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学习:14个字为你揭秘《学习的真相》
亲爱的家长朋友,当您点开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希望您能认真地读完。一共13000字,大概需要20几分钟,有点儿长,但是为了孩子,我希望您能读完。
关键词:对标、归因、信念、分解、习惯、知新、温故
家长最头疼的事儿就是孩子的教育。在最头疼的事情里排名第一的,我相信一定是孩子的成绩,因为这个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家长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不惜牺牲孩子的童年也要把孩子送往各大教辅培训班。但是,最终的效果家长是不是真的关注了?哪怕有了效果,是不是就一定能长久了?是不是跟某些治标不治本的特效药一样,不能停,一停下来就犯病。
题海战术、高价补习、学霸秘籍……无论哪一路功法,不知道科学原理,都只能是“邪门歪道”,只有揭开学习的真相,才是真正一劳永逸,常学不败的秘诀。
所以,请各位家长朋友们,成绩不好先别急着送培训班,先看完我这篇文章之后,再送也不迟。
本文的内容和缘起都是出于杨大宇老师的畅销书《学习的真相》。学习可以很难,也可以很简单。不了解学习规律,学习也许比登天还难;掌握了学习规律,学习将变得非常简单。
《学习的真相》是一本帮你参透学习规律的书。书中的方法经过无数学子的亲身实践,真实有效。只要你能按部就班地实践书中的方法,成绩想不提高都难! 《学习的真相》告诉大家,只要用对方法,“学酥”也可以逆袭“学霸”!
为了给你提供最简阅读的体验,我结合着我的学习体会和出版从业经验,用14个字把《学习的真相》这本书的“干货”解读给你,希望能够对你孩子成绩的提高有所助益。
一、对标——成功者陷阱。
成绩不好时,我们往往会下意识地向优等生看齐。奇怪的是,即使我们完美复制了优等生的学习方法,成功却还是没有如约而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近朱者赤”的现象确实存在,但并非万能。如果只忙于追逐成功者的脚步,而放弃自己的思考,反而会得不偿失。
学习是复杂的过程,总结他人的学习经验很有必要,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想走出学习困境,首先要做的就是丢弃对成功者的依赖,抛开“近朱者赤”的惯性思维,正确运用“对标”策略,深入分析思考自身学习存在的问题,把下一个最好的自己作为自己的“对标”对象,制定适合自身的学习策略,谋定而后动,才能避开成功者的陷阱。
二、归因——成绩为啥差。
现实中,有孩子努力付出却没有回报,思维活跃却成绩不佳。成绩不好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对标”之后就是“归因”。“归因”是学习进步的原点。成绩不好是孩子不聪明,还是主观不努力?是主观不努力,还是客观有原因?
人类的智商是呈钟形曲线分布的,也就是说,天才和智障在人类的群体中都是极少数,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智商上都是普通人。成绩的优劣之分,看来与智商的高低并没有太大关系。所以,我请各位家长朋友,一定不要动不动就拿下面这句话刺激孩子,很多家长喜欢这样说,“你不如人家某某某聪明,就得多下苦功夫”。
方法不对,越努力越悲催!最后,成绩不好,孩子还能找到借口,你看我是不是很努力了,我就是笨嘛,我也没招啊。最后,甚至搞得家长都相信自己孩子笨了。但是,事实是,根本就没有笨孩子啊。
很多表面上看起来是主观的东西,其实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客观根源。看到一份糟糕的成绩单时,与其把精力浪费在责怪自己孩子不聪明,责怪自己孩子不努力上,不如冷静地思考,究竟是什么客观因素阻碍了我们孩子的成功。
很多主观的因素其实往往都是由客观因素造成的,如果客观的环境和条件不发生改变,而一味地希望或者强求孩子提高成绩,最终结果往往都是徒劳的。
因为我相信任何孩子都不想被称为“学渣”“学酥”,任何孩子都想成为“学霸”。内心都是希望被认可和被表扬的,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自尊。
那客观因素到底是什么?
