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红薯的始作俑者
上海徐家汇,初听这个名字就能猜到肯定和姓徐的人物有关。徐家汇原名法华汇,因地处法华泾而得名,后来此地出了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徐光启。徐家汇即来源于他。徐光启是明末最负盛名的人物之一,曾在此建立农庄进行农业试验,编著了著名的《农政全书》,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沈括的《梦溪笔谈》齐名。
明末的上海真是人杰地灵,和徐光启同时代的还有董其昌和陈继儒,在中国文化史上大放异彩。也许地气使然,三人的仕途都很坎坷,徐光启屡试不第,董其昌奉旨以编修养病,“家食二十余年”,陈继儒干脆壮年归隐。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三人皆在仕途之外开辟了一片壮阔的天地:陈继儒以文学名世,《小窗幽记》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小品文的代表作之一;董其昌潜心书画,其书法和绘画登峰造极,有明一代无出其右者。
相比之下徐光启就很杂了,屡试不第后迫于生计不得不四处奔走以教书为业。在广州韶关任教时结识了耶稣会士,从此他开始接触西方文化,一发而不可收。数学水利天文历法农学军事宗教,几乎无所不涉,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潜心研究西学、介绍西方、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他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历史课本上有他们俩的著名插图)合作翻译《几何原本》,第一次向中国系统介绍了西方数学,同时翻译制作的《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第一幅世界地图。但徐光启最重要的成就还在农学。
中国自古以来皆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农本思想贯穿整个古代史。徐光启更是亲力亲为,开辟农田建立农庄,进行农业试验,总结前人经验的同时更提出新的农业理念。红薯明末由东南亚传来,最初只在福建沿海地区少量种植,徐光启将之引进到上海试种,亲自进行改良试验,经过多次试验后终于大获成功,开始在上海推广,随后他又将红薯的种植推广到全国,因此养活了大批人口,中国的人口也有了大突破。一直到改革开放前,红薯依然是中国很多地区的主要食粮。我爸就是吃着红薯长大的,红薯干红薯面红薯窝窝,现在看到红薯就想骂人。
徐光启晚年编纂的《农政全书》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农政全书》在大量摘引前人文献的同时,还结合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数理知识,提出独到的见解,对引进新作物,推广新品种,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礼部尚书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病逝于任上,此时距明朝覆亡还有不到十一年。徐光启灵柩归葬于老家法华汇,后代就在此繁衍生息,法华汇也就因此更名为徐家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