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Redesign - 为什么选择 MARK ?
最近在准备一个 redesign 的练习,再三考虑之下,决定对长期使用的心水影单应用 MARK 动刀。
MARK 刚出来不久 (v1.3.1 Android) 的时候,身为电影痴汉的我就已经开始使用了。使用的初衷很简单——每天定时推送两篇高质量影单。
虽然自己长期保持着每周3部的观影量,获取电影推荐是一个比较强的需求,但却一直没有长期使用的内容产品。豆瓣电影的独立APP的主要功能是我并不需要的购票功能,而且界面设计极其原始、简单粗暴;豆瓣APP里,电影只是其中一个模块,层级并不靠前,对我来说有太多的冗余功能、冗余信息,而且官方榜单和用户榜单混杂在一起,水平参差不齐,系统也只能根据浏览记录和观影记录进行相似推荐,大部分不感兴趣的推荐都会一再重复推荐;也曾短期使用过“龙斌大话电影”、“毒舌电影”等微信公众号,但公众号宣传营销性质的文风加上同质化竞争的热点内容,还是慢慢地让我感到厌烦。
与使用过的内容产品相比,MARK 更为简洁轻量,影单质量也比较高相比之下,MARK 作为一份观影指南、作为一款内容产品,非常轻量化。除了每天推送的观影指南,就只有电影卡片、电影清单、片源链接几个相关度非常高的功能。没有扰人的广告、也没有纷繁的影星资讯,界面非常克制简洁。得益于初创团队对电影的热忱和高质量的追求,MARK 的每日观影指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着内容上的深度、广度和新鲜程度。对影片质量和小众程度挑剔的我也就一直用了下来。
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加入了MARK 影单审核团和真爱小伙伴群(主创团队和中高度用户的交流群)的我,了解到了程序员携设计师出走引起的团队动荡。经历过一次大的改版(v1.6.0-2016.09),也见证了 MARK 从做「推荐」到做「分享」、从码叔一个人写到邀请高水平撰稿人分享的转型过程。
2016年9月, MARK 一次较大的改版一直都很喜欢MARK ,也一直还在使用,但打开频率却慢慢冷了下来。这阵子仔细想了想,一个原因是,从推荐转型到分享以后,影单内容水平是有波动的;另一个方面,16年9月至今的这一次改版个人觉得并不是非常成功。视觉上来说少了老版本的那种 Guidebook 的感觉,有可能是因为更换了设计师的原因。轻芒的王俊煜老师提到过,当用户的使用时间很长、使用频率很高的时候,设计对产品来说就会变得非常重要。对于 MARK 这样的内容产品来说尤其如是。随着产品战略的转型和用户需求的变化,设计也是需要作出对应的适应性的变化的。自己对 MARK 转型过程中的这次改版是觉得有点惋惜的,总觉得丢了什么、差了点什么。虽然它还是保持着克制简洁的风格,但总感觉还不够精致。所以想试试,给 MARK 做一次redesign。
不说重拾,愿能突破。藉着这次redesign练习的契机,希望能在锻炼提升自己的交互设计能力的同时,为 MARK 提供一些设计改版上的探索,为自己热爱的电影和同样热爱电影的人们奉献一点小小的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