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5生计问题》读书笔记 64
自从上次因阿Q缘起的求婚事件之后,赵府为了维护在未庄的声誉,对阿Q约法三章。今后不准阿Q踏进赵家门槛;如果吴妈有闪失就拿阿Q是问;不准阿Q讨要之前的工钱……无奈之下阿Q只好认栽,变得一无所有,甚是可怜。

土地庙里阿Q赤裸着上身觉得有些冷,因为从赵家逃的时候顾不上拿自己的衣服,目前只有一件破棉袄就盖在身上蜷缩着身子睡到天大亮。起身后就没精打采地来到街上,阿Q惊奇的发现与往常有些不对劲。大大小小的女人们见到他后略有害羞地绕着他、躲着他;就店里不给他赊账;管土地庙的老汉也在天天唠叨,意思是让他另找住处;现在没有人来找他做工;以上这些阿Q暂时可以熬得过去。当下“吃什么”成了阿Q的燃眉之急。
最近,经过阿Q的仔细观察发现,大家不让他做工的原因是:有个叫小D的小子断了他的财路,抢了他在未庄的饭碗。于是阿Q气得暴跳如雷,想找那小子算账。第二天就在钱太爷的门外见到小D,“畜生!”阿Q怒目而视地说。小D见阿Q来势汹汹情况不妙,就急忙对阿Q说:“我是虫子,好么!”听到小D认怂的话后,阿Q得寸进尺想好好教训那小子,两个人同时扭在了一起。但阿Q料想不到的是彼此旗鼓相当打了个平手,谁也没占上便宜。阿Q无奈地挤出围观的人群,指着小D说:“小子你走着瞧!”便扬长而去。

第二天阿Q有些饿得慌,就去街上找吃的,虽然街上有酒店、还有卖馒头的;但是他怎么也开不起口讨吃的。因为他求的不是这样的东西,而是要争回之前在未庄的那个面子。
阿Q在心里一边想着,一边走着,不知不觉已是走到了未庄外的田野间,就在前面不远处就是静修庵的外墙了。于是,他来到庵墙外左右打量了一会儿,便跃身翻墙跳进了尼姑庵的院子里环视着四周,再往前经过了一个圆形门后,靠左边有一块菜地,他看到了长在地里的萝卜,就急急忙忙地拔了四个萝卜,把青叶子拧下后扔在地里。
阿Q刚要走时,听到“阿弥陀佛”你怎么跳进菜园来头萝卜呢?他转身一看是一个老尼姑。就在这时,一条黑狗狂吠着向阿Q奔来,他机灵的撒腿就跑,来到墙根处,那狗也随着扑了过来,他急中生智右手拿着一个萝卜举过头顶,那黑狗在两米开外吠着没敢往前,阿Q用手中的萝卜砸向狗身上,可是没打着,狗开始往后追向了他抛出的萝卜,就在这时阿Q蹭蹭爬上桑树跨到墙头上跳到墙外。他用衣襟胡乱抹了一下萝卜上的土一边大口吃着,一边向未庄走去,待三个萝卜吃完后何去何从已经心中有数,他振作了精神踏上了进城的路。

在我看来,通过对文章的反复阅读其中可以领悟到三个问题。
1:作者在故事情节里布局了一件阿Q和小D打斗的事情,这样做是为了阿Q以后的复出埋下了伏笔。
2:从文中阿Q饥饿难耐的叙述中感触到。人们常说的“做人要有道德底线”的这句话。我们可以反躬自问,在道德和生命之间应该如何抉择(在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时候)?道德和生命孰轻孰重可以一目了然。只有在解决了温饱的问题之上才可以履行道德的约束,否则在生死危机面前无法顾及道德的拘泥。
3:作者为什么把阿Q偷萝卜的情节布局在静修庵内呢?也可以设计在任何一处地方。但是作者用一种抛砖引玉的写作手法来,从侧面反映了佛家慈悲为怀,有容乃大,利益有情的一种入世精神。也是作者创作手法的微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