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大家族齐聚的东平路
东平路,位于上海市徐汇区,东起岳阳路,西至乌鲁木齐南路,全长不过400来米,从繁华的徐家汇步入安静的衡山路,走着走着一转角,就发现了这条更加僻静的小路。
东平路原名贾尔业爱路,以1880年法国驻沪总领事贾尔业爱命名,是1913年上海法租界公董局越界修筑,次年该路就在法租界大扩展中被划入法租界。1943年汪精卫政权接收上海法租界时,以山东东平改名东平路。
东平路的中段与大名鼎鼎的衡山路相交,而东边与岳阳路相接的路口再往东北走上几步就到了汾阳路,东平路与汾阳路很近,也许是因为汾阳路上有上海音乐学院,而东平路有上音附中,使这两条安静优雅的老马路显得一脉相承。
旧上海的东平路,集中了许多名人豪宅,很巧的是,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在东平路上都有住宅。可想而知,当年的东平路,是怎样的一番贵族气派。如今的东平路,梧桐、洋房与各具格调的高档西餐厅交相辉映,车辆行人都很稀少,走在路上似乎都怕高声说笑破坏了她静谧的高雅。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的东平路,由于其雅致、安逸、静谧的环境,并且不通公交车,被称为“申城第一情侣街”。有人说,从东平路的一头到另一头,一个人可以一直用最闲适的心情和步调去走。
东平路1号 席家花园
关键字:老洋房餐厅先驱 席氏家族 民国名媛席与时出生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4685948/c8fc101dbe44f990.jpg)
东平路1号席家花园,是一家人气爆棚的知名老上海本帮餐厅,这座白墙红瓦的三层欧式花园别墅其实建于1913年,原为席德柄住所,后来又成为国民党中央银行行长席德懿的私人住宅。席德柄的女儿,人称席家六小姐的民国名媛席与时就出生在这幢美丽的花园洋房里。
上世纪20年代,席家花园餐厅的董事长独具慧眼,选中了这幢花园洋房,开创了上海老洋房置办餐馆、酒家的先河,后又在巨鹿路等地开出了新的门店。
席家花园的名字,起源于苏州东山半岛北端的景点“席家花园”。清朝康熙年间苏州东山有一户姓席的人家,靠经营丝绸而成当地知名富商。1684年,席氏为纪念其上祖在此迎候康熙皇帝,在太湖边上,依山傍水修建了一座占地千亩的豪华庄园,即是席家花园,这座庄园至今仍保留完好,作为旅游景点供人游览。
后来,席家的许多后代来到上海经商,大多数从事金融业,从晚清到民国,席家子弟在上海10多家外资银行充任买办,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买办群体,在上海金融界有着很强的势力。外滩那栋最庞大、最豪华的建筑———外国人在中国开设的最大的银行汇丰银行,原先就是席氏家族为之打理的,而且一打理就是祖孙三代人。这不要说在上海滩,在全国也绝无仅有。席家至今在上海的后人,许多都是各行业杰出的专业人才。
解放后,席家花园住宅收为国有,这里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校长办公楼,1998年此房被出租并改建成酒家席家花园,据说席德柄的双胞胎女儿席与昭和席与明,当年还常到席家花园酒店用餐,她们曾在这栋房子里生活过二十年,这里的一切都能唤起她们美好的记忆。
东平路7号 孔祥熙旧居
关键字:孔祥熙 大花园 音乐学院附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4685948/c82c14c037678ebe.jpg)
东平路7号住宅,1916年建造,占地面积约180平方米,由于早期法租界西区地价低廉,所以7号住宅的花园十分宽敞。
住宅的第一代主人是个北欧商人,因此建筑为西欧风格的假三层砖木结构花园住宅,北德地区或丹麦的民居风格。
陡峭的大块面屋顶,跌檐下开小窗的山墙,高耸的壁炉烟囱,小而厚实的窗户,加上没有遮阳的木百叶,均十分利于保暖,很适合于北方冬季寒冷的雪天。后来民国四大家族排名第三的孔祥熙购入。
孔祥熙,民国四大家族排名第三的孔氏家族。山西太谷人,孔子的第75世孙,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历任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部长、财政部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曾经同时掌控着财政大权和全部四大国有银行。夫人宋霭龄即是宋氏三姐妹中的大姐。1948年孔祥熙夫妇转赴美国定居,1967年孔祥熙逝世于纽约。
东平路7号住宅1994年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2007年公布为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现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使用,与东边的5号及西边的9号“爱庐”共用一个大院,而在历史上,这些房子都拥有各自独立的花园,是相互隔开的。