在此,我不想讨论省市、地区的教育水平差异和学校的教学环境差异,因为教育环境的差异是社会性问题,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我在此只想讨论学习科学方面的底层逻辑,这个逻辑错了,再好的教育水平和教学环境也无法改变成绩差的问题,事实也是如此,再好的学校也有“差生”。
无论是富家子弟还是寒门儿郎,知识都需要自己习得。差别在于学习的环境和条件不同,对学习起引导作用的老师不同。但无论有多大差别,都不能否定一点,就是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最终的决定因素是自己,而不是外因。
学习并不是一个均衡前进的过程,它在某些阶段很难进步,在某些阶段却又进步神速。如果对此一无所知,我们很可能会在中途放弃;相反只要有所了解,我们迈向终点的脚步就能变得坚定不移。
很多人都会一厢情愿地假想出这样一个理想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绝对的公平是存在的,没有人不劳而获,也没有人辛劳无获。每一分耕耘的背后总是对应着一分收获。就像一分价钱一分货,绝对公平,童叟无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原本是用来激励学生用功读书的。但讽刺的是,很多学生恰恰是因为相信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才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勇气——因为他们付出了一次又一次努力,却迟迟看不到收获的到来。
努力付出,却没有收获?看上去很不公平,但这却是学习过程中再常见不过的现象。除非你真正懂得学习的规律,并严格按照规律去学习,否则注定要成为“劳而无获”的牺牲品。
学习的规律?我知道这听上去有点儿神秘,不过大多数学习的规律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如“艾宾浩斯曲线”。无论你是否研究过“记忆力”,都应该听过“艾宾浩斯曲线”这个名词。如果你希望提高自己的记忆力,艾宾浩斯曲线绝对是你第一时间需要了解的知识。艾宾浩斯是一位记忆学家,他做的最了不起的事情便是破解了人类遗忘的规律。
在艾宾浩斯从事这项研究之前,我们一直认为人类遗忘事情的速度是均衡的。好比从现在开始一小时之内我忘记了3个英文单词。那么再过一个小时,我又会忘记3个英文单词,直到忘光。这样的推理与我们的直觉差不多,但可惜这不是事实。通过反复实验,艾宾浩斯发现遗忘的速度不是均衡的。在记忆完成后的第一个24小时里,遗忘速度是最快的,大约70%的内容会在这段时间内被遗忘。而此后遗忘的速度就骤然变慢,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记忆量都维持在20%左右。艾宾浩斯的实验在学术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与人们的直觉正好相反。不过真金不怕火炼,经过实验,如今绝大多数学者都接受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学习的过程和骑自行车的过程非常相似。它绝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均衡过程。相反,在你刚开始攒足精力学习的时候,成绩的提升幅度会很慢很慢,甚至会出现短暂的倒退。正是这种早期成绩提升的超慢速度和小幅度倒退让很多学生失去了信心。如果你曾经在某个学科上努力过,却发现成绩不升反降,我相信你就能明白我说的话。但是,如果这个时候你能继续保持努力状态的话,就像给足了初始速度的自行车一样,你会看到十分明显的进步,学习也会越来越轻松。反之,如果在这个阶段你选择了放弃,那么你前期曾经付出的努力便会付诸东流。也许,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你又开始在这个学科上发力。这个时候你又会经历初始加速时必然经历的困难,如果你再一次沮丧地放弃,就等于再一次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讲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明白,学习成绩的提升是一个先慢后快的过程。与你想象中的可能稍有不同,成绩提升的“酝酿期”要比“加速期”长很多。想在一个月内将自己的成绩提高50分以上吗?这完全可能,不过在此之前你可能需要持续努力半年之久。
我们接触一个全新的学科或者全新的知识时,由于一开始还没有摸清规律,就像在陌生的城市行走,总是找不到正确的方向。“从无到有地接触、了解、吸收一个个概念,在把概念之间的关系摸清,进而延伸出知识网络”,这个过程,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的“学习筑基期”。其过程必然是困难又缓慢的。可是一旦我们走好了这一步,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学习筑基期”要经历“接触→了解→吸收→关系→网络”这样的过程。
