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女子
她叫秀琴,出生在贫穷的家里,上有两位哥哥。父亲在她五岁时,上山砍树,意外坠崖身亡。
母亲艰难地养着三个孩子,家庭负担重,母亲又怕孩子们遭罪,就一直没嫁人。大哥十二岁,能帮母亲种地拾柴,二哥九岁,正是上学年龄,家里穷,实在拿不出钱供孩子们读书。
秀琴跟着母亲,噙着眼泪长大,没父亲的孩子像根草。从小就听母亲哭诉,大粪挑不动,母亲和哥哥一桶一桶抬到地里;收到的麦子,一小捆一小捆抱回家;鸡窝里的鸡蛋攒够了一筐,卖了,换柴米油盐。
秀琴的母亲闲时,挑沙或者在工地当小工,挣些钱,给孩子们做衣服。哥哥们挺争气,家里家外的活都包了。
秀琴能干活时,帮母亲做饭,喂猪,放牛。母亲教她纳鞋底,农村的女孩,做鞋子,是“看门”的手艺,人人都会。穷,买不起鞋,做鞋,只需扯几尺黑灯芯绒布,就能保证一年四季有鞋穿。
十四岁的秀琴,丹风眼,柳叶眉,吊塔鼻,宽嘴唇,瓜子脸,一笑起来,脸颊漾出酒窝。家里只有三张床,装粮食的柜子,锄头,厨房的锅碗瓢盆。
母亲长年累月劳累,积攒一身的病,哼哼唧唧的肺痨,咳嗽痰多,又没钱医治。大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也说不到媳妇。
秀琴呢?一直不断有人上门提亲。农村女孩“僧多粥少”,很吃香。有多少人相中了秀琴,不是外貌俊秀,而是出身卑微,勤劳,能干,适合当“媳妇”。
秀琴的母亲病恹恹的,完全靠孩子们支撑着家庭。从众多媒婆介绍下,母亲相中了姚光,姚光大秀琴四岁,初中毕业,家底厚,父亲是村长,母亲是贤惠之人,知根知底。
姚光青光眼,个子矮,在农村说媳妇难。姚光母亲相中秀琴,经常帮助秀琴,逢年过节,送些糖果罐头之类,哄得秀琴妈眉开眼笑。
这样,秀琴十六岁就嫁给了姚光。没到年龄,拿不到结婚证。在家里,举行了结婚仪式,亲朋好友都来捧场。
姚光母亲对外说,秀琴是“童养媳”,指腹为婚。姚光性格好,特别疼爱秀琴,脏活累活都舍不得让她干。
姚光父亲一直在村里忙碌,应酬多,早出晚归。姚光母亲嘹亮,天一亮,就派活给每个人。秀琴有些吃不消,娘家穷,自由惯了,哪里受得了婆婆的约束?
姚光母亲开始耐心教秀琴,做饭,待客,礼节礼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繁琐而细碎。女人要想收住男人的心,就得管住他的胃。这样,男人就不会沾花惹草,跟着你死心踏地过日子。
秀琴呢?表面应着,内心执傲着,不愿婆婆干涉她的生活。结果,学了半年的厨艺,一点长进都没有。婆婆怨,秀琴抵抗,日子磕磕绊绊。
婆婆想,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怎么秀琴身上一点也没有为贫穷翻身的思想,像钟摆,婆婆往哪拔,她往哪转,婆婆不拔了,她又弹了回去。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姚光在家里,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母亲怨他不调教媳妇,人不读书,太蠢了,孺子不可教也。
秀琴责斥姚光,宝妈男,不负责任,自己孱弱得躲进书籍里,逃避生活。累死了,还要受气挨骂。姚光是“墙头草”,风吹两边倒。
姚光出门打工了,跑得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秀琴傻了,自己不是婆婆的对手,怎么做,婆婆都能挑出毛病。两个人从家里吵到地里,再从地里吵到家里。
背地里,秀琴向昌岚倾诉,婆婆怎样苛刻要求自己,辱骂自己,日子水深火热,没法过了。
昌岚是秀琴的远方亲戚,曾善意提醒婆婆,秀琴是苦命的孩子。婆婆说,正因为她是我儿媳,才教育她早日成气候,我又不能陪她过一辈子。好心当成驴肝肺呢!
昌岚知道秀琴没领结婚证,就纵容秀琴,离开姚光,就不会受折磨了。头脑简单的秀琴,听了昌岚的话,内心蠢蠢欲动,恨不得早一天离开“魔掌”。
经过周秘的准备,秀琴装了一包换洗衣服,偷偷地跟昌岚跑了。跑了一百六十多里的山路,到更遍远的大山里了。
昌岚将秀琴介绍给一位三十五岁的光棍汉李明,家里一贫如洗,两间摇摇欲坠的土房子,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随时都会一命呜呼。
昌岚趁秀琴睡熟,悄悄地走了。秀琴醒了,哭天喊地,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刚逃出“狼窝”,又入“虎穴”。
秀琴彻底傻了,昌岚怎么会给自己下套?命运再一次发生巨变?好歹李明嘴甜,将秀琴锁在家里,天天做好吃的伺候着。
秀琴没办法,只得跟李明生活。李明父母早亡,一直没有姑娘跟他,白拣个媳妇,乐得合不拢嘴。
再说,秀琴的婆婆,等发现秀琴跑了,直接去秀琴娘家要人,秀琴的娘听说女儿跑了,活活被气死。本已病入膏肓,两儿子还没成家,一切都不管了。
姚光气冲冲跑回来,冲母亲发火。报警又不行,秀琴没满二十岁,没有结婚证,那不是“知法犯法”吗?姚光的父亲,大发雷霆,恨儿媳不给人面子,犯下滔滔“罪行”,恨妻子方法不得体,逼走了儿媳。
家人找,亲戚朋友找,方圆百十里,找遍了,没有音讯。姚光年轻气盛,这样的媳妇,不要也罢。甩着手,又出去打工了。
这样过了一年。秀琴已和李明生了男孩,深得李明的信任。秀琴太想母亲了,抱孩子,带着李明回娘家。李明觉得秀琴和姚光又没领结婚证,自己才是光明正大的丈夫。
谁知道,前脚踏进门,闻听母亲去逝,撕心裂肺地痛哭,后脚就有人通风报信。姚光家族来了十几个人,将秀琴抢回家,并将李明痛打一顿,李明只得抱着儿子,惶恐离去。从此,再也没来寻找秀琴。
秀琴老实交待了一切,姚光的父母将昌岚打一顿。昌岚理亏,只好逃到外地打工,无颜在村里生活下去。
姚光回来了,心里别扭,自己的“媳妇”跟人跑了,给他巨大的耻辱,“绿帽子”戴得全乡人都知道。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可怜自己身体孱弱,又瘦又矮,无法找更合适的妻子。
秀琴痛哭流泪,忏悔,请求姚光原谅,和自己重归于好。经历这件事,秀琴不再和婆婆顶嘴,对骂,变得虔诚改错,任劳任怨地为家人付出着。
秀琴从内心里还是喜欢姚光,家庭富裕,穿着得体,只不过是上了昌岚的当,走错一步。李明和儿子,秀琴渐渐地淡忘,现实很残酷,生活很实际。
秀琴和姚光正式领了结婚证,过起了夫唱妇合的日子。农闲时,姚光出门挣钱,农忙时,回家收割庄稼。
几年后,秀琴生下女儿,儿子,一家人幸福地生活着。婆婆变了,不再吵架,不再强势,秀琴也变得贤惠,能干,吃苦耐劳了。
人生是一张单行道,有些弯路,必须走;有些弯路,没法走,走了就无法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