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花了一万多,却收获一门无价的DISC课程
2019年7月22日10:15分,我坐上了福州回广州的飞机,看着窗外的福州夜景,突然感觉这三天结束得如此之快,却足以让我铭记一生,落地广州之后,我发了一条朋友圈。
简短的话语,无法形容我与DISC的故事,正如DISC社群中讲的,没有记录的就没发生,所以,我写下这篇文章,记录下发生在我身上的,过去一周关于DISC的故事。
01 我与DISC的缘分
7月16日早上8:10分,我跟往常一样准备上班,一边下楼一边拿着手机刷着朋友圈,当我快走到一楼的时候,突然看到小荻老师的朋友圈:
当我看到“DISC”、“大结局”“报名”这些字眼的的时候,我迫不急待地点开,为什么是大结局,难道结束了?
是的,当我打开链接的时候,上面写着“2019年7月20-21日,F88期福州班,将会成为DISC国际双证班的最后一期!”
一边走一边看完,顺着页面点开海峰老师公众号的收官推文,这真的是最后一期的DISC双证班!从下楼到停车场,平时我走五分钟,因为放慢速度在看文章,十分钟了还没走到停车场。“我要马上报名”,我心里想,一看时间已经8点25分了,赶紧快步走到停车场拿车。
一路上开着车心情非常焦急,迫不及待地想要报名。其实我对DISC双证班以及DISC双证班社群并不熟悉,平时所能接触到的信息,也只是来自于朋友圈的一些内容。然而在我脑海里的印像中,李海峰=DISC,要学DISC,就要跟海峰老师学。
我是古典老师的粉丝,在《超级个体》里有一节课是由李海峰老师主讲的,“凡事必有四种解决方案”的观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再加上最近在做古典老师个人战略课程的第六期助教,在带班过程中,就有涉及到DISC的风格部分的内容,自己只是略懂一些皮毛的DISC知识,勉强可以应付,但也下定决心,需要好好学一学DISC。
通常上班第一件事是运营报表的工作,那天也没先做。回到公司打开电脑,第一件事查看去福州的航班和高铁(学了DISC之后,意识到自己的这个行为是C型的特质),确保周末有航班往返福州,查到航班信息,确认有往返航班,马上找小荻老师请教如何报名。
小荻老师解答并推送了海峰老师的微信号,加了海峰老师的微信。刚加了海峰老师,突然被总经理叫到办公室谈事情,一边谈一边焦急地想报名的事,用20分钟尽快地结束了谈话,马上拿起手机付款然后进群,看着手机上的时间,9:58,这一刻,我终于赶上了DISC的末班车,幸运地成为F88的一员。
特别要感谢我的推荐人小荻老师,如果8:09分那一刻她没有发那条朋友圈信息,我很有可能错过这最后一次的上课机会。
在这里要为小荻老师打个广告,小荻老师的新书《破冰》正在当当京东热售,扫以下二维码即可购买,如果需要小荻老师签名版,可以找我哈~
02 将学习发挥到淋漓尽致
刚加入社群,马上一波热烈的欢迎,然后就收到当天晚上线上课的调查问卷和翻转课堂的通知。
what?“翻转课堂”?