所以,成绩差的根本原因可能是你根本不了解学习的规律,不尊重客观规律的学习,只能是原地打转。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进步也就是意味着倒退。
三、信念——相信你自己。
因为成绩不好,所以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还是因为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所以成绩不好?到底怎样的自我观念才能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稳定的自我观念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当自我观念是积极的、正确的时候,它的稳定会让我们不断走向成功。另一方面,当自我观念是消极的、错误的时候,它的稳定也会不断地把我们拖入深渊。
人的自我观念具有无穷的威力。无论你认为自己“能做到”还是“不能做到”,你都是对的。自我观念会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每个人的行为,最终帮助我们实现“自我观念”中的内容。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自我实现”。
尽管自我观念具有稳定性,但并非无法改变。自我观念源自内心深处的“相信”,想改变自我观念,就必须用新的“相信”取代旧的“相信”。
相信“相信”的力量!作为家长,你是最能给孩子信心的人,所以美国崇尚“赏识教育”是有道理的,所以,从今天起,敬爱的家长,请收起你的“大棒”,相信你的孩子就是最棒的,他还有无限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未来还有无限可能。无论他今天在哪个点上,只要开始,永远不晚;只要进步,总有空间。
四、习惯——神奇的力量。
你也许知道习惯的重要性,却懊恼一切都太迟了。其实,习惯并不一定要从小培养,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我们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本身只是一种中性的力量,它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它会成为我们的朋友还是敌人,关键要看我们自己。
很多年前,我看过一部电影,片中的主角是一位排长,他手下有一群精兵强将。谈到真刀真枪地作战,这些战士从来无所畏惧,但是上级安排的一项特殊任务却让他们犯了难。原来,他们接到的任务是乔装成越南士兵深入敌后,进行电台和交通线路的破坏工作。
单纯的破坏对这些猛人来说倒不算什么,最大的问题是除了排长之外,排里没有人会说越南语。为了完成任务,排长为排里的战士们进行了云南语突击教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战士们总算学会了一些最简单的日常会话。为了防止穿帮,排长交代,除非万不得已,所有人都要把嘴闭严,所有需要用越南语的地方都由排长一个人来对付。
一路上,他们虽然经历几次险情,可是凭借排长的聪明机智,大家还是化险为夷。到了最后一个关卡时,敌方的指挥官突然对这群士兵起了疑心,他有意绕开排长,和其中的一个战士交谈。所幸他的问题非常简单,先前排长教过的越南语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当那名越南指挥官转身离开的时候,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就在大家以为大功告成的时候,那名越南指挥官突然转身,用汉语说了一声“再见”,排里有位士兵想都没想就回了一声“再见”。就是这一声简单的回话让战士们的身份就此暴露,随后的激烈战斗几乎让这支执行特殊任务的队伍全军覆没。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它让我领教了习惯的威力。习惯能让最为平庸的人走向辉煌,也能让最有天分的人走向落魄。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每个人都是习惯的奴隶。
同样,习惯对于学生而言,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曾经说过一句豪气万丈的话:把我的厂房、机器、资金全部拿走,只要还留下我的人,四年以后我又是一个钢铁大王。
我也想说一句类似的话:把一个好学生的教材、教辅书和笔记全部拿走,把他的学习设备全部拿走,甚至把教他功课的老师全部换掉,只要他的良好学习习惯还在,不出一年,他还会同样辉煌。
提升学习成绩的方法有千万种,但所有方法最终都会指向一个共同的方向——学习习惯,这才是学习的本质。
习惯的力量无处不在。在它尚未形成的时候,是我们在创造它;而一旦习惯正式形成,就变成了习惯创造我们。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习惯。
那怎么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呢?大家都知道,21天养成一个习惯,只要坚持21天就可以了。
