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
2017.11.16,下午,阴晴。
今天我从伯凡老师那学了一堂让我灵魂有所共振的东西。对我来说以前也可以说从毕业以来我舍弃或弄丢的东西,导致我总是一个人喜欢宅在家,独来独往,不想与人交友或深交。这个叫做社会兴趣也叫社交兴趣,合作,给予,共情。这段时间以来一直缺少幸福感,原因在于自己把自己给封闭了起来,不喜欢社交,以前经常强调能有一两个知心朋友就好了,的确那段毕业期间在朗玛我认识了几个要好的知心朋友,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故事的演变,我们现在也逐渐的很少联系。但光光有几个知心朋友不叫社交兴趣,社交兴趣是对于爱的人,亲情,朋友,甚至是陌生人都要保持一个社交兴趣的心。人的幸福感来自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糟糕的人很难有实质性的幸福,这是一种兴趣,也是一种愿望,更是一种能力。我缺乏了这种能力,回头想想,我的朋友圈,有谁会记得我,我能记得谁,关键还不是你记得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记得你。比多少人记得你更重要的,是有多少人认可你。以前总会有个人说我自私,我并不认为,我觉得自己已经是很好了,为什么他会说我自私呢?现在想想,在他心里我已经形成了这种固化的形象,我给他的感觉不是温暖而是冰凉的形象,我感谢现在的自己现在能知道这个认知。怎么样做到社交兴趣,让自己温暖幸福起来,首先要拥有合作意识,就是给予帮助。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保持一个随时帮助别人的一个准备状态。而这个帮助不仅仅是在认识的人当中,而是包括了陌生人,这让我想到了跟我同住一栋楼里的女孩,她的涵养让我深深的记住了她,并且被她温暖到,她还比我那么小,我要向她学习。与人交往的时候要保持"给予多于取"的倾向或者是习惯,哪怕是日常生活中的交易交换中,让自己的付出大于所得的,也就是始终保持着人生的一个不等式。那就让自己的给予大于自己的所得。最后是共情,表现为对他人的思想、感情、体验,希望给予理解的能力和愿望,也就是一种共情力。就是他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是试图让自己的频道跟别人的频道合在一起,总是试图保持同频共振,而不是自说自话。这三点说起来是三点,其实就只有一点,那就是给予大于索取。这让我想到了之前看过的那边心里学的书,让自己变得更有存在的价值感,大家都在一个平衡的线上只是你快我慢,我想我要好好爱和珍惜身边的朋友。让人生不在遗憾和无聊。知道了这个,我想不再让自己那么自私冰冷,而是让自己做一个有温暖的人,像木头一样摸上去不会凉,不索取,只会给予。给予永远大于索取。
第一,合作。
当他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他常常想到的是跟别人去合作;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他保持一种习惯性的帮助他人的准备状态。
有一个小细节跟这个东西有关,比如说你从一个门出去的时候,你是不是习惯性的把手往后推,让后面的人方便的过这个门。有一个测试很有意思,60后、70后、80后、90后,不同年份的人愿意做这个动作的明显不一样,这个动作就反映了社会兴趣。因为你帮的人往往你不认识,即使你不认识都保持一种帮助他人的准备状态,这就是社会兴趣。
第二,给予。
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一直保持着“给多于取”的倾向或者是习惯,哪怕是在日常平等的交易交换中,他也习惯于让自己付出的大于自己所得到的,也就是说他始终保持一个人生的不等式,那就是让自己的给予大于自己的所得。
第三,共情。
衡量社会兴趣是否健全和充分的第三个特征,表现为对他人的思想、感情、体验,希望给予理解的能力和愿望,也就是一种共情力。就是他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是试图让自己的频道跟别人的频道合在一起,总是试图保持同频共振,而不是自说自话。
这三点说起来是三点,其实就只有一点,那就是给予大于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