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书笔记(第一章)
以下笔记和总结摘自于采铜著《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一书
时间之尺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
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
对待时间的态度:“郑重”,即: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换句话说,也可以指: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
-
举例:孩子认真玩耍的态度;梁漱溟先生的人生经历
心理学角度:
概念1:“时间视角”概念
-
五种时间视角:
- 积极过去视角
- 消极过去视角
- 享乐主义视角
- 宿命论视角
- 未来视角
-
不同的视角左右着我们时间的感知和对人生的看法。
-
建议:
-
不要维持单一的时间视角,最好采取混合和折中的方式;
-
多采纳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1、3、5),并且在三者中取得平衡;
-
少采纳负面作用明显的消极过去视角和宿命论视角(2、4);
-
采纳1、3、5视角时根据不同场景灵活选择。
-
概念2:平衡式时间视角
即在内心有一种“延伸的当下感”(extended now),囊括过去和未来,既可“从当下来审视过去”,也也可“视未来存在于当下”。
总结:
梁漱溟先生的“郑重”一说与当代心理学观点不谋而合;
从“平衡时间观”和“延伸的当下感”观点出发的十条对待时间的建议(此处直接摘录原文):
1.生活在当下——不瞻前顾后,不左顾右盼,不患得患失;
2.严肃地对待时间——审慎、郑重地思考时间对我们的价值并用好它;
3.留意自己拥有的空间并享受它——找到自己的“独享时刻”,不要疲于奔命;
4.反思自己和其他人的时间视角——认识到自己和他人时间视角的异同,换位思考;
5.从现在出发联结过去——过去并没有远去,它对今天仍具有意义;
6.并不完全沉浸于过去——比过去更重要的是现在;
7.制订实现目标的计划——未来视角让我们的行动更加有序;
8.平衡计划和非计划时间——由于随机性和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不能完全被计划,平衡计划和非计划就是在未来视角和现在视角之间找到平衡点;
9.视未来存在于当下——未来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出现在即将到来的每一分每一秒;
10.对未来保持积极的态度——既然未来难以预测,那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它能让我们在当下更有行动力。
对五年后的自己提问
-
五年的时间通常会越过人生的“下一个阶段”,进入“下下个阶段”。
-
“五年”还意味着可以去思考有没有可能坚持做好一件有价值的事情,甚至把它做到极致。
-
以五年为期,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长期的目标,并为之做出持久而坚实的努力
概念3:“近期未来”(near future)和“远期未来”(distant future)
-
两种视角各有利弊;
-
“五年设想”是一个很有用的技巧:既可以用情境化、具象化的方式来构想远期未来,又不会把可行性、便利性作为主要的判断依据。
-
如何解决两种未来的冲突?
-
从“远期未来”的角度:“重战术、轻战略”,减少对价值和意义的强调,多思考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
-
从“近期未来”的角度:应该提高逃避的成本,甚至可以采用一些“极端”措施(删除电脑里所有的电影、游戏,剪断网线等)。
-
总结:两种处理策略(与上面类似):
- 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
- 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
简单地说,“合理利用时间”就是选择去做正确的事,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
如何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
两个角度评估:
-
“收益值”:即这件事当下带来的收益大小
-
“收益半衰期”:即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
-
-
两种角度组合成四种事件: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低收益值、短半衰期
-
-
现代社会容易陷入的两个“无能”:“选择无能”和“执行无能”
-
改善方法:“采铜法则”,即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
-
辨别“信息噪音”的方法:调整评估信息价值的时间尺度
时间管理:
-
时间管理学只是“技术层面的解决”,并没有让人们逃离现代性境遇所构筑的牢笼;
-
我们应该从一味求快的心理惯性中跳出来,让生活变得有节奏感,即“有快有慢”。
-
提升时间使用深度:
-
减少“被动式休闲”,增加“主动式休闲”
-
进入“心流”的状态
-
在时间的“深”与“浅”之间平衡
-
建议: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