养成习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我们的意识灌注到潜意识中的过程。由意识通往潜意识的最常见的途径就是重复。
不断地重复一句话,会让意识层面的话语进入潜意识,进而改变一个人的自我观念;不断地重复一个动作,会让意识层面的动作进入潜意识,进而改变一个人的习惯。
讲到这里,你猜出养成新习惯的秘诀了吗?这个秘诀就是“重复”。
我们需要多长时间的重复才能把一种潜意识控制的行为变成习惯呢?对于这个问题,英国伦敦大学的科学家给出的答案是“21天”。换言之,只要你能将一种行为坚持三个星期,你就有很大的可能将它变成一个维系终生的习惯。
在养成习惯的道路上,追求完美是你的死敌。如果你认为偶尔的一次偏离轨道就意味着彻底失败,你的成功率将会很低,新习惯的延续也就再无可能。因此,你要宽容自己偶尔背离新习惯。如果一向早起的你睡了一次懒觉,并不意味着你又变回了趴被窝的懒虫。只要第二天你仍旧能够早起,就意味着你仍保持着新习惯。
五、分解——向目标迈进。
养成了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之后,还要为自己设定一个奋斗的目标。“重复”地向着你的目标迈进。
目标对于人类的意义就像汽油对于汽车。离开了汽油,汽车将寸步难行;离开了目标,人类也同样会失去动力。拥有伟大目标的人未必都能取得伟大的成就,但能够取得伟大成就的人无一例外地曾树立伟大的目标。
秦始皇当年巡游天下的时候,很多人都曾围观过那声势浩大的车队。大多数人都在为秦始皇的威势啧啧称奇,然而有两个年轻人却与众不同。第一个年轻人说:“你的位置老子也要坐一坐!”(原文为:“彼可取而代也。”)第二个年轻人说:“哎呀,纯爷们儿就应该这样啊!”(原文为:“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两个人虽然措辞不同,但表达的意思却是差不多的。这些不经意间确立起来的目标直接决定了两个人后来的命运。第一个年轻人后来做了无限风光的西楚霸王。而第二个年轻人则踩在第一个年轻人的肩膀上,建立起一个疆域辽阔的超级帝国——大汉王朝。
两千多年后,曾经强大的中华帝国被西方列强踩在脚下。此时,又有两位年轻人针对时局立下人生的志向,第一位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呐喊,第二位则说出“为中华指崛起而读书”的不朽名言。与刘邦和项羽相似,这两位年轻人的命运也从确立人生目标的那一刻起开始改变。第一位年轻人后来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和第一任国家主席,而第二位年轻人则成了开国第一任国务院总理。
很难想象,如果这些曾经影响甚至是缔造了历史的伟人从来没有确立过伟大的目标,他们的人生轨迹会是怎样的,历史又将如何发展。
一个人确立的目标和他所取得的成就是成正比的。对学生来说,他确立的目标和成绩也是成正比的。同样一个孩子,将目标定位在班级前5名获取的进步,要远超过定位在班级前20名。
也许这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但其内在的逻辑是非常简单的:不一样的目标会产生不一样的动力,不一样的动力将导致不一样的行动,不一样的行动将导致不一样的结果。
《书论》中有一句很精辟的话:“取法其上,得其中也;取法其中,得其下也;取法其下,不是道也。”这就是说,如果你把目标设定在北大、清华,那么即便不成功,你也很有可能考取吉林大学、华东理工、哈工大一类的重点院校。但是如果把目标设定得过低,甚至压根儿没有目标,那你就只能随波逐流了。
1952年7月4日早晨,整个加利福尼亚海岸都被笼罩在浓雾之中。在离加州海岸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34岁的妇女跳入了冰冷的太平洋。她正试图完成一项十分伟大的尝试。如果成功,她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横渡加州海岸的女性。此时此刻,有数千万人在电视机前关注着她的壮举。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位名叫弗罗伦斯·查德威克的女性冒险者忍受着刺骨的海水,游过了危险的鲨鱼带,一路向前。
15个小时过去了,就在人们都认为她已经创造了历史,并打算庆贺时,查德威克却选择了放弃,爬上了护送她的船只。让查德威克极为沮丧的是,她离目的地只有区区半英里。只要她坚持一下,就完全可以通过这条海峡。
事后,查德威克遗憾地对记者说,虽然当时她已经非常疲惫,而且还要忍受刺骨的海水,但这些都不是她放弃的原因。真正让她选择放弃的是,阻隔在她与半英里之遥的目的地之间的浓雾。正是浓雾让她一直看不到目标,也得不到任何反馈,绝望中她只好放弃。
对于学习者而言,目标就是被黑暗笼罩的大海中的灯塔,就是漫长赛道横在终点前的那根飘带,就是高速公路入口处那块醒目的指示牌。从物理学上讲,目标就是参照物。只有比对参照物,我们才能知道自己是前进、后退,还是静止不动。离开了目标,我们将无法衡量自己的状态。
所以,我们的目标一定要清晰可见,以便不断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要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生命才能终将辉煌!
