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已去,何处安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5662758/046ed637deff97c1.jpg)
凡是读过安妮宝贝文章的人,一定领略过她文字中的颓靡、绮丽和破碎。
她笔下的女子要么如烟花般灿烂,要么狂野而绝望,一个个支离破碎的生命,如同脆弱的琴弦,精神上极度空洞和寂寞,身体上满是伤痕,自我戕害,满目狰狞。
也许,有人固执地认为文字构筑的只是一个虚拟的世纪,但是,安妮阴锐坚冷的文字背后,我一直相信在世界的某个地方一定有一些罪恶之花,在现实和黑暗中绽放,她们不羁,她们沉沦,她们孤独,她们寂寞,她们就像潮湿得没有见过阳光的苔藓,寄生在某个幽暗而清凉的墙角或瓦楞间,倔强而寂寞的生存着。
安妮和我是同时代的人。
已经记不起什么时候,接触到她的文字,开始,有点抗拒,太过于阴郁的文字,阅后,心情多少受到干扰,难以明媚,但是,其文字是有一种魔力的,有人说是精神毒药,最后,总是让人在某个不经意间,去触摸、去靠近、去温暖那些寂寞、孤独,有迹可寻的生命和灵魂。
正是如此。
安妮自在网上四处飘荡以来,她就拥有众多忠粉。
甚至,一些70、80后们,曾经把阅读安妮宝贝作为一种接头暗语,然后,聚在一起。有的,甚至因为安妮宝贝,相识、相知、相爱,温暖地过着日常······
尽管如此。
由于文字风格过于清冷、阴郁,所以,虽然安妮早已名利双收,但是她的作品长期以来,没有那位导演敢于,而且能够将其搬上大荧屏。
直至2016年,终于有人敢于吃螃蟹了,他是陈可辛,他是曾国祥。
13岁那年,七月和安生相遇了,安生父亲早死,和母亲关系紧张,七月把安生带回了自己的家,从此,她们一起玩耍,一起吃饭,一起洗澡,一起睡觉,形影不离,七月说:“有时安生是七月的影子,有时七月是安生的影子。”
她们彼此踩着对方的影子,一直走下去,愿意做一辈子的朋友。
七月相信她们谁也不会离开谁,那怕安生坚定地认为她会在27岁时,走向死亡,至少在七月的心里,她从来没有想过,没有安生,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五年后,她们18岁了。
有一天,七月(马思纯 饰)甜蜜地告诉安生(周冬雨 饰),她想恋爱了,她遇见了一个男孩,她喜欢上他了,他叫苏家明(李程彬 饰),但是,他不知她的存在。
安生,为了七月,瞒着七月,在校园里,堵住家明,气势汹汹地“警告”家明说,有个女孩子喜欢他!
所以,安生说在七月正式介绍他们认识之前,就已经跟家明见过面。
后来,七月和家明,好上了,七月和安生两个人的生活,也就成了三人行。
中学到大学,三个人的感情慢慢地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家明逐渐习惯了七月的乖、七月的好,七月的优秀,但是,生活好像又缺了点什么。
安生什么都好,就是命不好,她过早地尝尽家庭破碎之痛,叛逆而倔强,豪爽而尖刻,这是七月所没有的。
渐渐地,家明的感情天平,偏向了安生,也许,一开始,他就知道他是无法驾驭安生的,他也不想破坏七月和安生的感情。
表面上,一切正常,他是七月的男友,他也准备与七月结婚。
但是,内心的煎熬,让他倍感疲惫,于是,他用不断地蹦跑,来麻醉自己。
七月,慢慢地感觉到了家明和安生的感情,但是,她爱家明,为了证明家明也爱自己,她死死抓住不放,直至,安生的离开。
安生,在外开始了她的长久漂泊,她经常性的寄明信片给七月,诉说着她的欢乐和迷茫,爱恋与痛苦,在每一份明信片的末尾都会写上“问候家明”。
安生在外自由地疯长,工作,恋爱,后来,她厌倦了,回家,和七月撕逼······直到七月和家明的婚礼,最后新郎跑了······
安生不知道,爱一个人,是她的劫。
她累了,她开始向往平凡而安稳的生活了。
七月和安生是不同的人。
七月是安稳的,她是我们身边众多的你我他,很多人的一生,即是出生、学习、上大学、工作,然后找个人结婚生子,稳妥而庸常地过完自己的人生。
所谓的普通人都这样生活吧,认真做好每一天自己分内的事,不去索取与自己无关的爱和远方,七月本也想这样,但是,安生的出现,对家明的爱,无形中,在改变她自己以及她的人生。
她,貌似高傲的女子,其实为了爱,她也可以低到尘埃里。
她忍受着,自己的闺蜜与自己的爱人暗生情愫,也许,在她保守的背后藏着的是一份自私,也许,仅仅是为了自以为是的纪念吧?
安生是自由的,她是芸芸众生中的异数,她好像永远是自由的,母亲管不着她,想离家就离家;老师管不着她,想砸窗户就去砸。
她随时都可以出发,随时都可以爱上一个男人。
她是自由运动中的危险分子,她表面上好像什么都不在乎,包括生命,那怕27岁,死去,好像也没什么遗憾和可怕的,但是,她在乎七月,所以,她选择了离开,离开七月,也就离开了苏家明,虽然,这样很痛、很痛······
你是七月,还是安生?
安妮宝贝说,她们是一个人心中的两个自我。
七月即安生,安生即七月。
原来,她们不仅是彼此的影子,也是对方的影子,是那个面对自己不敢成为自己时的借口和勇气。
电影中,不断一次又一次的反转中,七月,到底有没有死?或者遵从原作,死去的是安生?
我认为,死去的是七月,最后,安生活成了死去的七月。
七月死了,留下了家明和她的孩子。
安生,安静地在某个地方,生活着,不再漂泊,她独自一人,带大了孩子。
白天,她辗转职场;晚上,她飘荡网络,以七月的身份,记录着她、七月、苏家明的点点滴滴······
整部电影,没有安妮宝贝文字的冷冽和寒意,最后,倒有人性的温暖。
曾国祥的父亲曾志伟看完,这样说:
一开始以为是喜剧片,后来觉得是文艺片,到最后发现竟然是悬念片!
李银河说:
人们绝对需要现实主义的影片,需要看到那些自己可能经历的事,自己在生活中能够遇到的人,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故事,看到那些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爱情、亲情和友情。
七月已去,处处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