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秩序,哪里还有课堂?
很多老师有些奇怪,我挺认真地备课,课件设计得十分精彩,甚至每一句话如何表达我都细心地准备,但是课堂仍是一团糟。有的老师上课,让别人觉得是纪律不好的自习课,而推开教室的门才发现,老师仍在课堂上讲课。有的老师上课,把讲桌、黑板敲得一个一个的小坑,讲桌与黑板在承受着老师的鞭击。有位老师下课后坐在办公室里,脸色沙白,手都咆哮:我简直让学生气死了。
抓不住学生,没有好的秩序,哪里还有课堂教学?没有好的秩序,到哪里感受教育的幸福? 这样的教学是混乱的,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年轻的老师(包括一些管理欠缺的老教师)要把学生的管理放在第一位。要在建立良好的秩序上强化训练。现在的孩子规则意识淡薄,甚至有些“欺侮”人,当你对他笑笑,他就可能跳起来。你布置的任务不让他落实,以后你的课堂就成了他的游戏场。有经验的老师从上第一节课,就要明明白白告诉学生你的要求,哪里是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抓住第一次,对于违反纪律的行为必须制止,该批评就批评。对于第一次未完成任务的,一定不能放过,让其继续完成,抓好落实。因为有学习任务的驱动,学生在课堂就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这样也杜绝了他做与课堂无关事情的机会。想起了前段时间牟主任在我们作报告时讲到的:“我笑咪咪的,但是我不放过。”就是要有一种持久抓落实的精神,让学生了解你教学的风格,才能保证教学效果的落实。
教学中会出现一些影响教学的干扰,教师要把握好度,机智巧妙地对待。有些干扰可以缓处理,但是不是不处理。有些干扰可以轻处理,有些干扰要把课停下来,耐心处置。如果能够与教学结合起来,那么就是更高明的教育。我们老师一定要牢记,树人比知识的教学更重要,一定要把学生的成长放在第一位。
学生是在乎老师的评价的,如果你把评价运用巧妙。评价要成为激励人成长的动力,要点燃学生积极向上的火把。低效的评价没有针对性,一味地表扬或者批评。最糟糕的评价就是伤害学生,把自己推向学生的对立面。 能够把教育的目的实现,也是对教师自身的尊重。我们要做什么,还要从哪方面努力,这应该成为教师不断思考的内容。正是因为这样的动力,才可能让老师胜任工作,提高专业化水平。 学生难管,还与家长对教师不够尊重有关。
我经常处理一些家校矛盾,有时矛盾触点并非大是大非的事情,更多的是一些没有经心的话语引发的。比如,有一次一名学生做了出格的事情,老师与家长通过短信联系。家长心情不好,说话较为偏激,老师说你是什么家长。老师的意思是学生犯了错,家长怎么可以再袒护,但是家长却以为是对人格的攻击,事情升级。并非说,我们与家长交流一定要特别小心,毕竟人都是有尊严的,都要以尊重为基础,特别是电话或者文字交流时,要考虑到可能产生的歧义。
人无完人,老师是人不是神。我们与家长、学生交流时,也要摆正心态。很多老师常常把自己摆得过高,自己说的话学生要听家长也要遵守,有的老师不允许学生犯一点儿的错误。这样的结果,老师累,身边的人也舒服。学生会犯错,老师也不会事事完美,更何况在价值多元的今天。说错了话,做错了事,都很正常。宽恕别人,也是给自己机会,这才是真正的民主。做错了事情就承认错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仅不会降低自己身份,还会提升自己的人格。怕就怕为了自己的一丁点儿错误,要做很多蠢事来掩盖。
管好课堂,与学生真心交流,与学生一起成长,让每个生命都绽放光彩,这样才能够感受到教育的快乐与幸福。