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是孤单的心事

2019-03-14  本文已影响0人  A_cross

我哥今年结的婚,有的孩子,最近又把婚给离了。

bf说我哥不负责任,我想,他可能更渴望自由吧,当一个人被婚姻束缚,不能被家庭理解,他宁可远走,也不愿沉溺于这般窠臼中。

1.“婚姻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内的人却想出来。”

提到这句话的时候,你问我什么像一座围城,我回答的是人生——我没读过《围城》,也无从忆起它来自钱老先生的笔下。

当然,你对于我的答案嗤之以鼻,在我看来,人在世上不光婚姻,很多东西都像围城。人在世上生存的过程就是不断追逐与放弃的过程,因为人的劣根性决定了,我们对于得不到的总是抱着美丽幻想,而到手的却弃如蔽竹(此处言重,此处省略一些字数,我想你是懂的。)。

所以我希望今后更多的身边人能珍惜眼前人,怜取身边物。

2.婚姻是一个选择,而不是一个目标。

在此提及一下柴静的《看见》:“为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纳同性恋者?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做性地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我们选择了与异性结婚,为世俗所迫,与同性憩于同一屋檐下是社会所不忍的,而这样的偏见,对于我们也是不忍的。

有时我在想,为何我们需要合法婚姻,为何我们需要孩子来维系感情。

在我的家庭中,孩子成为两个人在一起的枷锁,因为我的存在,不然我的父母早就该离异了,而现在的我在他们眼里依然是一个负担,这个负担从我呱呱坠地起就开始加重。选择婚姻的后果就是被家庭所绑架,生儿育女,为家庭的琐事而操劳,为孩子日后的成长而烦忧。

人是向往自由的,害怕束缚,想挣脱束缚却又深陷囹圄不愿出来,随着近年来离婚率的上升,结婚已经不能成为两个人感情维系的关键因素,似乎已经渐渐成为一种道德需求。

但愿,结婚都是因为爱情吧。

3.婚姻是一个让自己变得更好的途径,但绝不是一个补足自身缺陷的方法。

像我这样的,肯定是不能很好的融入婚姻的。中国的文化和教育系统,形成了,从少年到青春期,从父母、学校到社会都拼命压抑一个人成为成年人,无论精神上的规训还是身体层面的禁欲,的后果。

婚姻,是两个成年人的事。成年人的意涵包括:经济独立,精神自立,知道为人处世时的平和,懂得维护内心的个性,精神内里的边界稳固,有稳定的价值观,懂得享受自由同时明白自律,知道对他人的宽容,对于自己厌恶的人和事,会用合适和体面的方式拒绝。

你很成熟。

但凡达到一个大众认可的适婚年龄,像我这样不成熟的人又得马上催熟,这样的年轻人没经历过真正拔节生长的过程,就被丢进了婚姻。

婚姻确实能让自己变好,甚至改变自己的趋向,与自己过去的生活say goodbye弃掷逦迤。两个人决定一起生活,意味着,懂得尊重对方,不要试图把对方改变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但凡应立足现实不可虚构。

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式,而不是逃避退缩,这也是今后处理其他事务应有的态度做法。

很多人在挑选对象时是选择互补的,但前提应是相同的人生观,但相同不是重合,它应是两个人对生活对世界,有着相似的认知和方向,总有案例说明,性格不合造成婚姻破裂,我不置可否。

婚姻就这样把两个可能大相径庭的人,通过一张结婚证,微妙地联系,然后磨合选择共同更适合的方式,其决定了在很多事情上,认可这个人际关系的人必须做出妥协(任何一种成功相处的人际关系都是妥协的结果,婚姻也不例外)。

4.婚姻是一件小事,对于强者,有或无都不影响它的价值。

  婚姻是一件大事,即使是强者,也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我不太明白农村对于侍弄婚礼的习俗,但是在城市里,结婚也是在长辈眼里的大事,邻里左右都会问你家那孩子多大啦,接下来问的就是结婚没,想必较于城间关系更为熟络的农村邻里关系,对于这样的问题已经耳熟能详。

但我想知道,那些声称结婚是“人生大事”的长辈们有几个是过得好这一生的呢?

