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如何高效沟通?《换位沟通》教你2招直达效果

2020-09-03  本文已影响0人  弥小木

文|弥小木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曾写过这样一则寓言:有个叫杰米扬的人,很好客。有一天,朋友来访,他烧了最拿手的鱼汤招待。第一碗喝下,朋友很喜欢;第二碗,朋友有点喝不下,但他仍然热情地劝喝,最终朋友丢下碗,生气地走了。

凡事需适度,喝汤如此,讲话也一样。在日本担任“说话术研究所”的山本昭生教授,曾记录电视主持人,讲话的开场效果。结果显示,1分钟左右的开场,效果最好;超过1.5分钟,听者的注意力开始分散;2分钟以上,显得啰嗦。

为了让倾听的人,能听得进去,讲话者有技巧会更好。有30年实战沟通培训经验的山本昭生,在《换位沟通》中,分析做到好的沟通,不仅需要换位思考,还可以套用讲话模板。

如何换位思考

想要有良好的沟通,第一步会换位思考。什么是“换位思考”?心理学中有一个“共情”的概念,在观察他人情绪变化后,会在自己头脑中,想象他人身处的环境,自己可能有的反应,这也类似于沟通中的“换位思考”。山本昭生在《换位沟通》中提到,沟通中的“换位思考”,可以从了解自己、对方两方面入手。

1、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什么?知道自己讲话的时间感。不能自己讲嗨,全然不顾听者已经眉头紧锁。那么,如何测试自己讲话的时间感?三个测试的小方法。

1)问。《换位沟通的实操与进阶手册》上,提供了这样的练习方法:问身边5个人,自己平时描述问题时,啰嗦吗?简洁吗?记录下来。

2)敏感度。读文章并且录音,感觉时间够1分钟停下,确认实际录音时长。对比自我感觉,和实际时间的差别。

3)语速。提前标记好200字内容,设1分钟闹钟,训练1分钟说200字的语速。山本昭生研究过,这样的语速刚刚好。

除了知道时间感,还要了解说话的效果,具体包括内容、态度表情、音量/语速/节奏感:

了解自己的时间感和说话效果,及时做好记录,回顾,每次进步一点点。

2、了解对方

换位思考除了了解自己,还要了解对方。了解对方的什么?年龄、性别、学历背景、性格、情绪、和自己的关系如何,等等。如果面对的是更多的人,那么,对沟通对象的了解,可以对照《换位沟通》上的这张表:

明确沟通的对象,做到心中有数。沟通的对象明确后,还要考虑用对方听得懂的话去表述。不能只顾自己讲各种专业术语,完全忘了对方不了解。那样,讲了也是白讲,浪费双方时间。

明确沟通对象、目的,用对方听得懂的话、能理解的程度,去表述,才是进行沟通的正确方式。

三明治讲话技巧

山本昭生在《换位沟通》中,提供了一种基本的讲话技巧:简洁法,也被称为三明治法。

除去寒暄部分,在开始讲内容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开头和结尾。如何开好头?《换位沟通》中,分享了三个打开聊天的方法。

结论先行

讲故事

从问题入手

结论先行,先把观点亮出来,让人一开始就知道,要表达的是什么。前面提到,要考虑到听者的理解程度。我们思考整理内容的时候,是从局部到整体。而在讲述时,要从整体到局部,先结论,后补充,这样更容易让人听明白。

讲故事的方式,最有代入感,故事讲好,会有神奇的效果。从问题入手,简单干脆,但是因为不知道对方会有怎样的反应,山本昭生建议慎重选择这种方式。

除了这三个开场方法,对讲的内容,进行标签,能让逻辑显得清晰,要点最好不超过三点。结尾,记得重申观点。

三明治法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沟通时间的长短,进行内容的扩展。山本昭生在《换位沟通》中,还分享了紧凑型三部分构成法、三角脚本法、AREA的方法等。这些,都是以三明治法为蓝本。可以说,掌握三明治法,无惧任何时长的沟通。

学会换位思考,了解自己讲话的方式,对要沟通的对象做到心中有数,以三明治法为基础,做足准备,无论什么场合的沟通,至少比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效果会好得多。

方法有了,剩下的就是实践和练习。就像卖油翁的技术,唯手熟尔。只有经过刻意练习,才能做到真正的换位沟通。

《换位沟通》中,很重要的一个能力训练是“一句话总结”。无论想说的话要在多长时间内表达,一句话的观点总结,是必要的。除了这点,还有很多细节需要练习,《换位沟通》附带的《实操与进阶手册》里,关于沟通的基本功练习,已一页页列好。打开这本,静下来,认真对待每一项小练习,直到熟练,让换位沟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

从细节入手,学会真正意义上的换位思考,掌握一定的讲话技巧,如此,《换位沟通》才会更有效。

我是@弥小木,如果内容对您有启发,欢迎分享,并关注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