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最初的画面,决定了一个人生活的底色
朋友小Z总是跟我抱怨,说她自己是个容易焦躁不安的人,总是觉得惴惴不安什么事情,但还说不好究竟为了什么会这样。
这种情况,只要是随着生活中工作中压力一增大,就会出现。
而且,如果想做好一件事,由于太过紧张了,反而做不好,容易卡在一个环节,或者一件小事,迟迟推进不下去。
就这样,让整个流程耽误下来。
然后,自己吃不香睡不着,坐立不安。
我曾经认真观察过她一阵子。
她其实是个很要强的人,自我要求很高。
对自己做事有一套标准,如果达不到就会沮丧,如果差得太多,就不敢继续做下去,更何况重头再来。
在一次一起吃饭的时候,我们话赶话聊到了小时候,我问她:小时候总跟谁玩啊?
她合计了下,说:小时候总是在亲戚家呆着,父母太忙了,没有时间带她。
我问:然后呢?呆的开心吗?
她说:不放松。因为毕竟不是自己家,怎么都觉得有束缚感,需要看着别人脸色啊。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们家的小朋友玩一个新玩具的很开心,我也想加入,但是却怕被说不乖,所以,没有加入,只是在一旁看着。
我似乎看到了什么,忽然知道了她为什么总是觉得惴惴不安。
因为熟悉,熟悉惴惴不安那种感觉。而平静,放松,这种感觉对她来说,是稀少的,是陌生的。
人总是习惯呆在自己熟悉的状态中,无论是身体还是情绪,都是如此。
终于似乎看到了些什么。
一个人身上出现的一些状态,是有原因的,是可以追溯的。
从我们记事开始,我们头脑中都会有模模糊糊的关于生活片段的记忆。
这些记忆带着温度,或者冷度。
翻阅这些记忆,在最初的那副画面,你能看到什么呢?
是看到了陪伴,安详,富足,温暖,放松,还是孤独,迷茫,寒冷,挑剔,监督,紧张。
这影响了一个人今后生活的模样,和心理的模样。
负责任的父母应该做的,是时刻察觉孩子有关物质的,精神上的需求,给予及时的支持或者是指引。
小孩子的感知能力很强,但解读能力很弱。
当她还不会说话,说不全话,语言表述不足够准确得时候,她更多的是用身体去感觉,本能地感知周围的人和物。
如果这个时候,她感觉到的是对她的挑剔,忽视,搁浅,应付。
她就会下意识的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是别人的累赘。
长大了就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渴望得到外界的肯定,忽视自己的感受,忽视自己的需要。
这样长大的小孩子,容易产生焦虑。尤其是遇到困难,达不到她预想的目标时,她就容易自我攻击。
停下来,抱抱自己,允许自己的不完美,告诉自己,一件事情,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跟越来越清晰的过去的自己和解,告诉她,那时候的她很不容易,由于弱小,不得不困在那样一种境地,依赖那种环境,才能活下去。
现在长大了,一点点都会变好的,因为世界是变化的,一切都是可以变化的,而是变好还是变坏,取决于她自己。
一切一切都可以通过后天自身的努力去得到,不会永远困在原有的状态中固步自封,不会陷入一种原始的状态中冲出不来,不会的。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把这一切的思考都告诉了朋友小Z,她有点意外,愣了许久。
但从她的眼睛里,我看到了接纳和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