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坚持,现于简书
今天是我来简书的第21天,发布文章22篇。
都说21天养成习惯,开始我不是特别的相信,但在简书中,我开始相信,并克服了自己半途而废的缺点,坚持下来。
一开始,打开简书,大脑瞬间一片空白,我该写什么?能写什么?明天再写吧……等等等等。但是看到其他榜样的力量,还是决定坚持一下下。经过快一个月的时间,我总结出自己的一些些小小的经验。
一、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我开始整理思绪,重新思考。我是一个不太爱说话,却爱观察生活的人。我经常会发呆的看着窗外,看着四季交替,看着人来人往。这时,我就会思绪万千,想到很多,感叹甚多。一开始,这些都是我脑海里零星的碎片,当我要提起笔记录时 它们一个个瞬间溜之大吉。慢慢的,我开始让自己静下来,开始逐条整理这些零星的碎片,逐条逐条的记录下来,然后再进行筛选。最后,根据选中的碎片,深入思考,开始提笔。慢慢的,就有了我的第一篇。
二、倒逼自己学习充电,学会打磨与用心。
每当我努力写完一篇文章或故事后,脑袋里、心里都像是被掏空了一般。这时,我就开始饥渴的寻找精神的食量。自从用了简书写文章,我开始逼迫自己读书,不管是寻找素材还是学习写作,每天一定是会读两个小时的书。我发现,先读后写,自己的语言变得流程,变得柔美,变得开始有想象力,不像之前的干巴巴,没有生气,没有美感。读书也是模仿的一个过程,看到喜欢的片段或者文章,快速记录下来,然后慢慢琢磨,模仿练习,可以用同样的语言风格来描述不同的事情或情景,再经过反复的打磨修改,取长补短,最终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三、从50字到100字的转变。
思考很重要,阅读很重要,但事件更重要。文章没有内容就失去了骨架和灵魂。我是一个职场人,每天都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写什么”成为我每天最苦恼的事情。在看完他人分享的写作经验后,我突然明白,每天的工作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每天面对的人,处理的事情也都有可能成为写作素材。那素材有了,接下来就是“怎么写”的问题了。一开始,我只能写50字,根本达不到日更标准,何况这50字里还有标点符号和一些废话。后来,我开始模仿着把话说长,增加一些生动形象的描写性的词语,再融入一些自己的想法与看法,文章开始逐渐有了长度,有了深度,有了广度,更有了温度。
这一切都源于坚持的力量。如果说坚持是动力之源,那简书这个平台就是我坚持下的成果体现。
现在的我,每天除了工作,躺在床上后,更多的是拿出手机去构思今天要写什么,怎么写。不再像以前一样漫无目的的刷着无聊的新闻。
每日的习惯让我变得自律,开始觉得自己与周围人是不同的,生活有了方向感,让我焦躁的内心沉静下来。
马克思主义说“事物是连续的”。今天我才对连续有了深刻的认识:发现简书,开始写作,不断读书,发现不足,思考,观察,重组,完善,发布。看似简单的一篇文章,其实需要多个环节共同联动共同作用产生结果,这些环节缺一不可。就像做饭,放十三香与不放十三香,专业大厨一品就品出个中滋味。
勉励自己,继续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