这幢住宅毗邻蒋介石的故居爱庐,宋霭龄是宋美龄的姐姐,大哥宋子文的故居也在附近,在今天看起来,宋家的姐妹兄长占据了不那么长的大半东平路,拜访聚会倒是十分方便。宋庆龄后来也搬到了附近不远的桃江路45号居住。
东平路9号 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关键字:音乐学院摇篮 贺绿汀创办
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简称上音附中,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前身是时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的贺绿汀在1951年创办的少年班。
贺绿汀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教育家,1903年出生于邵阳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早年曾参加过湖南农民运动和广州起义,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也就是现在的上海音乐学院。1934年,贺绿汀在俄国作曲家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比赛中,以《牧童短笛》和《摇篮曲》分别获得一等奖和名誉二等奖,一举成名,学校将他改为公费。贺绿汀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四季歌》、《天涯歌女》、《游击队歌》等等,无一不是家喻户晓。1946年担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解放后回到母校一直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
1951年贺绿汀创建了上海音乐学院少年班,上音附中首任校长程卓如女士当时担任少年班班主任,并聘请了当时国内的许多一流音乐家担任主课老师,其中就有程卓如的丈夫、著名指挥家杨嘉仁。1952年,少年班并入了1939年由陶行知创办的行知艺术学校音乐组,壮大了规模;
1953年在少年班的基础上正式建立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迁入东平路9号。1956年,更名为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
这座美丽的校园人才济济,作为音乐学院的摇篮培养了许多杰出的音乐家,如首届“少年班”的学员,著名小提琴家俞丽拿、赵诞青,还有著名音乐家刘诗昆、钢琴家孔祥东等。
东平路9号 蒋介石故居爱庐
关键字:蒋介石宋美龄新婚故居 优秀历史建筑
![](https://img.haomeiwen.com/i4685948/a3e83fb9630e4b2a.jpg)
东平路9号,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大门旁的法式花园别墅建于1932年,又名爱庐。是1927 年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结婚时,宋子文买下赠与宋美龄的陪嫁之物。
这幢两层的洋房,由一座主楼与两座副楼组成,局部附以假三层,红色鱼鳞瓦片屋顶,清水卵石的墙面,堪称当时欧洲流行的外墙装饰式样。
主楼一楼的东部是蒋氏夫妇接待各地来宾的大客厅。厅里的布置颇为风雅,柚木地板、高级沙发,名贵字画,据说容纳40人也不算拥挤,还可以放电影。副楼位于主楼两侧,分别是侍从人员、警卫人员的住所及工作室。
洋房南面有一个30亩的花园,草坪中的鹅卵石小径可通往池塘,蒋介石题写的“爱庐”两个字,如今依然清晰地镌刻在玲珑的太湖石上。取名爱庐,与蒋介石在庐山的“美庐”和杭州的“澄庐”互相呼应,却体现出了蒋介石对这幢洋房的偏爱。
这座房子蒋介石总共只住过六七次,最多一次也住不上两个月。宋美龄倒有时来这里单独住上一个时期,一为整理上海私宅,二来可以和住在附近的两个姐姐聊天,还时常接母亲过来小住。
这幢建筑及花园如今已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一部分,不对外开放参观。东侧的副楼是学校的行政办公楼,主楼东侧二楼的卧室与卫生间已打通成为学生们练琴的教室,只有当年的一条秘密暗道仍然保留着。“爱庐”于1994年被列为本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东平路9号2-3号楼 藏珑坊
关键字:蒋介石故居副楼 设计餐厅 西班牙美食 云南菜Top1
