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团队和技术管理及领导力时间管理

碎片化时间管理的6个秘密

2016-10-23  本文已影响2392人  轩窗笔记
文 / 青芷

今日霜降,秋的最后一个节气。经历连绵几日的阴雨,魔都迎来久违的晴天。浓秋将逝,最宜仰视苍穹,思考人生。

昨晚的课程没有听完,醒来继续回听秋叶大叔的公益课程《学会碎片化时间管理,你的1天不止24小时》

视频令我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秋叶大叔分享的干货,内容外的也很吸引人,这次课程参与听众从预计的5千跃升为7千(目前数字还在攀升)导致千聊直播平台一度崩溃;当平台卡壳时候粉丝仍然愿意多等40分钟直到恢复正常;随着分享的推进,满屏的粉丝红包砸向秋叶大叔,我似乎隔着屏幕都能看到大叔那张老脸背后微笑绽放的鱼尾纹。

何方神圣居然有如此号召力?我们先来认识下作者,秋叶大叔是自媒体大咖、大学教授、PPT专家,今年已经出了9本书,书稿5本,做了线上线下培训分享150场,每天还要完成日更文章回复粉丝提问,课程中也不忘自黑懂撩妹的多才又幽默的大叔。这位有方向又有耐心,有激情也懂套路的大叔,他的课程分享当然不能错过!

这个时代最难的事情是什么?也许你会说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口袋里”、“赚它一个亿”…曾听到一个耐人寻味的回答,这个时代最难的事情是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因为现在信息太纷繁太庞杂了。

碎片时间,是相对于大块时间而言的,因时间、空间、状态切换而产生的零散、无规律的小块时间,比如,你每天正常工作的时间就是大块时间,而午间休息,上下班途中,晚上睡觉前的这些零散时间就是碎片化时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终端的普及,人们被海量信息包围,每天要应对手机、电脑、IPAD、网络游戏,无处不在的广告所带来的信息冲击,不论是热点新闻、娱乐八卦、学习培训还是网络社交,不断地撕扯着十分有限的注意力,我们原本大块小块的时间,都被摔成了碎片。除了工作根本没有一整段时间用于学习或自我提升,即便是有时间,也时常是这里挤一点那里挤一点,没法静下心来。不管愿不愿意,我们的工作生活被时间的碎片化绑架,如何争分夺秒的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是我们必须要思考解决的问题。结合秋叶大咖的分享,我整理了六点心得供大家参考:

1 重点不是时间,是注意力带宽
这里的带宽不是电脑领域的频宽,指个人的注意力在工作、家庭、学习、兴趣、健康、理财、亲友、人脉等方面的分配。做好了注意力平衡,才能节约大量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例:同年参加工作的同事,能力水平相仿,且都很努力。A只关心工作,收入只存银行,B在工作同时关注到房价上涨趋势,提前买房,比A节省了很多成本去做想做的事情。而A要花更多时间精力去工作也只能勉强还房贷,两人经济地位和工作状态呈现天壤之别。

秋叶老师建议,一个人需要多维度拓展带宽,在不同时期,要明确哪些是带宽的重点。家庭、工作、人脉、理财都很重要,不要做那只埋头的鸵鸟。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2 重点不是时间管理,是目标管理
倾尽全力的努力并不会令人疲倦,没有成就感的努力才会让人疲惫。与其精确安排时间,不如关注自己的目标。时间是奇妙的东西,和空间一样时间是不可触碰、没有实体的,我们只能靠外界投射到自己感官上来感觉。我们经常有管不住时间的无力感,其实是因为没有实际考量的参照物。当我们将时间管理理解为目标管理时,在截止日期前,按质按量完成任务,这是对时间最好的馈赠。一旦一个目标被拖延,那接下来很多个目标会被拖延,目标的管理需要勇气和决心,决不允许拖延发生,遇到困难就追加资源,追加人手。

在脸书办公室的墙上写着这样一句标语,「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即「完成比完美更好!」

所以,当决定要做一件事,不要害怕犯错。犯了错,总结经验教训即可,但是目标不能轻易停止。

对于目标管理的严谨和坚持,也取决于你用多大的时间力度去管理自己的时间,放弃用天、半天这样模糊的字眼去安排时间,主动把自己的时间设定在2小时段、4小时段等固定单元,将目标分解成小单元纳入日程表,保证每天投入时间不少于一个单位时间长度。这样既可以检核自己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针对临时事件去合理调度时间,最大程度上确保目标的不被干扰。

3 时间加速的秘密:一件事情的三样目标
用一件事情完成三个不同的目标,提高效率。例如和朋友聊天互动,一可维系感情,二可发掘写作灵感,三是逼自己想出文章金句。再比如看杂志,一可丰富视野,二可学习排版,三可提炼标题文案。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你就可以超越同行业很多人了。

4 切换思维模式,让时间不因犹豫而流逝
不同的行为模式所调动的思维模式也是不同,写书是需要系统化思考的过程,侧重广度和深度;带领团队是点评式的思维模式,有问题及时发现立即反馈纠正;在线课程研发需要分析性思维方式,调动各方资源进行整合思考;撩妹是凭借感性和直觉,大脑得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轮换。如果不能快速跟上情景节奏,这里慢半拍那里要适应适应,无疑浪费了宝贵时间。训练思维模式,和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沟通频道,也是高效利用时间的有力武器。

5 做计划的秘密不是满满当当,而是预留空白时间。
在计划表里,记得预留1/3空白时间,这部分时间是响应各种意外来临的事情,总有临时的会议要召开,总有突然造访的客户,总有紧急的电话响起,给自己的plan预留弹性时间,实际上是给紧急情况作的第二套备案,万事有备无患;如果没有人找你,没有紧急情况把你的空白时间填满,说明你还不够忙,你的地位还不够高,你的贡献还不够大。
附上秋叶大叔的时间安排表,浅蓝色表示每天固定工作内容,绿色表示已经完成项目,红色表示计划中还未实施的工作。

秋叶大叔的时间安排

6 以碎片化反击碎片化

凡事挑战逆向思维,譬如碎片化时间中反碎片化,当碎片时间突然来临,打开自己的行动清单,看看可以马上着手的小事是哪些,给家人电话,给朋友订餐,听录音,用云笔记记录某个想法、思考写作框架、听英语演讲等,这样既避免了碎片化时间的流失,也管理好了自己的注意力,开发了碎片时间的价值。

大多数对时间管理有所期待的人,深层的需求其实对自我认知的迷茫,只有对自己重视并愿意更好的利用时间的人,才会一直保持对生活的思考。如果你觉得自己应该比现在过得更好一点,如果你觉得自己应该是个做大事的人,如果你觉得明天的你应该更接近理想中的你,那么,就别在鸡毛蒜皮上没完没了,别把碎片化时间都消耗在刷微信玩手机上面,当你真的做到碎片化时间的主人,你才可能去专注做更多的事。

美国的一项数据表明,能合理利用好碎片化时间的人只有3%-5%,如果你能成为这3%-5%的一份子,那么你的职业发展会比其他人快很多。

关于时间管理,不要纠结于时间管理技巧到底是用番茄法,还是3只青蛙?是用软件APP还是手记?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时间管理是个假象,要管理的是自己的心智而不是时间,这是我听到的时间管理最好的箴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