我一直有个问题,我妈妈是怎么从遥远的北国来到南方与我爸爸认识的,兴许我妈当时是为了逃避一些问题,而我爸爸也许是认为应该找一个人结束单身的生活,在那个年代,显得不由衷而草率,最终酿成了日后的争吵婚姻生活,就连看似平缓的我姑姑的婚姻,在生活中也许姑爹有不可避免的争吵。

当然,争吵是因为在乎,就是包容不下对方在自己眼里的那根刺,遗憾的是,我父母已经鲜有争吵,即使是同处一室也相顾无言,失去那份情感的热度,只因我而有缥缈如浮萍的联系。

我想,婚姻只是一种生活状态的调整,而不是与过去彻底断了联系,又重新植入了崭新的系统。

也许只有当真正把婚姻当成一件小事时,人才真正的成熟了吧。

婚姻没有颠覆性的东西,结婚之后,自己的想法不会产生任何质变,只有当不再以一种走向神圣庄严和自我悲壮化的心态去面对它的时候,才是真正适合走入它的时刻。

5.……

作为一种有捆绑义务的人际关系,都会有一条必然的、指向平淡的下落曲线。这是在结婚之初就应清醒地做好准备。永远对一个人保有浓烈的激情是不符合生物进化规律的。大多数时候,相处,是平缓,是自身关系与婚姻关系的平衡。

从来没有救世主,婚姻更不是,它无法将一个人从孤单中拯救出来,也无法把不够好的自己变得更好。

婚姻不是必需品。

现在要做的,是先把自己变成成年人,让自己足够强大,然后和一个同样是成年人、同样内心强大的人一起生活,才会真的快乐。否则,若一方拯救一方,一方依赖一方,那是慈善,不是婚姻。

------------------------------------------------------------------------------------------

前天我打电话和bf说起这件事时,他问我,你觉得伴侣排在什么位置,我说,第一是亲人,第二才是伴侣。他给了我回答,他觉得第一是伴侣,第二是子女,第三才是家人。理由是因为伴侣是陪伴你时间最多的人,儿女会走远,父母会老去,只有伴侣才能陪伴你的后半生。我不置可否,嗤笑他在和我的相处模式里更多考虑的是他的家人,不过他应该也有他的苦衷吧。在此之前,已经写过很多关于他的往事,包括现在,我们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那种小打小闹的恋人了,似乎已经成为了一家人,我们都对对方太知根知底了,可能会有细微的不知,但已经无伤大雅,毕竟亲人一场,也是会有很多私密的地方不是?

bf突然说起了他的三叔,刚好他在上海出差,就一起吃了个饭,我看了三叔的孩子,非常可爱,可惜没了母亲。以及,三叔在bf的言语中也是非常悲剧的,因为他和前妻不和,在和第二任妻子相爱时对方却英年早逝,只有他们共同的孩子陪伴。说到这里,我又开始矛盾的说道,亲人和伴侣是等价的了,因为都是一种很深的羁绊才会将我们放置到一起共同生活。

然后说起了形婚,我说如果我以后,真的有那么个万一,有正常婚姻的话,我还真希望有他三叔这样的结局,因为这于我于对方都是一种解脱。bf说我太那个什么了,具体什么形容词他没说,但我知道他为我的这种想法而不耻。可他却还是可以冠冕堂皇的以为找个正常的女性结婚是很normal的做法,我对此不同,因为我一旦走入正常婚姻,我就会心怀愧疚感,看了诸多同妻的影片,以及之前a gay's life的游戏,我知道,我的心如果被一个正常的女性爱上,那就是一块一辈子都捂不化的石头,无论他对我有多好。不管怎么和对方在生活里演绎幸福的桥段,我内心都无法自我认可这段感情关系。从而,我不想去掩饰这种空壳,镜中花,水中月,空中楼阁,都是不能持久的浮光掠影罢了。所以,要说真的,他才是骗婚吧。

------------------------------------------------------------------------------------------

这篇是把多年前写的两篇文章综合叙述整理到了一起。

从而有以下关于gay的自我认同篇。

关于同性恋

自我认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心理学上说,人的一生都处在悦纳自己的过程中。对于同性恋者,悦纳自己显得更加艰深一些。

说说我自己吧,小学的时候有喜欢的女孩子,但仅仅是局限于好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那会就经常跑去厕所偷看小伙伴的鸡鸡,看完以后一顿穷追猛打,当时完全没意识到自己是弯的,有好奇和好玩的因素在里面。

后来初中左右上网无意间看到一张裸男的图,突然就硬了,后来就上一些论坛去看图,之后又误打误撞地看博客里面的视频,再后来各种gay网,好像当时有淡蓝吧,还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看同志小说,基本选择的是校园类的体裁,要不就是一些自述版的心路历程,总之,一个曾经乳臭未干的孩子,慢慢地走入了圈子。

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应该是周围的一些腐女吧,“受”这个词还是我在一次同学的生日会上听到的,他们说我长得好像“麦洛洛”,我就上网查他什么样,然后又了解到他的男朋友什么的,说我好“小受”啊什么的,我当时还以为指的是我人比较瘦,唉,结果就在一群腐女的怂恿和意淫下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1.如果有来生,我还要搞基,还要找你。

