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即菩提:

2018-12-31  本文已影响0人  悟寂

烦恼即菩提:

烦恼即菩提,这一句,是来自《六祖壇经》。这段时间,很多人跟我提起这一句子。

烦恼即菩提是什么意思?据说有很多解释。我没有去查询过。以前,我是这么解释的:

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烦恼,就是苦,苦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苦是导致觉悟的因。烦恼是觉悟之因故,依因说果,故曰烦恼即菩提。个人学佛以来,往往都是在经历、陪伴烦恼的过程中突然茅塞顿开而有所领悟,是故我说,烦恼是导致觉悟之因。

前几天,德智比丘尼问及烦恼即菩提是什么意思时,我就是用上面的解释回答她。昨天傍晚扫雪后,山上一个师父又提及这一句。晚上经行时,回忆了一下《六祖壇经》和禅宗祖师一些语录,感觉这个解释比较正确:

六祖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师曰: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若以智慧照破烦恼者,此是二乘见解,羊鹿等机;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简曰:如何是大乘见解? 师曰: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可见,六祖所说的菩提,就是指涅槃的本体,涅槃的本体就是空。

《心经》说,五蕴就是空,空就是五蕴,空有不二:色空不二、受空不二、想空不二、行空不二、识空不二……

永嘉证道歌说,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可见,六祖所说的烦恼即菩提,就是告诉我们,烦恼就是菩提涅槃,凡夫见二,得证无相三昧的大阿罗汉了达,烦恼与菩提,其性不二。

何以故?把涅槃譬如为金,把金做成耳环、戒指乃至种种器具。耳环、戒指乃至种种器具,仍旧是金,其性不二。

以前,我曾从十二缘起的角度说过:无明缘行,无明就是不如实知,它是行蕴产生的缘因。行就是造作、就是动相。若依楞严经,把涅槃称呼为妙明真心,妙明真心就是寂灭相,就是真心之静相,烦恼就是真心的动相。

烦恼即菩提,烦恼与菩提只是真心的动相与静相而已,其性不二。了知二者不二,则不欣不厌,则心行处灭,狂心顿歇,歇即默契矣!

亮世曰:万法差别相,其性无差别,不欣此厌彼,心歇即菩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