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光静以为诗历史

过端午,赏析毛泽东的诗《七绝.屈原》

2018-06-16  本文已影响320人  道一虚白

七绝·屈原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白话文翻译如下:

屈原当年被放逐,写下诗篇《楚辞.离骚》,这首诗篇如同他手中握着消灭奸恶势力的刀。

奸佞小人(艾萧,取自《离骚》,一种臭草,比喻奸佞小人)太多,贤德之人(椒兰,取自《离骚》,一种芳香植物,比喻贤德的人)太少,屈原彻底绝望,一下跳跃到万里的波涛之中。

一、该诗历史背景:

1、这首诗毛泽东创作于1962年,1959年4月到1962年,毛泽东已经不再担任国家主席,当时的国家主席是刘少奇,毛泽东已经退居二线,只担任党的主席,国家具体事务由刘少奇和朱德负责,在这短短三四年的时间里,中国遭遇了建国以来最大的挫折,“三年困难时期”,中国大量人民群众饿死。

2、早在1958年3月9日-26日,毛主席主持成都会议,在听取各省市的发展计划汇报时,就发现并批评了“虚报、浮夸”、“假高产、假跃进”等脱离实际的问题,强调加速经济建设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材料来源于《毛泽东年谱》)

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虽然完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改造,但是社会主义思想改造却没有完成。一方面党中央的政策传达后被某些“假和尚念歪了经”,导致政策被严重误读,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建国后曾经的“地主、恶霸、官僚资本家”摇身一变成了“国家干部”,他们为了升官发财,不顾广大人民的群众的死活,强征粮食、弄虚作假、制定虚假指标,迫害人民群众,导致大量人民群众饿死。

3、1959年左右中苏关系冷淡,1960年7月苏联开始限期召回全部在华专家,销毁部分技术图纸。中国开始勒紧裤带尽快偿还先前欠下的苏联债务。至此,中国开始在几乎没有外援的情况进行发展和探索,这也是造成“三年困难”的原因之一。

4、1961年1月14日,毛泽东在八届九中全会指出:“.这次工作会议,据我看比过去几次都要好,大家头脑比过去清醒了些,冷热结合得好了一些。过去总是冷得不够,热得多了一些。这次比过去有了进步,对问题有了分析,对情况比较摸底了。当然,有许多情况还是不摸底,中央和省市都有这样的情况。譬如对一、二、三类的县、社、队比较摸底:一类是好的,执行政策,不刮共产风;二类也比较好;三类是落后的,不好的,有的领导权被地、富、反、坏分子篡夺了,实际上是打着共产党的招牌,干国民党、地主阶级的事情,是国民党、地主阶级的复辟。全国县、社、队有百分之三十是好的,百分之五十是一般的,百分之二十是坏的。在一个具体地方,坏的有超过百分之二十的,有不到百分之二十的......."

5、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一向崇尚屈原忧国忧民精神,对《离骚》百读不厌,晚年更是将《离骚》置于床头的毛泽东,才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七绝.屈原》,表达了当时对全国人民强烈的关怀之情和对反革命分子的愤怒之情。

二、该诗的文学价值:

1、诗人通过描写楚国诗人屈原写的《离骚》,然后投河自尽的故事,歌颂了那些为国为民的英烈和贤德之人,同时强烈批判了那些欺压和迫害人民群众的邪恶势力。

2、诗人借古喻今,用“屈原”这个历史形象,衬托了当时社会存在不良的社会风气,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贤德之人太少,奸佞之人太多,才会导致这种历史悲剧出现。

3、诗人把屈原写的诗篇《离骚》形象地比喻成“杀人刀”,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文化力量的强大,屈原至今活在中国人民心中,每年端午节,人们都会纪念这位爱国爱民的诗人。

4、“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这句诗强烈表达了屈原不畏惧邪恶势力,以死抗争的不屈精神,同时抒发了诗人面对奸恶势力,不畏牺牲,要将革命进行到底,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顽强不屈的精神。

文尾:端午节人们吃粽子怀念屈原,因为他忧国忧民,为了楚国人的美好未来以死抗争,他的精神值得每个中国人学习和继承,同样毛主席为了解放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奋斗了一生,为了人类的美好未来奋斗了一生,毛泽东思想就像永放光芒的太阳,指引人类追寻美好生活的方向,他比屈原更伟大,端午节更应该纪念毛主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