当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词的时候,我是蒙逼的,也正是这个词,也认识到了任博老师,让我知道这一种伟大的学习模式。
在学习DISC的课程中,两天的线下面授课程只是学习的一小部分,在面授之前,有6天的翻转课堂,借由翻转课堂促进DISC基础内容的学习。6天的基础课堂+2天的线下课堂+21天的持续学习,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在社群里有一句话:基础课听三遍,足见6天的基础课翻转课堂在整个课程中的位置。
在这里,有大的F88社群,有我们范女神带领着我们F88第四小组每日精进,还有我们死党三人组互相扶持。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体,老师只是辅助,翻转课堂既有培训前老师讲的基础课,毕业后还有各类学员的专题分享,在这个有温度的社群,就这样一直彼此成就与传承。
如何传承呢?有个让我惊叹的数据,翻转课堂开始于2015年1月21日,截至2019年7月24日,已经是翻转课堂连续分享1620天。在2015年还没有形成知识付费概念的地时候,DISC社群已经开始用微信群做线上分享,并且一直坚持到今天。
DISC社群,是一个真正将学习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组织!在DISC社群,终生学习不是一句口语,而是真真正践行了四年多,这是一种无价的传承与学习。
03 两天课,一辈子
王力宏的《爱的就是你》有一句歌词,
我把你紧紧拥入怀里,捧你在我手心,谁叫我真的爱的就是你。
F88的学员,就是这样子被学长姐们紧紧地拥入怀里,小心地捧在手心里,享受着来自学长学姐各种爱的关怀。太多太多的体现着“爱”故事与情节。
现场的班班、团团、助推,全部是义务付出,各路学长学姐,从四方八方送到各种他们无私的关爱!送书送水量送零食送蛋糕送阿胶送哈根达斯……,在这里享受在学长姐的各种爱的包围中。
在福州的五A级景区三坊七巷里,严复故居的对面,就是F88的课程现场,而这个场地也是费经周折才搞到的。人数太多,天气太热,空调温度不够,用冰块降温,这一群徒手“破冰”的人,让人感动,特别是海峰老师湿透衣服的背影。
两天课,一辈子!我们是一帮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在这里我们践行的是如何在相处时照顾好他人。
记录美好的回忆
04 用到的才是自己的
DISC的无价远不止这些,两天课程,海峰老师、任博老师、俞亮老师三位老师的联合讲述,全程干货不断,精彩纷呈。
一个课程,如果只是DISC方面干货知识的传递,让我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了DISC,提高人际敏感度,已经收获满满,让学习者获得学习的价值。在DISC的课程中,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用生命在影响生命。
消灭李海峰 成就双证班
你有听过一个课程的主讲老师,一上来就告诉学员,你来上课的目的是消灭讲课的讲师,成就培训班的吗?
是的,这是海峰老师的原话“消灭李海峰,成就双证班”。正如海峰老师在收官文中写的“激发了多少人,成就了多少人,才是真正能带给我价值感的事情”。我在想,学员的成就也许就是海峰老师的心愿,这也是为什么课堂上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讲如何“赚回学费”的各种内容,然后上完课之后,将所有双证包的资料全部打包,人手一个16G的U盘资料,而且双证班的付费千聊线上课程无限量提供全方位支持学员,为的是真真正正成就学员。
不是DISC的证让你有价值,而是你让证变得有价值
在成长的道路上,很多时候会去追求一些表面的东西,而忽略了真正内在的东西。不是证书给自己带来价值,更重要的的是驾驭证书的能力。
本末倒置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例如夫妻俩领了结婚证,重要的是那张证吗?其实并不是,而是两个人彼此之间的认可与承诺,更重要的是欣赏与接纳彼此的能力。读书也是一样,其实并不是为了那一纸学历证书,更重要的是自己驾驭证书能力,真正有价值的是自己。
不要用成长的感觉,来代替成就的获得
这几年学了很多东西,读MBA,学习生涯规划,也上了不少成长类的课程。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突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一不小心就沉入成长的感觉中。这也是现在知识付费浪潮下的一种现状,早上上班听得到,晚上下班听喜马拉雅,享受着学习成长的感觉,却忽视真正的成就。
只是沉浸在成长的感觉中,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是没有意义的。学习的过程,不仅要享受成长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发生改变,真正从学习中获得成就。
05 感恩生命中遇到DISC
这篇文章,记录着过去这一周的感悟与点滴,C型的人追求完美,总觉得有好多还没有写完的话,但这个时候要D一下,快速行动把文章发布出来。
最后,以海峰老师的一张PPT作为结尾,有时候我们想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会抱着有时间再做的想法,然而,有些事情错过了,也许就不会再机会。人生最遗憾的不是做不到,而是可以做到没有却没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