为什么我们在设定目标后还会遭遇失败?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因人而异。不过,究其根本,失败的愿意无非两个方面:要么是目标本身设定得不合理,要么是实现目标的方法不对或者根本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
合理的目标必须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它既不会让你伸手就够到,也不会让你无论怎么跳都够不到。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1986年,也就是两年后,山田本一又参加了由意大利组织的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出人意料的是,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当激动不已的记者们询问山田本一获胜的原因时,他在此回答:“我凭智慧取胜。”这一次,不再有人认为山田本一在故弄玄虚了,但是人们对他的回答依然感到迷惑不解。
10年后,山田本一出版了自己的传记。这个困扰了人们长达十年之久的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他在自传中讲道:“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山田本一的智慧的确与众不同。把一个宏观的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乍看起来并没有带来太多变化,但为什么从结果上看却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答案就是人的心理压力。就像查德威克的绝望一样,她看不到目标,也就看不到希望。
目标不是愿望,目标与愿望最大的区别是,愿望可以是模糊的,而目标则必须清晰。目标的清晰程度与它实现的可能性成正比。
想让目标真正发挥作用,可以用到两个工具:一个工具是“数字化”,即将目标转化为一系列可衡量的数字;另一个工具是“细节化”,即尽可能详尽地将数字化目标转化成可以立刻实施并能够被实时检验的行动计划。
小时候我曾经听老人讲过一个很吓人的故事,说一个人在黑夜走进坟地,走来走去又回到原点。老人们把这种原地打转的现象叫做“鬼打墙”,意思是鬼给人设置了一道无形的墙壁,让人一次次走回老路。
现在看来,这种迷信实在可笑。所谓“鬼打墙”,其实是人的生理局限导致的错觉。很多人以为人的两条腿是一样长的,其实并非如此。如果仔细测量,你会发现自己的两条腿在长度上会有细微的差异。因此,通常情况下我们两条腿迈出的距离是不一样的。这些微小的差异在平时无关紧要,但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就很关键了。因为在黑夜中你很难看清参照物,抬腿走路只能凭着感觉来。而两条腿迈出的距离总会攒在一些差异,积累下来,你走出来的路就不再是直线,而是弧线。如果弧线延续得足够长,你走出来的轨迹就会变成闭合图形,也就是说,你又回到了原点。
这才是“鬼打墙”本后的真相。我们之所以会原地踏步是因为缺少足够的反馈。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鬼打墙”的情况——折腾了半天,最后又回到了原点,成绩毫无起色。
而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和“鬼打墙”是完全一样的——缺少足够的反馈。如果我们付出努力却得不到任何反馈,也就无从知道自己现在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我们正在做的是有用功,还是无用功。
通常情况下,我们从学校得到的反馈总是太晚,间隔时间也太长。两三个月过去了,我们才知道自己距离目标是拉近了,还是被推远了。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目标能够实现,就必须在更短的时间内对学习目标进行检查和及时反馈。而检查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做题。
别误会,我不是在强调题海战术那一套。做题是个很高级的技术活儿。会做题的同学不用把自己埋在题山题海之中就能获得明显进步,而不会做题的同学即便做得头昏脑涨也没有什么长进。
六、知新——学习的本质。
学习的本质很简单——把不会的变成会的。每一天都学会多一点,日积月累下来,便是一笔“巨额财富”。
只可惜,越是接近本质的东西,越是容易被人忽略。其他一切有关学习的讨论,都是对这一本质的解释和补充。
尽管学习的本质如此简单,能够时刻牢记、从不背离的人却很少。很多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接触了太多有关学习方面的指导和信息后,渐渐淡忘了学习的本质,他们忘记了学习的终极目标,反而常常把手段当成目的去努力,最终往往劳而无功。
你见过那些把听课当成学习的人吗?你见过那些把做笔记当成学习的人吗?你见过那些把完成作业当成学习的人吗?你见过那些把看书当成学习的人吗?你见过那些把做题当成学习的人吗?
