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孩子貌似看不懂的行为实际上意味着什么?
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有时候我们的熊孩子的表现实在让家长看不懂。比如明明半小时能做完的作业非要拖两小时。明明可以好好走进卧室,非要用脚勾着书包爬进去。
其实!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或动机大多是满足归属感的需求,为此他们常会不惜一切去争取自己在团体中的一席之地。
一般孩子会通过良好的行为来获得归属感,但是当他们感到被忽视时,比如淘气的孩子,得到父母表扬的机会很少,他们就会换一种方式,比如敲玻璃、接话茬儿、扭动等不当行为来获得一席之地。
所有的偏差行为都是孩子为了要确定或是获得自己的地位而产生的错误结果,父母往往因为不了解他们这些行为的意义而做出一些可能增强他们行为目的的反应。为了有效解决孩子的这些问题,父母应该清楚了解孩可能产生哪些类型的偏差行为,以及这些行为隐含的目的。
美国精神病学家德瑞克斯(Rudolf Dreikurs)将儿童的不当行为按照不相目的分为四大类,事实上这些目的亦存在于青少年及父母的行为中。戴能断认为12岁之前的孩子有四种行为目的,分别是获得注意、争取权利、报复、自暴自弃。12岁以后还有追求兴奋刺激、寻求同伴接纳、表现优越感等行为目的。
对于吸引注意的孩子,父母的提醒、警告、处罚等都会增强孩子的不良行为。正确的做法是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对于这种不良行为,如接话茬儿、发怪声等选择忽视,但当他有良好的行为表现时,及时鼓励他,给予他注意。
对于争取权利的孩子,父母的斗争或妥协都会满足孩子的行为目的,不良行为将持久保留。正确的做法是从冲突中退出,面对孩子的挑战,不接招,保持理智,沉着应对,以转移注意或引起帮忙等方法化解孩子的权利欲望。
对于报复的孩子,父母或教师的回敬、反击等行为都会满足孩子的行为目的,他会继续用更严重的行为来报复或者使用其他武器来伤害父母或教师,比如考试故意不写卷子(他认为考不好教师会被校长批评,并被扣奖金)。教师正确的做法是避免感情受到伤害,避免责罚或反击,建立信任关系,使孩子感到被爱。
对于自暴自弃的孩子,父母的行为反应是“这孩子真的完了!”这时候的孩子被动反应,或者基本没有反应,没有任何进步。父母正确的做法是停止任何批评和责骂,用放大镜寻找孩子的点滴努力,使用鼓励策略和方法来帮助他们,不要放弃,必要时咨询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