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

2017-07-11  本文已影响102人  韦心草

  明天,要去机场接老妈。她带着侄儿从海口飞回家来。

老妈

        老妈姓冯,左邻右舍的同辈人称“老冯”。老妈出生在禹州城东郊的三郭村。因为村子离县城很近,虽归属于郭连,但和郭连这个典型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生存方式大不一样:做小生意的多,到县城找门路讨生活的多,尤其以生豆芽为特色。我姥爷有心劲儿,肯吃苦,靠买豆芽,家里的生活还不错。老妈在家排行老大,下面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她自然早早就挑起了家里的重担,做起了姥娘姥爷的助手。七八岁,两位老人出远门做工挣分,她一个人在家带着大弟弟,去生产队的烟叶地里逮烟虫,挣了分儿,最后还分了几个小西瓜。她挂念着快回来的父母,就不舍得吃完,留了两个。

        每当看到现在的孩子衣食无忧还不好好学习,她就想起她可怜的小学生涯:勉强读到四年级。姥爷认为女孩子没必要学多少知识,认识几个字就行了,所以总不舍得给她买笔和本子。回到家里还得照看弟弟妹妹,帮忙做家务。她确实只识了一些字。她每天早早起床,从村子的井里挑几担水生豆芽,跟着姥爷,帮他推着装了两个篓的黄豆芽绿豆芽的架子车进城卖菜。她的个子比较高,又心疼父母,从十岁开始每天都要挑很多水,所以背不是那么挺拔。

        长大后结婚,嫁到我们这“四十五里狼冲岗”,吃得苦更多了:上岗地种红薯,栽烟叶,还有小麦、花生、大豆和玉米。每年种了红薯,秋天要拔出来,磨成粉,做成粉条,一年到头没有闲过。为了生活得不那么困窘,她还养兔子,养山羊,喂鸡。分家后盖了新房,是在原来的寨墙沟边。所以院里地面很低,需要拉土垫高。到现在我家院子的地面,比起最初高了近两米,都是她和爸一架子车一架子车拉来土垫起来的。中国古代有《愚公移山》,他们这代人,在维持生计的生活里,并不亚于“愚公移山”。

      爸排行老末,学问大些,初中毕业,所以村里做了会计,又学医,做了生产大队的赤脚医生,算是个书生,身体又不太好,所以家里的农活妈和他一样干,但回到家里妈还要做饭洗衣,大小事务都操心。所以,她的背确实再也挺拔不起来了。

      早早辍学的老妈,在那个年代也算是很正常的事。可是,老妈又和别人不一样。虽然没识多少字,她却没有把字还给她的老师。闲暇时间,除了和小伙伴们一起爬树玩耍,也跑过十几里去看电影,进城闲逛……她还爱看书。那时候,只要能借到的书,她都会借来看看。像《林海雪原》、《红岩》此类的革命小说,反特小说,侦探小说。坐月子,她还让爸从医疗室给她拿报纸看。所以,她的见识和学习能力就不知不觉培养起来了。

        再加上生活的磨砺,从小就跟着姥爷进城,经的事多,视野自然非偏僻之地的家庭妇女所能比。而姥娘又是一个简单纯朴的娘,干涉就少了。所以,老妈从小就有主见,肯吃苦,做事用心,实属能干又坚强的女性。老爸会说她像个侠女,看问题公平,行事仗义,热心肠。现在我弟媳妇评价老妈:接人待物亲热恰切,处事应变能力强,情商高。是啊,打小就记得街坊四邻爱找她说话。妇女们到一起,无非是些家长里短。有的受了气,想倾诉一下。老妈一边听,一边劝慰,也不会来回说嘴。说完了,烦闷散了,也不用担心。家门口经常聚集一群人,说说笑笑,热热闹闹的。待人真诚,大方,凡事看得开,深得大家信任。我常常想,老妈的上一辈我姥娘,她的女儿我,还有弟媳,我们这些家里的女人,都比不上她。她照顾老人,任劳任怨;体谅子女的难处,尽心尽力帮着子女照看孙子们(我弟的孩子和我的瑄都全靠她了)我二舅就说,你们都离不开这一个能干勤劳的妈啊!