是的,我相信你见过,也许你的孩子就是这样的人。如果我告诉你以上这些说法都背离了学习的本质,你会不会感到惊讶?
想真正理解学习的本质,我们必须学会区分手段和目标。以上这些学习活动都只是完成学习目标的手段,而非目标本身。听课是学习吗?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如果你通过听课学到了原来不会的东西,那么这个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如果你听完课之后没有学到任何新东西——原来懂的还是懂,原来不懂的还是不懂,那你就是在做无用功。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都是无用功。
多数学习者仍然把“学习的手段”当成“学习本身”。他们认为学习就是看书、背单词、做卷子、听课……
请注意,我不是说看书和做题不是学习,我只是想强调这些都是学习的手段,而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如果你没有办法提升自己的真正实力,把那些曾经不会的知识和技能转化成你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看多长时间的书、做多少道习题都是白费力气。
今天晚上,当孩子结束了一天的学习,打算上床睡觉的时候,你可以让他问自己一个问题:通过这一天的学习,他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技能?他有把原来不会的东西转化成会的东西了吗?
有太多人在自认为用功读书的时候神游天外,最后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却抱怨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
拿到联赛冠军的关键是把球射向球门,只是摆出射门的姿势是没用的。只有那些踏踏实实地提高实力的人才有可能看到胜利的曙光。
毛泽东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伤敌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在军事上,我们的军队从来都是打歼灭战。
在这个层面上,打仗和学习的道理是一样的。走马观花地浏览一篇课文,不如脚踏实地地背下一个段落;囫囵吞枣地做完十道习题,不如精心研究一道习题的具体思路和变形解法。学习最忌讳的就是“不求甚解”。那些被孩子轻易放过的知识点会在以后的日子里让他加倍付出代价。
不要盲目追求完成多少“数量”的学习任务,要把注意力放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上。追求没有质量的效率是毫无意义的。
刚讲过分解目标,最务实的也是最简单的目标分解的方法就是“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掌握一些知识和技巧”。真正了不起的就是每天都能有一些小进展,从不止步。
不要小瞧每天获得的这一点点进步。今天比前一天多背了10个单词,会让你的成绩突飞猛进吗?显然不会。不过如果365天,天天都能如此,那就意味着你在一年之内新掌握的词汇量将达到3600多个,这已经超过了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词汇量了。拥有这么丰富的词汇量,你的英语成绩想差都很难。
同理,如果你每天都能弄懂一类原来不会的数学试题,一年下来,你就突破了365个不同种类的原来不会的试题类型。这样的进步不要说迅速提高成绩,恐怕连你的老师都要虚心向你请教了。只要你能坚持每一天都攻克一些原来不会的知识点,不出两个月,你的成绩必然会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坚持一年,你的成绩必讲让班里所有人瞩目。
我们都曾幻想找一条捷径,可以不花一丝力气就让学习成绩发生立竿见影的变化。这种讨巧的想法让很多学生深陷学习方法的“迷信”中,反而忽视了学习的本质。
其实,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所谓的捷径大多数是陷阱。终究有一天,我们会领悟到,原来最近的捷径就是不走捷径,把该做的事情按部就班地做好,心中所想的目标自然就会实现。
无论教材的篇幅看起来有多长,无论对应这些教材的习题和教辅资料有多么源源不断,真正作为考试对象的考点却总是有限的。每一年,考试中心都会发布当年各学科的考试内容,我们称之为“考点”。我们每掌握一个考点,尚未掌握的考点就少了一个,顺利通过考试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几分。随着掌握的考点越来越多,我们攻克那些尚未掌握的考点的能力也会不断增强,而考点本身却并不会增加。因此,只要方法对路、时间允许,我们完全可以攻克大部分考点,并顺利通过考试。
即便你只是把考查频率最高的少数考点攻克,也能拿到不错的分数,因为考试也同样遵守“二八定律”,即在考试中,核心考点大概只占20%,而这20%的考点往往占有百分之六七十(有的学科甚至是80%)的分数。
