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一)
赵王篡位
赵王伦在推翻贾南风的统治之后,被封为相国,掌控朝政。但这并没有让他的野心停止膨胀。接下来司马伦做了一件极为愚蠢的事,他篡位自立了。
赵王司马伦先是装神弄鬼,谎称司马懿显灵并且开口说话,要司马伦早正大位。接着司马伦派心腹进宫,抢夺了晋惠帝的玉玺,并且伪造了晋惠帝主动让位的诏书,然后司马伦就登基了。
晋惠帝有儿子,也有亲兄弟,凭什么皇位让给司马伦?司马伦的行为不能服众,篡位后不久,齐王冏就发布了檄文,声讨司马伦。
三王起兵
齐王的檄文一发,成都王颖、常山王乂、新野公歆给予了响应,河间王颙先依附赵王伦,后转投给齐王冏。这次事件中,齐王冏、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为主要力量,故称“三王起兵”,另外长沙(常山)王乂在后续事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其实就进入到了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的核心阶段,指的是八位司马氏家族中被封为王的人物相互残杀、搅乱政局、败坏天下的过程。
司马伦虽然不得人心,但他掌握着中央禁军,实力非常强大。齐王冏和成都王颖分两线和司马伦的军队作战,拉锯都非常艰难,都经历了先败后胜的过程。
齐王冏先是被司马伦的部将张泓打败,后来勉强扳回一局。成都王颖一开始跟司马伦部将交锋的时候败得更惨,损失了上万员兵将。
成都王遭遇惨败之后打起了退堂鼓,这时候他手下一些有识之士鼓励他,让他坚持住。并献计要趁司马伦的军队刚打了胜仗疏于防备的时候,重整战鼓,星夜兼程出其不意地去袭击他们,肯定能成功。
成都王接受了这个建议,果然打了司马伦部一个措手不及,再加上司马伦的部将们各自为政、号令不一,所以成都王成功地反败为胜。
司马伦的军队在前线失败的消息传回首都洛阳,洛阳城里那些早就不满司马伦篡位的王公大臣们沸腾起来,率兵闯进宫殿,杀死了孙秀,逼迫司马伦写下退位诏书,并迎回了晋惠帝,请他复位。
齐王被杀
推翻司马伦之后还是需要有人来主持朝政。齐王冏是首先号召大家起来推翻司马伦的,功劳最大,从身份上说他是齐王攸的儿子,宗室内部地位也还说得过去,所以他肯定是执政的有力竞争者。
另外,成都王颖是晋惠帝的亲弟弟,而且这一役中战功最大,也是执政的有力竞争者。最终成都王听从了大臣们友好的建议,摆出了退出竞争的高姿态,把执政的位置让给了齐王冏,自己回到驻地邺城。
齐王就留在洛阳辅政。但永远不要高估名利场中的人性。
齐王执政还不到两年,太安元年(302)年底,朝廷收到一份弹劾齐王骄奢淫逸并有僭越表现的奏章。上这道奏章的是远在长安的河间王司马颙。
这时候留在洛阳协助齐王冏处理朝政的长沙王司马乂在河间王的怂恿之下,成了讨伐齐王司马冏的急先锋,发动政变拿下并杀掉了齐王。
西晋末年政局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各拥强兵的诸侯王们谁都不会彻底服谁,却没有一个人能彻底搞定其他人。纷争就是从这儿演化出来的。
感悟:
1、西晋末年政局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各拥强兵的诸侯王们谁都不会彻底服谁,却没有一个人能彻底搞定其他人。纷争就是从这儿演化出来的。
2、晋惠帝就像一个漂浮不定的锚,贾后就像拴住他的那根绳子。贾后一死,晋惠帝又回到了漂浮不定的状态,其他人都争相抢夺他,又都不具备特别的优势,所以引发了更为混乱的局面。
3、如果贾南风不那么急迫地除掉太子司马遹,西晋历史的局面还不至于这么迅速地走向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