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经济学》读后感

2017-10-07  本文已影响652人  ZMJun

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

核心

论证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不利于社会发展
通过消费刺激经济。即在经济衰退的时候。
小岛经济学认为合理的经济规律

一个大的经济增长往往容易产生错误的刺激政策或者策略,导致经济衰退。而衰退是当时错误决定的代价。只有当真正的接受代价惩罚,才有可能迎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如果一直不面对,只会导致雪球效应,所要面对的经济衰退将会更长伤害将会更深。

每章总结

第一章、一个新店子出炉

A.B.C 1鱼/日,维持生计。A发明了渔网,2鱼/日。B.C依旧 1鱼/日。

第二章、把财富分给别人

A高利贷给BC,1:2高利贷。
只有产生创造价值的借款才有意义。否者无意义。
如果是通过剥削,会导致价值倒退。若涉及被剥削自身利益,倒退更厉害。

第三章、信用卡的多种用途

第四章、经济到底如何产生

通过储蓄提高个人消费和防止经济意外(规避风险)。
储蓄可以帮助工业活动提供融资,并帮助家庭与防止社区意外。

好像没有说到经济到底如何产生

第五章、鱼被指定货币后

由于生产品的提高,环境升级 --> 吸引大批移民 --> 产生多元化工种 --> 需要使用一种货币权衡工作价值 --> 鱼。

第六章、为什么会储蓄

由于生活变好,剩余的鱼也增多,随即产生鱼的保存安全问题。有人愿意通过收取保管费,并提供存钱利率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七章、基础设施与贸易

第八章、一个共和国的诞生

由于经济发展和贸易发展,产生很多社会犯罪问题,为了防止这些问题,创立了国家这个概念,保护人民,并收取有利于国家发展的税费。

第九章、政府的只能开始转变了

放弃使用鱼来做货币交易,取而代之的是“鱼邦储备券”,即纸币。产生的缘由在于,使用真实货币往往不能造假,国家库存多少就干多少事。但是纸币由政府印发,只需要与真实货币挂钩即可。加上纸币流通方便,只要政府保证能兑换货币,纸币就可以放心使用。
对于政治家来说是好事,对于经济来说,政府过于强势会要乱市场经济。不见得是好事。

第十章、不断缩水的鱼就像货币一样

通货膨胀其实就是货币量供应量增加,反之是通货紧缩。
经济不景气 -> 停止消费 -> 需求降低 -> 物价就会回落(淘汰不必要的产能)-> 开始消费。
政府遇到经济消退的本能反应是制造更多的货币,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两个问题。即“经济停滞型通货膨胀”。

第十一章、中岛帝国:远方的生命线。

由于国内没有足够的鱼来兑换“鱼邦储备券”,导致“鱼邦储备券”贬值,导致通货膨胀。
为了保证经济不消退,政府要求加大消费,然而由于物价上涨,根本不能保证“鱼邦储备券”的价值。而且,国内几乎没有存款可用。
然而由于国际贸易关系,“鱼邦储备券”成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为了保证本国的“鱼邦储备券”价值。不惜,使用这种结算货币与其他国际兑换“鱼”(贷款)。来保证自己货币价值。

第十二章、服务业是如何崛起的

由于人民乐于消费,并且通过贸易可以获得更多的产品,包括“鱼”。所以把基层产业外包给其他小岛。导致岛内人们能投入投入更多的服务性行业。形成了服务业。

A国货币升值 -> A国产品升值 -> B国低价产品能进入该国 -> 对B国货币产生依赖 -> 减缓A国货币升值。
出口大于入口时,就会形成国际上对其国家货币的依赖。强势的贸易地位会导致货币坚挺,弱势的导致货币疲软。

第十三章、“鱼本位”的破灭

岛国相继使用“鱼邦储备券”,为了防止“鱼邦储备券”与“鱼”兑换,关闭了银行兑换服务。但是通过政治手段来保证“鱼邦储备券”价值。和一轮政策吸引更多的国外“鱼”来兑换“鱼邦储备券”。“鱼本位”逐渐消失。

第十四章、棚屋价格是如何涨上去的

第十五章、快了!快了!棚屋市场要奔溃了

第十六章、情况怎么变得如此糟糕

第十七章、援兵之计

第十八章、占领华孚街

第十九章、无鱼不起浪。

后面与美国经济的现状一致。非理论,经济实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