这听上去似乎很简单,不过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他们发愁的地方正在于不知道哪些是重要的考点,而哪些并不重要。
即便我们已经知道了考点是必须掌握的,如果我们不能清晰地看到自己掌握的知识图谱的全局,不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还是不能有的放矢地攻克考点。很多同学即便非常努力地学习,也掌握了很多原来不会的知识,可心里还是没底。因为他们并不清楚自己已经掌握了多少知识点,还有多少知识点没有掌握。关键就在于他们缺乏系统化的学习技巧。
我们可以把那些必考的考点想象成铺在我们面前的一张大表。我们每攻克一个考点,就在对应的考点的另一端打上一个大大的对号。通过检查列表右侧对号的数量,你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走到了哪里,还有多少考点尚未攻克。当整个列表的右侧都打上对号时,我们就可以信心满满地进入考场了。这就是“清单革命”,很多地方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单纯用学习时间长短来衡量学习进度,是在鼓励拖延,降低效率。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从今以后,不要说“我学了多长时间,我花费了多少工夫”,而要说,“我学到了什么”。时刻把眼睛盯在最终的学习效果上,才不会迷失方向。
那么,总体上介绍了我们要对标,要归因,要树立必胜的信念,为自己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并把它具体分解一个个小目标节点去攻克它。这个要靠什么?要靠一种神奇的力量——习惯。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重复正确的动作,才是学习成绩提高的原点。接下来学习就是“温故知新”的过程,“知新”是学习的本质,“温故”是破除学习的障碍,也同时建立新旧知识的连接,从而形成一张知识网络,构建自己的知识图谱。这就是学习的真相,也是学习的本质。
了解这个真相之后,再配合以下三种高效的学习方法,我相信你孩子的学习一定会事半功倍。
方法一:绘制思维导图
左脑理性,右脑情感,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更习惯用到左脑。但如果尝试着激发右脑,让左右脑协同为学习加速,结果又会是怎样呢?
绘制思维导图是一种神奇的学习方法,是构建网状知识系统的最佳工具。拥有了网状知识系统这张神奇的网,我们的大脑就好像安装了一台装满知识路线的卫星导航。尽管我们并不了解每一棵树木,却可以充满信心地前往森林里的任何一个地方。这种信心可以凭借网状知识系统的不断丰满而日益强化,并最终转化为令人羡慕的分数。
这就是成绩好的学生的秘密武器。利用这个武器,可以规避左脑式教育的固有缺陷,从一开始就占据整个知识体系的制高点,这也正是成绩好的学生略胜一筹的原因所在。
具体思维导图的绘制,如果有需要可以买《思维导图》类图书或者课程去学习。不想自己绘制的可以直接购买《思维导图》教辅图书,可以直接帮助你建构知识网络,跟着教辅书一起学习即可。
方法二:精准高效备考
虽然考试题目“千变万化”,但考题背后所要考察的知识点却是有限的,这就是“考试的真相”。
对于同步学习来讲,在跟着老师按部就班地学习的同时,注意抓住重点,在打牢基础的前提下,重点攻克重点和难点。
对于复习备考来说,就要根据“二八原理”,首先攻克占有80%分数的20%的核心考点。首先弄懂每一个题型的命题规律和技巧,做具有较高性价比的题目。不提倡“题海战术”,只倡导“题湖战术”,要做一个题顶百道题;做一类题顶十道题。
方法三:学生扮演老师
“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被动学习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极低的学习效率;相反,主动学习能让我们更好地记忆、理解新的知识内容。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于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根据“学习金字塔原理”,在这里我只建议一种最高效的方法就是“讲授法”。说白了就是让学生扮演老师。仅仅是转换一下角色,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能提高多少呢?实验的数据几乎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通过把知识讲授给别人,学习者可以记住学习内容的90%!这是我们已知的最高效的方法。要知道,一个全神贯注地听讲的学生也只能记住5%的新知识而已!这意味着,仅仅是把知识讲给别人听,就可以将一个普通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17倍!