张国荣、南康白起作为前车之鉴,引很多gay望而却步,迷失在情感的枷锁中,其表现在无法接受自己的性取向,而单单把这种冲动归因于简单的生理癖好并用主流社会文化加以解释,直接归为个体的爱好,即“恐同深柜”;另一个可能是对性取向存疑,无法做出确切评判,表现出痛苦、逃避的心理状态,这个占据了同性恋群体的喊打部分,轻度迷茫、回避之感,重则产生自我排斥及各种心理疾病。我曾经有一度的迷茫纠结在自我排斥的边缘,但后来在与圈内人的接触中渐渐明白,这不过是一种很普通平凡的现象,而且,即使圈外人知道,也不能拿你怎么样。或许现在已然存在很多戴有色眼镜看我们的人,但这些舆论已经不能把我们推上风口浪尖了,纵然现在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颁布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广电局也强烈要求同性恋主题的电视剧下架……

不妨这样想,如果一个人讨厌你,不管你是不是同性恋,都会讨厌你;而如果一个人喜欢你,如果你是同性恋,也无法抑制他对你的喜欢。

正是世俗的偏见,才导致了这样畸形的价值观在社会中蔓延开来,很多人没法明白的,你告诉他们,他们一辈子也不能明白;那些能通融你,包容你的,都是那些能看透生活本质的人,那些能够体恤社会深知冷暖的人,社会需要更多这样的人,当然,这点我们无法希冀,别人的生活是别人想成为的样子,但我们也可以成为这样的人,生来在世,就应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想法不能因他人左右,他人的眼光也不能让我们偏离自己生活愉悦的方向。《疯狂动物城》里的朱迪不就是这样的吗?

我很爱你,即使我见过很多人,但一旦见过都是无限的失望,而且见面之后如果说要开房的,我都是采取一律拉黑的态度,我不喜欢这样凌乱的生活,身体是自己的,要爱惜自己。而你,在我眼里是特别的,我也相信你。不管你怎么做出选择,我都会支持你。即使不是恋人,也能成为很好的朋友。

但是你晚上的那番话,我还得好好考虑。我开始斟酌我在你心中的地位,但你在我心中的地位还是不变的。

2.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以自己的基准去生活,就会很幸福

看过一个视频,视频描述的是以同性恋为主流价值观视角的社会,其主角是一个异性恋者,在片中的他喜欢的是异性却遭到周围的人的异样的眼光。

这部影片的出彩在于,从一个不挑拨的角度款款道来了在当下同性恋的处境,但又有点过于激烈的偏颇,可它就是出现了,也受到了大众的妥善对待。

爱一个人,无关乎性别,你愿意为他做任何事,愿意包容他的小毛病,我觉得这样的爱,就是幸福的。

你说过,女人很麻烦,而男人间有更为契合的话题兴趣与爱好,很多男人甚至是把自己的那些哥们看得比女人更为重要,主要是因为当下女人依然是弱势群体,男人视女人为情感的奴隶,自己生活的累赘,挣钱养家还要把自己的爱分给她们,还得包容她们的任性,这也难怪现在的“女强人”高龄女性越来越多了。

这些都是病态价值观下的衍生物,可事态发展至此,我们知道就好,从悲观上看,确实是无力改变的,但我们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去爱眼前人,这就够了。

刚才《犯罪心理学》的老师也说,药家鑫是被民意杀死的,她坦然说,他是不该死的。诚然,若是这样的话放到社会舆论中必然又会遭到一番口诛笔伐,如此可见社会舆论的可怕之处。老师还告诉她小时候的是,那会乘公交车的同龄人因为挤上车这件事都会打架,但是她从来不会参与其中,就在旁边看着,这也是庄子冷言视世的态度吧,我认为这是更能安于世事的处世之道,别人怎么看就怎么看吧,还嫌自己的事情不够多吗,别人爱管就管吧,做好自己,不要在意他人的目光就好。

再来说说我自己吧,我一来怕丑,二来不喜欢让人偷窥,三来从来没人推我。什么时候,能不晒自己的动态,自己去哪玩的旅游照片,真真切切踏踏实实地过自己的生活,想干什么默默去干就行不用昭告天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为自己活着,一切内心另有盘算的晒,不过是司马昭之心的路人皆知。

对呀,刚接触我的人通过我表面上的一些行为就给我冠上了“娘”的标签,我从小到大就很讨厌这个字眼,等同于英文的faggot,但是嘴长在别人身上,别人这么说就这么说吧,刚开始我也是一直活在这样的阴影中,但是我渐渐发现那些能与我成为朋友的人都是不计较这个的,而那些讨厌我的永远都不可能接纳我的这个样子,所以别人的眼光重不重要还是看你怎么看待他吧。

3.……重复

    老师提到马彩云这件事,刚打开微信想告诉你,就发现你说再发就拉黑,于是不想写了。反正写的也是一团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