藏珑坊原为意大利语,意为朴素的小楼,藏着小巧精致和玲珑,这里原为东平路9号蒋介石故居爱庐的副楼,曾经是蒋介石侍卫长公馆, 典型的欧式风格朴素中透露着几分贵气。
原来两层高的老建筑现在改装成了餐厅。藏珑坊创立于2001年,是餐饮集团LAPIS在沪上创立的首家餐厅,最初是一家意大利美食餐厅,现在则是正宗西班牙特色的小食酒廊,餐馆内右侧出口处是一个露天雅座小庭园,在这样的环境里用餐,那份心情更是不言而喻的。
餐厅的装修格局完美的融合了传统和摩登的理念,当下最流行的现代风和40年代西班牙特有的时代潮流气息相互交织。空间上的完美分割,是整体设计的点睛之笔,这得益于集团创始人魏子渊先生。
藏珑坊所属LAPIS集团创始人魏子渊是台湾人,早年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20年前由台湾来到上海,怀着对美食、艺术和文化的热忱在上海餐饮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先后开发了西班牙特色的藏珑坊、云南餐厅藏珑云海、法式料理半山小馆、湖南风味的米茄餐厅等提供各式菜系料理的设计佳作,使美食爱好者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体会到空间设计的魅力,在上海餐饮界传为佳话。
藏珑坊的二楼现在是提供地道云南美食和正宗泰北料理的餐厅藏云兰纳,所谓云之南、泰之北,美食藏于兰纳。 这是LAPIS集团的又一新作,餐厅环境十分优雅,体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餐厅曾连续两年被评为上海云南菜Top1。
东平路11号 宋子文别墅
关键字:宋子文故居 沪上知名酒吧萨沙花园 《大城小事》取景地
东平路11号花园住宅建于1921年,是宋子文的私宅。提起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之中的宋子文家族,大家绝不会陌生。如今这里是著名的西餐厅萨莎花园Sasha's,黎明、王菲主演的电影《大城小事》也曾在这里取景。在这个有着历史背景的洋房和花园内用餐,一定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宋子文,民国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家、金融家,宋氏三姐妹的大哥,可谓“两朝国舅”。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来在美国哈佛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又在哥伦比亚大学或博士学位,曾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兼任中国银行董事长等。他还创设银行,兴办纺织、烟草、米业、电气等各类公司,可谓集权贵与红顶商人于一身。号称民国首富。宋子文当年在上海有多处住宅,其中岳阳路145号和东平路11号的两幢法国式建筑为他的最爱。
这幢假三层的砖木结构花园住宅坐北朝南,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复折式红瓦屋顶,开双坡老虎窗,红色仿石块水泥墙面。南立面二层原来是一个弧形的大露天,现在都加装了玻璃。宅前有大花园,花园里有各色植物。
解放后这幢住宅被收归国有。房屋先后被上海戏剧团、上海京剧院等单位使用。1984年拨给上海音乐学院附小使用。2005年10月31日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东平路16号 和平官邸
关键字:陈立夫旧居 高端洋气本帮菜 《情深深雨蒙蒙》取景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4685948/a8c7d980204ceaa4.jpg)
和平官邸是一家著名的上海本帮菜连锁餐厅,曾被《美食与美酒》杂志评为“中国最佳50家餐厅”,多次被周末画报评为十佳餐厅,入选大众点评“高端洋气本帮菜”榜单,人均不匪。这里的菜式以上海菜和广东菜为主,加入了一些新思路,其中“陈年干邑煮鹅肝”是看家菜之一,也是属于官邸每家店的保留项目。
和平官邸的老板经营着多个餐饮品牌,四季草堂、蛙辣啦等,各有层次,和平官邸可以说是其中的高端品牌,其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所有官邸店都是开在独栋洋房之中。从汾阳路上的戴笠旧居官邸1号,到高安路的官邸2号,武定西路上张爱玲故居的官邸5号,和东平路的这家官邸3号。
这幢建筑是民国四大家族陈立夫以前的私宅,电视剧《情深深雨蒙蒙》曾在这里取景,路边院子的大门平时都是紧闭着,颇有官邸的威严和庭院深深的神秘,只有预订之后报了名字迎宾才会过来开门。 墙内的三层红砖洋房和花园保持得相当完好;内部中西式的地下酒窖,特色的旋转楼梯,还有欧式壁炉、名家珍藏字画,体现着品质与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