“讲授法”的神奇效果似乎在印证一个道理——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给予的一方永远比接受的一方得到的更多。所以,我呼吁广大家长们,每天抽出点儿时间回家给你的孩子当“学生”吧。相信,通过这种“讲授”的方法,你孩子的成绩一定会提高很快。
七、温故——倒退中前进。
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进度,就会落于人后?做作业的时间都不够,没有时间去研究错题? 中国有句老话叫“欲速则不达”,也许适当倒退才能走得更远。
毛主席在《毛选》中毫不隐晦地描述了红军反“围剿”的战略,那就是“避其主力,击其虚弱”。毛主席把这种战略概括为“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两失”。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帮助红军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
学习也是一场战争。每个人都要经历小学、初中、高中这三大战役,才能进入高等学府深造。那些横亘在我们学习之旅上的一个又一个知识点,就是我们的敌人。纸、笔、教辅书是我们的武器,当然最重要的武器还是我们的头脑。
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也经常会遇到崎岖的道路和迷雾。此时,选择冒险前行同样是不明智的。后退一步,等迷雾消失再继续前进,不但是最安全的方案,而且是最快速的方案。
“欲速则不达”,这句老祖宗几千年前告诉我们的道理仍然有效。遇到不懂的问题,却不去及时弄懂,而是继续带着疑问学下去,只能让问题越积越多。
人类的大脑不是一张白纸,我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决定了我们接受新信息的能力。学习知识是一个不断迁移的过程。当我们接触新的学习内容时,知识不是在进行正向迁移,就是在进行负向迁移。当新知识与你大脑里原有的知识相匹配时,你的知识就是在进行正向迁移。反之,当新知识与你大脑里的原有的知识不匹配时,你的知识就是在负向迁移。
学习的真正奥妙并不在于如何加速,而在于何时放慢速度,甚至是停下来。聪明人和普通人比较明显的区别是,聪明人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并尽量在边界内做事。
“一路向前赶”的学习策略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奏效。当前后知识没有太大关联,尤其是新知识的获取并不以旧知识为前提的情况下,这种策略就是可行的。反之,如果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比较大,新知识的学习必须要以旧知识为基础,那就要停下来,“温故”一下,把基础打牢,再出发,温故才能知新。真正对我们掌握新知识构成障碍的旧知识,只占全部旧知识的20%左右。即便是这20%的旧知识,也没有必要让我们主动出击。我们在什么时候补偿这些旧债,取决于他们什么时候妨碍到我们掌握新知识。因此,我们采用“倒带式学习法”,即“向前学习→遇到障碍→向后追溯→找到根源→偿还旧债→解决问题”。核心就是向后追溯,追根溯源,找到阻碍新知识掌握的旧知识,理解透彻,“偿还旧债”,再无后顾之忧地勇往直前。
尽管学习并不轻松,但是学习却可以很简单。我们学习的内容也许非常高深复杂,但学习内容的行为本身并不复杂。学习作为一种人类常见的行为,有最质朴的规律。遵循这些规律做事,我们就能行走自如;违背了这些规律,我们便会举步维艰。
以上就是我给各位家长朋友分享的我的读书笔记《学习的真相》,因为能力有限,未免断章取义。所以,我建议各位朋友如果有时间,可以再去读一读杨大宇老师的原著。
在此,如果您耐心地读到了这里,而且认为对您的孩子有所帮助,我希望您能给我点个赞。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