老妈

        老妈最大的特点就是学习力强。她那个年代并没有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但是她没有一天不是在学习进步中。从小学会了干各种家务:纺纱,织布,缝衣,做饭,生豆芽……结婚后,进了生产队的缝纫社,学习的是新生代的制衣方式方法;爸是生产队的赤脚医生,她渐渐学会了用药,普通的生病也能揣度几分。她做事要求高,肯摸索,总结经验。所以不论是种各种庄稼,搞家庭养殖业,都不差劲。在我不听话休学的两年时间里,教我学裁剪,缝纫,很有方法,我也在那几年学了小本领。老妈做饭也很用心,善于学习,那些清贫的生活,她能用简单的材料为我们调制处美味可口的饭菜。过年时她煮的肉,到现在也敢和饭店的卤肉媲美。

        日子倏忽而过,有些事情记不太清楚了。定格在我脑海的镜头一直清晰:那是我考上师范,第一次离家远行。其实今天看来,哪算远行?但对于当时从没离开过家,没住过学校的我而言,半个月已经是度日如年了!军训结束,我们得以放假休息,就赶紧回家,有许多话说给老妈。因为她始终是我们姐弟的知心朋友。记得当时,秋风乍凉,暮色四合的小院里,老妈正蹲在院子里,剥着一瓣一瓣的大蒜,准备种大蒜。风把她的头发吹散乱了,孤单的身影,一种沧桑和落寞袭上我的心头。我想念老妈,她又何尝不挂念我呢?

      记忆中,还有一句话,让我体会到她是多么懂孩子又会适时教育。她给我讲过道理,举过很多事例来教育我,也批评过,鼓励过。可没有一句话我还记得如此清楚。那是发生在我重新走进校门复读的时候。重回校园,目标就是师范学校。我心无旁骛,成绩一路直上。当初那帮和我一起辍学的同学,有一个是我家对门。她觉得我再次求学,以我原来的情况,可能是美梦一场。她用关心的口气笑话我孤独无伴:你天天一个人跑一里多路上学,都没人和你一起。我把话说给老妈,她说:没关系,以后你考上师范了,咱们这更没人和你一起了。从此,这句话就印在心里了,话语强大的感染力,在适当的时候,既安慰了那时的处境,又激励了我向目标冲击的信心。智慧的语言,可见老妈的智慧!

      11年秋,老妈飞去海南,照顾在那里工作的弟弟和弟媳。弟媳是海南人,妈妈学着做各种菜,各种汤,逐渐接受并尝试海南人的养生和清淡的做法。从河南到海南,几千里的距离,对于一个六十多岁的人来说,改变、适应,她经历了一段瘦的得很明显的时期。但是,因为对子女的爱,她依然如从前一样坚强,没有抱怨,没有太多的不适。她依然是精打细算,勤俭节约;依然是尽心尽力,操劳不已。她不断地在适应中学习,了解这个新环境。现在,她已经快成半个海南人了,和来自天南地北来到海南带孙子的爷奶们一起购物,带孩子。她又交了许多好姐妹,有个阿姨在回老家后,经常联系,还给她捎来特产,有时还买衣服给她呢!她回河南一趟,也不忘带点河南的特产回去。平日做了好吃的,总不忘给她们尝尝。

        在陌生的大城市,超市,商场,大市场,坐公交,坐轻轨,她总敢于尝试,积极了解新事物。因为爱学习,因为主动的心态,她想到就去做,随时吸收时代的新气息。

        现在,侄儿大些了,她有点闲暇时间了,因为眼睛不太看得清的原因,就听收音机。特别爱听访谈节目,从别人的经历中受启发;从他人的叙述中学知识。她没有一天离开过这个变化迅速的时代。我弟弟和我跟她沟通,几乎没有障碍,说什么她都能懂,也很爱听。这不,微信时代,她有了智能手机,已经经常和我用微信视频聊天了。左邻右舍建了聊天群,远隔千里的邻居又能说说话啦!前一段,我居然听弟弟说老妈开始在手机上追剧、阅读小说了,厉害啊我的老妈。

      比起一般的老人,老妈很能干,自然有时管的也多,免不了和我们儿女们有些小摩擦。可她永远不会为难我们,永远为我们着想,也就从不固执别扭。我比弟弟性子急而倔,没少气她。把她气急了,会掉眼泪。我们互相倾诉,及时沟通,所以没有隔膜。她远离故乡,虽有儿孙相伴,但难免挂念她的老母亲、兄弟姐妹们及诸多亲戚,还有我这个让她不放心的女儿。有时苦闷了,聊一聊。虽天各一方,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场,彼此劝慰,互相体谅生活的不易。

      年近七十,学习不止。我的老妈,带着孙子,在河南和海南之间飞来飞去;在思念和操劳之间成长自己;在孝敬长辈和照顾子女之间把握着平衡。六年了,我也从她走后的凌晨失声痛哭到如今的习以为常。但,我想,作为子女,我们深切体会她的不易。

        明天,我去机场接老妈。这回,不气她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