这时中国的组织人事变动已经很少有人为干预的痕迹了,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还是任何组织需要人力资源,已经不像以前,只要你肯出工资福利,大把的人流就涌向你。而现在,人已经完全成了国家、社会重要的资源了,资本论中不是提到了生产力的三要素中“人”是关键要素么,这时的人用人力资源来界定正可谓名副其实。国家将人社组织部门对人力资源的掌控空前的强势和规范,并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开发出一套组织人事匹配应用体系。

      这个人事匹配应用体系所基于的数据系统是相当强大的,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还包括所有有意向来华工作的国外人员,个人的详细信息全都进入了数据库,存储的位置当然就在前文提到的国家最强大、安全保密性最强的数据存储中心。既然是人力资源的概念,那就不单单只是已经可以参加工作的成年人了,因为一个人的成长、受到的教育及学习效果也是考量一个人走入社会后工作能力、创造性的重要体现,所以,数据系统中本国的公民是涵盖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开始出生的人,这个数据系统已经整合了公安户籍、医疗保险、教育以及组织人事等等模块,简言之,这个数据系统是代替了个人纸质档案!这个数据系统是开放性的,任何人在任何方面的变化均会在这个数据系统中及时完成更新。比如,一个公民居住地发生了变化,那么公安部门很快就掌握了这个信息,随即在公安户籍系统中完成更新,一旦在数据系统中该公民的户籍信息发生改变,随之,其他部门的应用系统立马能获取该变更信息,各应用系统会作出相应配套改变,如医疗保险对应的可报销医院出现变化,家庭成员中适龄学生在教育应用系统中出现就学配套学校转移,如此等等。

       对于组织人事部门来说,哪个部门、单位或企业用人,再也不用自己的人事部门去物色、或是通过猎头挖人,而是只要向国家组织人事部门行署加密电子文件,把对人力资源诉求予以告知,这时,组织人事部门并不是去组织什么考试选拔了,而是将需要人力资源单位所要求的条件按设计要求自动向数据系统中符合条件的人按由高到底的排序向自然人发出就职邀请,由于是双向选择,收到邀请的自然人当然可以拒绝,而应用系统一旦收到拒绝反馈,很快又按递进原则向下个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发出邀请,如此反复,直到为用人单位物色到适合人选。

       当然,我在此啰嗦重复地一再解说都很难讲明白该系统的运作方式,读者会感觉云里雾里,很多方面仍然会存在疑问。如没经过公开的考试,经过系统指派是否公平、公正?实际上,如果说考试的话,人的一生都在参加考试!因为人的每一次学习,每一次学习成效,工作业绩,工作实效,一切的一切都在数据系统里记录在案,当用人单位发出用人要约时,每项要求人事匹配应用系统即按要求权重得出了每个符合条件的人的分数,如果硬要牵扯上考试的分数的话,这个系统得出的分数即是你的考试分数,只不过不要求你再做套试卷,而是用你的自出生以来的所有时间来作答的考试!

       还有人会问,一旦一个人同意转聘工作岗位,或者原单位不放,或者工作时间不长,或者离开后原单位是否陷入混乱?。。。。。。

      其实所有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不是有句俗话“地球离开谁都照转”么,再者,这时的数据计算能力是人类根本无法想象的,所有的可能性其实已经完全镶嵌在系统里了,就如前几年人还有可能在棋类方面胜过智能机器,到了现代,无论什么样的高手都绝无可能胜过智能机器了,记住,是绝无可能!

       所以,通过各部门运行的应用系统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几乎完美融合,绝没有什么不可能!

     而在组织人事应用系统中,对于一定层级的干部录用还是有单独的模块运行的,虽然组织和人社部门已经完成了整合,个人的信息也是同一个数据系统,但在干部的选拔录用方面还是与一般的人事录聘有所不同,第一,领导层次的人事变动职位要求仍然是由上一级发起并通过组织人事应用系统产生名单;第二,每个地域的领导人事安排仍然存在闭环效应,如市一级及以下的领导人事安排就不像一般人事变动完全是在整个数据系统里甄别筛选,而是基本设定为本区域范围内的;第三,国家层面的组织人社部门可以启动全国范围内任何层级的领导人事变动,对象就是整个数据系统了,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更大范围的组织人事交叉变动,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出现,一般是国家层面定期对一定层次的领导岗位进行地域交流、支援,如援疆援藏,支持西部大开发的继续推进等都会启动这一程序。

       经过三年多运行,中国的组织人事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也更好地完善了应用系统,将中国的组织人事活动很频繁、高效的开展,最主要的是完全将公民上升到人力资源的高度,该系统完美地将所有公民公平、正义地发挥各自应有的积极作用,带来了一系列的正面影响,很自然地杜绝了从学术到就职到任职过程的不正当现象。中国社会再也没有出现几十数百万人赴考的壮观景象,所有人不再与别人去比较,而总能把目光审视自己,能让自己积极学习,进一步提高,使自己能在每时每刻都在组织人事应用数据系统里进行的考试取得好的成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